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试论情感新称说词语
作者: 帕提曼   来源: 滨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农民专业研究会   民族文化传统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表情色彩   道德心理   客体   感情色彩   贬义   新词语  
描述: 现代化的社会,词语的信息负荷在急剧膨胀。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产生的新词语中,有一类是情感新称说词,其表情色彩五彩缤纷,这跟我国人民的道德心理、民族文化传统是息息相关的。
粉彩传统人物装饰琐议
作者: 任慧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琐议   表现手法   艺术效果   《西厢记》   传统人物画   崔莺莺   《长生殿》   装饰   民族特色   粉彩  
描述: 粉彩传统人物装饰是我国漫长的绘画和造型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来的绘画艺术门类,是千姿百态、百花繁茂的陶瓷工艺美术中的佼佼者。其表现特点是以线描为主,辅以色彩,淡雅古朴,粉润柔和,用笔严谨,富于
也当一回演员——我教《第二次考试》
作者: 康乐阗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考试   教师   课本剧   表演法   利用教育   演员   评戏   剧本   颜之推   次要人物  
描述: 孟子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意思是: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有个方法问题。在我国传统教育中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叫“陶冶”,所谓陶冶,是指教师利用教育因素综合地给学生以有益影响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寓教学内容于各种具体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南朝学者颜之推也曾指出了这种方法
复膜工艺与粘接原理
作者: 纳绍荣   曾锐   来源: 印刷世界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界面粘力   粘接界面   线膨胀系数   聚丙烯薄膜   粘接剂   粘接工艺   印刷品   连接料   粘接强度   表面复膜  
描述: 一、前言 印刷品表面复膜,是印刷包装行业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工艺。由于膜层所特有的优越性,使五彩缤纷的包装印刷品更加光彩夺目,给各有关行业增添不少美的韵律,使商品市场一片盎然生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改益。 但是,由于这一新工艺的原理还远未为印刷行业熟悉和掌握,复膜产品质量事故时有
简论歌唱表演的形体训练艺术
作者: 杨秀玲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体训练   歌唱表演  
描述: 简论歌唱表演的形体训练艺术杨秀玲形体训练的特点是能使人的体形修长.体魄健美,它必须经过严格而漫长的基本功训练才能达到。形体训练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象文学用文字和语言,美术用线条和色彩.更不同于雕塑用静止的造型来塑造形象和反映生活,它是通过人体动态的节...
“幽默”在美国
作者: 博乐   来源: 煤炭企业管理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表演说   政治家   斯大林   现代派   突然停住   戈尔巴乔夫   迪斯尼乐园   说笑话   工程师   工人阶级  
描述: 百无禁忌,不论是经理、主管还是总统、上帝,都可以拿来开玩笑。他们的笑声往往是纵情的、爽朗的、忘我的、从心底发出来的。美国人在开会发言或发表演说时,往往先讲点笑话,或调侃一下自己,让气氛活跃轻松起来。本文摘取几则,以飨读者。
《消息通讯》自读导引
作者: 尹庆春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读导   次要事实   表达方式   消息通讯   “倒金字塔”结构   讨论题   五要素   用事实说话   社会价值   中国队  
描述: 的语言讲述清楚。)同学们,刚才我讲的这则消息若发表在报纸上,就是“新闻”。“新闻也就是消息”,是报纸最常用的文章样式,它用事实说话,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导最新发
《我的空中楼阁》映衬五美
作者: 张月东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性   环境配置   表现手法   画家   清新自然   时间变化   时空感知   鼓动起   表现力   《我的空中楼阁》  
描述: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云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花草写之。”有时要描写某一事物,只从它本身着笔,显得缺乏表现力。于是便采用画家所谓烘云托月之技法。《我的空中楼阁》正是这样。作者不囿于小屋本身
王兰英演苏小娥(上)
作者: 薛明   来源: 戏曲艺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佐临   磨豆腐   艺术真实   双推   电影制片厂   戏曲艺术   九龙口   雕塑   代表作   水桶  
描述: 《双推磨》是锡剧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著名演员王兰英的代表作。1953年秋冬,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审定,拍了戏曲艺术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艺术大师黄佐临导演)王兰英演《双推磨》演了四十年,常演常新,不断完善。本文专谈王兰英在《双推磨》中扮演苏小娥的表演
宝刀不老雄风犹在:记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陈强先生
作者: 肖韵   来源: 沧桑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歌剧《白毛女》   为人民服务   山西籍   山西电视台   电影表演   恶霸地主   抗日救亡运动   艺术家   “九·一八”   《父与子》  
描述: 《拉车》,还与另一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子岳先生演出了《新黄河对口唱》,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他就是75岁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陈强先生。
< 1 2 3 4 5 6 ...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