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日用精陶釉下彩缺陷分析
作者: 叶军志   来源: 山东陶瓷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用精陶   缺陷分析   日用陶瓷   釉下彩   装饰  
描述: 在日用陶瓷行业,日用精陶以其装饰方法丰富多彩而立于不败之地,釉下彩是其主要装饰方法。本文就日用精陶釉下彩的主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措施作如下分析,供同行参考。
日用精陶釉下彩烧成工艺技术的改进
作者: 张继国   来源: 山东陶瓷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绘添加剂   日用精陶   二次烧成   釉下彩   装饰  
描述: 日用精陶釉下彩产品因其装饰手法多样、色彩艳丽、铅镉溶出低、易于工艺控制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和陶瓷出口企业的欢迎。但是,由于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造成精陶釉下彩产品的成本不断提高,大大降低了陶瓷产品
感受金属雕塑的魅力
作者: 暂无 来源: 资源与人居环境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室内装饰   居住环境   色泽   金属雕塑  
描述: 谁说只有色泽温暖的布艺、陶器,才能成就简约舒适的居家环境,日渐增多的金属饰品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瞩目。
清康熙黄地珐琅彩碗与民国仿品
作者: 王健华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办处   彩瓷   画珐琅   官窑瓷器   装饰瓷   瓷胎   胎质   绘画   清代宫廷   真品  
描述: 我国最早用彩斑装饰瓷器始于西晋的褐斑青瓷,此后历经隋、唐、宋、元,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历史的高峰,出现了色彩纷呈,百花争妍的新局面。在这群芳吐艳的百花园中,有一枝最美丽芬芳、典雅高贵的奇葩——清宫珐琅
金铺玉户 绮窗玲珑——清宫内廷隔扇(上)
作者: 黄希明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宫内   隔扇   碧纱橱   建福宫   裙板   紫檀   内檐装修   紫禁城   隔心   雕花  
描述: 隔扇亦称格门,因多采用两面夹纱做法,故又称碧纱橱。 它属于内装修的一部分,经常用于室内空间分隔。 紫禁城内廷使用的隔扇,构造科学,材质考究,装饰图案丰富。 重华宫紫檀雕花隔扇,建福宫、翠云馆的金漆隔扇和储秀宫花梨雕花隔扇等,就是其中的上乘之作。
奥地利邮票精品《朱棣斯Ⅰ》的背景故事
作者: 吴凡   来源: 集邮博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风格   镶嵌画   艺术品   邮票   精品   古典艺术   东方艺术   朱棣   美术馆   油画  
描述: 奥地利邮政于2003年10月10日,发行了奥地利美术馆馆藏艺术品(第1组)小型张一枚。内容为油画《朱棣斯Ⅰ》(因画家同年还画了另一幅《朱棣斯》故分Ⅰ、Ⅱ)。此画以其富于东方艺术神韵的装饰风格与西方古典艺术的完美结合,加以邮票制作的影写加雕刻的手段,在今年5月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届国
编者的话——破译西亚元青花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清代   德化   开放   生机   典雅   明代   装饰艺术   艺术魅力   艺术特色  
描述: 编者的话——破译西亚元青花
内蒙古出土之元代青花瓷
作者: 赵爱军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清代   德化   开放   生机   典雅   明代   装饰艺术   艺术魅力   艺术特色  
描述: 内蒙古出土之元代青花瓷
情境养生说画疗
作者: 雁如   来源: 绿色中国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情境养生   门神   装饰画  
描述: 画、图案、标记和色彩等,都能被目光扫描成特定的想象信息。想象信息传递给大脑后,能引起某种意识和情感,甚至影响大脑与身体各部分的联系。可以说,人类除饮食居住外,这种奇妙的视觉、心理和情感的“联觉想象”效应,是人类发现和运用得最早的一种健康手段,也是建立“视觉美学“的一块基石。 史学家认为,古今绘画,特别是远古的神像、图腾等,无不被统治者蒙上特定的政治或宗教色彩,但它最初作为祛病驱邪、吉祥欢乐的用途却永久保留着。赫.斯宾塞曾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就会失掉一半,就会给各种疾病的入侵洞开门户。
高校实物档案的收集和管理
作者: 许秀萍   来源: 黑龙江档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80年代   原始文献   前卫   历史资料   中国   艺术档案   装置作品   美术馆  
描述: 在高等学校办学过程中,常常产生或接收到一些物品,如上级颁发的各种奖牌,在各类比赛中获得的锦旗、奖杯、证书,各级机构停用的印章,对外交往中受赠的礼品,教学、科研中产生的作品(如雕塑、绘画、小型样机、样品)等。这些实物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高校的办学历史和一定时期的教学科研水平,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记录,应该得到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利用。
< 1 2 3 ... 25 26 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