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画作赏析·一
作者: 龚叶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感   艺术工作者   舞台美术设计   舞美设计   舞台剧   舞台设计   意化   角色表演   第一时间   院线  
描述: 画作赏析·一
浅析影响艺术创作的重要因素
作者: 徐晓安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作品   审美需求   美学观念   形式美感   艺术表达  
描述: 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时代,以至于遭到下面一些不可逃避的后果:第一,我们处在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时代。第二,我们有不同的哲学根基和美学理念。第三,我们有不同的文化宗教观念以及现实基础。这些事实各有它根本的特质,所以对于艺术有很重要的影响。因为这种现象太明显了,我们反而不常常想起它。我们如果不把这些后果看清楚,便不能正确认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文明。
冯群星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仕女   特色   表现形式   粉彩  
描述: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中国民协手工艺发展促进会艺术委员 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得主 江西景德镇高温色釉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冯群星,字惟吾,1971年生,紫砂之源——古阳羡黄龙山人,出道二十余载,几多艰辛而知甘苦。1990年后习陶,喜古法成型,追朴、拙之气,求传统之韵,好原创,善全手工且手法独到,享受随心所欲、快乐制陶之境,其风格凸显,自成一派。
多自由度行星轮系机构拓扑表示与同构判别
作者: 罗贤海   涂雄英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行星轮系   赋权无向图   同构判别   拓扑表示  
描述: 关系用另外一组参数表示,连接关系中的参数作为拓扑图边的赋权,从而将多自由度行星轮系转化为可以完整表达多自由度行星轮系的信息的赋权无向图。最后用邻接矩阵动态修改法对多自由度行星轮系的方案进行同构判别,同构判别实例表明多自由度行星轮系机构拓扑表示方法在排除同构方案中的有效性。
康熙御瓷盛世风华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风   景德镇   中国陶瓷   发展史   康熙   胎质   整体表现  
描述: 康熙御窑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它继承了明代景德镇瓷业的优良传统,无论从胎质、釉彩,还是造型、纹饰等方面都追求精益求精,整体表现出了规矩、挺拔、大气和豪放的特色。 康熙御窑瓷器
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瓷画的表现语言与审美境界
作者: 魏媛鹤   董亮   杨斌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境界   表现语言   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  
描述: 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瓷画是在中国画泼彩山水基础上发展而来,借助高温颜色釉这一传统材料表现出独特的中西合璧、虚实相生的艺术语言,在审美境界上以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核心,并借助西方油画语言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开拓与突破。
迟到30年的雕塑里程碑:再看"四面体"
作者: 陈超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局方式   表现手法   空间环境   四面体  
描述: 简述“四面体”雕塑诞生和夭折的过程,根据特定的时代环境分析其夭折的原因,并从创作理念、表现手法、空间布局方式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说明“四面体”雕塑在作品现代性的先期探索与实践方面作为里程碑式作品的启示和意义。
此时花开
作者: 李会展   来源: 青岛画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印记   创作历程   中国书法院   怀旧情绪   单元的   艺术展览   专修班   相机拍摄   表现技法   中国艺术研究院  
描述: 在位于一座百年老房子里的嘉木美术馆开馆一周年之际,梁修熙以一场《嘉木树庭》特展,为这一年的"彩青岛"组曲谱上了表达风格理念、显现友情温度的感性音符。梁修熙呈现的是一场综合艺术展览,通过"尘封的记忆
国外油画作品欣赏:杰米坚科·谢尔盖·弗拉基米诺维奇画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博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   超现实主义绘画   波士顿   实验性   亚美尼亚   抽象表现主义   国画家   设计学   阿希   油画  
描述: 国外油画作品欣赏:杰米坚科·谢尔盖·弗拉基米诺维奇画选
论雕塑创作中的语言运用与情感表达——以作品《心魔》创作为例
作者: 徐殿彬   来源: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力   空间   形式   情感表达   心灵  
描述: 文章通过对笔者作品《心魔》的创作感悟把雕塑创作中积累的经验进行探索性分析,总结出雕塑并非简单的呈现某种物体的自然原型,而是一种"创造性的物化活动",是运用塑造的方式,结合作者的思想与情感经验,使物质材料传达出特定的情思。
< 1 2 3 ... 15 16 17 ... 78 79 8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