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表】搜索到相关结果 135 条
-
刘宇一的油画创作
-
作者:
宇甲
来源:
艺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艺术
新世纪
研讨会
题材多样性
表现主义
水平带动
江苏
油画创作
中国油画
-
描述:
刘宇一的油画创作
-
写实油画与光的应用
-
作者:
祝斌
来源:
艺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艺术
新世纪
研讨会
题材多样性
表现主义
水平带动
江苏
油画创作
中国油画
-
描述:
写实油画与光的应用
-
艺术天空
-
作者:
黄锦萍
来源:
散文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
艺术
钢丝
天空
自行车
普通人
节目
表演
杂技演员
油画
-
描述:
小小的自行车,普通人前杆上坐一个后架上搭一个已经感到很吃力了,而舞台上表演的车技,十几个姑娘呼啦啦往车上拥,居然能拥出个孔雀开屏来,简直是在创造奇迹。看这个节目就感叹中国地大物博人口实在是多,一辆自行车
-
写意花鸟画的造型与笔墨使用
-
作者:
叶玉印
来源: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举一反三”
墨法
形态与结构
结构与动态
科学的学习方法
笔墨
代表性的花
笔法
直接学习
写意花鸟画
-
描述:
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应是“少而精”、“举一反三”。也就是说要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花和鸟,学深学透,然后达到知一百通的效果。
-
陈逸飞油画作品选
-
作者:
暂无
来源:
军营文化天地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实
表现手法
意象色彩
解读
军事题材
革命文物
美术创作
作品
油画创作
军旅生涯
-
描述:
陈逸飞油画作品选
-
树立大工笔画意识 创造大工笔气派——读李魁正冯大中谢振瓯贾冕于文江的笔画
-
作者:
高德军
来源:
开放时代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融汇中西
中国工笔画
突出代表
继承与发展
现代美学
创作空间
自我理解
现代审美意识
华侨文学
创作思想
-
描述:
大胆精细、独特鲜明的绘画风格;在创作空间上,摆脱三维视觉束缚,充分展示自我,全面解放空间,营造出恢宏、浑厚的大气势,形成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第三届中国工笔画大展金牌奖得主李魁正、冯大中、谢振瓯、贾冕、于文江等五位画家在这几个方面是突出代表。
-
切根、截顶对湿地松裸根苗生长调控效果的研究
-
作者:
姜景民
胡世才
虞沫奎
罗训志
陈彬
唐金娣
来源:
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截顶
湿地松
造林表现
切根
苗木形态
-
描述:
在江西景德镇和安徽泾县布置了1年生湿地松裸根苗生长后期切根和截顶试验,研究其对苗木形态和造林表现的效应及其合理应用制度。两年的结果表明,切根苗的高、径及主根形态指标均低于未切根苗,而侧须根系增加,早
-
罗丹艺术的情感表达方式
-
作者:
陈青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形体语言
光与影
表达方式
巴尔扎克
雕像
作品
罗丹
艺术的情感
青铜像
-
描述:
罗丹站在西方雕刻的传统与现代之间,以他对世界的独特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可以说,罗丹用他的雕塑语言向世人表达强烈的情感,对象的形体成了他恣意歌唱的工具。他追求充溢于形体内的生命感受与光影的特殊效果。本文着重从这两方面分析罗丹雕塑中形体语言的情感表达。
-
难得一见:斯洛伐克特伦先斯克-特普利策艺术电影节的回忆
-
作者:
蔡师勇
来源:
大众电影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展映
艺术电影
影人
探索片
节目表
重说
故事片
中国动画
斯洛伐克
特普
-
描述:
的影人,根据节目表,随意观看展映作品,无须工作人员来回通知作息时间之类。我想,倘有某公离开数日,怕也无人知晓。——其实,这种安排正是主人“蓄谋”的。人家说,我们就是要在这么一种很“艺术”的环境中,举
-
来到边缘——木板拼贴创作的尝试
-
作者:
安滨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情感
视觉效果
苏珊·朗格
现代艺术
形式构成因素
美术史
材质肌理
造型艺术
"有意味的形式"
表现方式
-
描述:
创造人类情感的种种符号形式,就是艺术。 ——(美)苏珊·朗格 自从1913年勃拉克与毕加索这两位现代艺术巨匠在他们的油画作品中使用了印刷品残片等实物粘贴于画面,以此作为画面形式构成因素和内容之一,几百年来的绘画制作规则被打破了。自此,美术史的词典里又出现了新词汇——“collage”(拼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