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西方美术史的进程论描绘与表达的关系
作者: 高爽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西方艺术   希腊艺术   艺术家   表达   现代艺术   印象派   技巧   绘画   中世纪  
描述: 向前。尽管艺术在不同时期会有诸多不同,但是我们从美术史的角度作个笼统概要,远古至近现代艺术在绘画和雕塑上,要么描绘技巧为主,要么
当前国内油画创作中的语言和心态
作者: 韩宝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国内   形式语言   绘画语言   创作心态   审美情趣   绘画表现   油画创作  
描述: 中国油画家在引进西方油画的百余年过程中,从最初的学习到不满足于跟在“洋人”身后亦步亦趋,继而开始进行各种实践和试验,不断努力寻求具有本民族审美情趣的绘画表现形式语言。无论是全国大型综合油画画展(包括
“素描”的表现主义——张方白近作略论
作者: 邓平祥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感觉   素描   艺术表现力   静物系列   工具材料   油画材料   表现主义   风格   作品  
描述: 以油画表现主义风格著称的张方白在近一段时间非常有激情地画了《静物系列》、《人体系列》、《徽州系列》等三个系列,洋洋洒洒好几十幅,很有规模。在风格上这一批作品仍然是他的表现主义风格的延伸,但值得注意
试论岩彩画的继承、借鉴和创新
作者: 唐丽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表现手法   赴日留学   艺术家   20世纪80年代末   中国当代   岩彩画   借鉴  
描述: 岩彩是天然岩石之色彩。岩彩画是以五彩的岩石研磨成粉状,调和胶质为主的媒介,绘制在纸、布、板、金属及墙面上的作品。中国当代岩彩画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批赴日留学的中国艺术家为岩绘独
表现就是力量——张方白油画艺术的特征
作者: 邹跃进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性   油画艺术   艺术家   崇尚   哲学家   艺术表现   力量  
描述: 我不知道张方白是因为崇尚力量而选择了表现性艺术,还是因为对表现性艺术的兴趣而使他崇尚力量。总之他是一个用艺术表现力量、崇拜力量的艺术家、也是一个恐惧和怀疑力量的哲学家。
秋拍已至 哪些拍品投资潜力大文
作者: 墨风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行情表   摄影作品   拍卖公司   艺术品   中国书画   投资潜力   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又到了艺术品秋季拍卖隆重登场的时期,经过今年春拍的大幅调整后,今年秋拍到底会以一个怎样行情表现出来呢?这是市场各方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从本刊对各拍卖公司的了解来看,这次大拍.各公司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收藏家坚信:明天会更好
作者: 马继东   尧小锋   李红娟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拍卖师   油画艺术   艺术总监   刘益谦   投资人   读者交流   总经理   艺术品市场   表演艺术家  
描述: 资深的收藏家马未都、黄英、刘益谦、邢继柱;表演艺术家、收藏家王刚:香港收藏家萧晖荣、翟建民:澳门收藏家赵汝健;艺品轩画廊赵旭、拍卖师左安平、匡时拍卖总经理董国强;嘉德拍卖油画部艺术总监刘刚、保利油画
祁海峰·典型代表作“黑色域9.11”赏析——第三阶段超现实系列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超现实   海峰   河北   中国美术学院   色域   代表作   9.11  
描述: 阶段(1996-2000)——《红色涌动》系列、《梦庄》系列具有浓郁表现主义倾向第三个阶段(2001至今)——《逝去的风景》系列、《SARS》系列、《黑色域》系列、《城市之光》系列具有浓郁超现实主义倾向
喻继高:画品人品两相宜
作者: 周积寅   纪太年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花鸟画   代表人物   徐熙   画品   技法   黄筌   人品  
描述: 中国花鸟画形成于六朝,至唐 代正式独立成科,开始则是以工笔 技法出现的,薛稷、边鸾、刁光胤、滕 昌祜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五代, 形成了黄筌富贵、徐熙野逸两大花 鸟画流派,对后世影响很大。两宋
状物达意 墨彩自生——谈中国画笔墨的艺术特色
作者: 吕大江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方法   审美意义   《笔法记》   技术层面   中国画   笔墨   艺术特色  
描述: 中国画的“笔墨”不只是技术层面的表现方法,更应该是中国画审美意义上的典型特色。虽然在中国画发展史中有“丹青”和“水墨”两种分野,但随着中国画的不断发展成熟,主流审美理念,逐步进入到以“笔墨”为核心
< 1 2 3 ... 11 12 13 ... 34 35 3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