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城市·艺术·人 UED专题沙龙
作者: 周榕   秦璞   翁剑青   来源: 城市环境设计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公共生活   艺术家   设计师   表现形式   环境艺术   公共空间   公共意识   城市雕塑   公共艺术  
描述: 秦璞:自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始重视对城市空间环境的美化,并由文化部、建设部共同成立了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城市雕塑成了当时城镇街区的主要户外表现形式。随后相继还出现了室内装饰
打阳伞的女人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流派   代表人物   青年画家   印象派画家   印象主义   女人   19世纪60年代   展览会  
描述: 》的标题被一位保守的记者在文章中借用作为嘲讽,称这次展览是“印象派画家的展览会”,“印象派”由此而得名,莫奈也成为了印象派代表人物。印象派的著名画家很多,还有:马奈、西斯莱、毕沙罗、雷诺阿、德加等。
呐喊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国   内在世界   题名   自然派   印象派   表现主义   相区   外在表象   马蒂斯   油画  
描述: 表现主义,最初是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用来与自然派和印象派相区别。表现主义使用颜色和狂乱的线条来表达自我,突破事物的外在表象,表现内在世界,用
岳敏君:因为天价,才受到关注
作者: 柠檬茶   来源: 中国女性(中文海外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面部表情   刷新   夸张   系列   拍卖   世界纪录   绘画   作品   符号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岳敏君的作品曾经拍出天价:2007年他的一幅大型油画作品《希阿岛的屠杀》就在香港以3137万元成交,这个价格比拍卖前的估价高出近4倍,不仅刷新了其个人作品拍卖最高纪录,同时也一举成为当时最贵的中国当代艺术品。5天后,他的一幅《处决》在伦敦拍出了293.25万英镑,约合3812.25万元人民币,再次改写了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并刷新了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功力、修养与悟性:读徐惠泉的彩墨画(节选)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中国女性(中文海外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段   修养   悟性   苏州市   水墨画   绘画技巧   艺术家   个性风格   艺术功力   彩墨画  
描述: 徐惠泉,1961年出生于苏州市。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秘书长,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曾获中国美协1992年国际水墨画大赛优秀奖,1993年全国中国画大赛三等奖,巴黎铁塔艺术杯大赛一等奖,第二届枫叶奖多伦多国际水墨画创作大赛金奖,第四届全国工笔画展铜奖。
万金居然可买“Love”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表人物   雕塑作品   印第安   全世界   Love   主题创作   罗伯特   波普艺术  
描述: 爱,是生活和艺术永恒的主题。作为美国波普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罗伯特·印第安纳,一直以爱为主题创作着“Love”的艺术。他的Love系列雕塑作品在全世界不少城市都能见到。
全球最佳酒店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外星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形式表现   尼古拉费欣  
描述: 布满植被的高尔夫球场。 最佳酒店酒吧 美国纽约的圣瑞吉(st.regis new york) 在1亿美元的翻修后,纽约圣瑞吉酒吧依然保持着纽约的老式风格。走过意大利大理石,镶着金边的大厅悬挂着闪闪发亮
网页设计与制作研究
作者: 张明月   来源: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事件   动态网页   网站   静态网页   超级链接   表单   行为  
描述: 工具。在Dreamweaver中,使用表格、层、框架、布局视图和布局工具作网页排版,使用表单、超级链接制作交互网页。在网页中插入图形和图像,插入Flash动画,使网页图文并茂,五彩缤纷。
黑白影像的色彩重制与创作
作者: 吴美玲   来源: 中华印刷科技年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主编   人民群众   中华艺术   民族化   代表性   艺术形式   潘金莲   新剧目   戏曲  
描述: 攝影只是忠實記載著當時的事實,一張沒有經過設計或組識而制式的全家照所傳遞的視覺符號訊息只是二零年代鄉下佃農貧窮的縮影。但經過軟體的重新編修上色過程中,用現代的數位科技可把毫無特色的黑白照片變成如油畫般的藝術品,或任意加上原沒有的元素,經過重組創新賦予照片生命。在資訊數位化尚未普及時,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有屬於個人專屬的心靈相簿,有文字敘述的日記、影像紀事的相簿,資訊發達的今日,則有網路日誌(blog)亦稱部落格或網路相簿。本研究以創作者自身的家族舊黑白照片為主,藉由觀看照片中去拼湊二、三零年代的農村生活到三、四零年代經濟起飛,大量勞動人口流入都市,到五、六零年代相機不再只屬於某些社會階層所獨享,黑白照片藉由影像軟體重新數位化的過程中色彩重製,觀者從參與舊照片中的人、事、物中藉此重新詮釋與解讀影像中各年代不同符碼的訊息傳遞。攝影家或許會藉著他所拍攝的瞬間,試著邀請觀者賦予這個瞬間,一段過去與未來的脈絡,藉以延長符碼的意義。而透過黑白影像或許看不見色彩,但每張照片中的人物或元件,忠實傳遞著訊息卻可解讀出每個影像背後的真實故事或當代的人文背景,色彩重製時又重現當時的靈光。影像經電腦軟體的色彩重製,打破攝影的真實性,破壞影像的原始圖像如加入人為意識的圖像或符號,都可使得呈現出來的「此存在」時間與空間錯置。
爱者之贻:印度艺术家巴拉特雕塑个展
作者: 王海涛   来源: 现代装饰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艺术家   印度   雕塑  
描述: 作为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两个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在各个领域都曾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合作,相互借鉴和影响,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发展和繁荣。今天,年轻的印度访问学者巴拉特将以他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延展着过去和将来。
< 1 2 3 ... 46 4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