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行】搜索到相关结果 126 条
-
关于我的近期画作
-
作者:
丁方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何真
物质追求
旅游商品
历史记忆
意义与价值
书版
利己行为
个性基础
油画
少井
-
描述:
在经济改善、物质繁荣的表象覆盖了广大的城市与乡村时,另一方面却是心灵普遍的苦闷与贫困。由于人类利己行为的滥觞,荒野自然如今已诗意不在。 沉睡于荒野大地深处的历史记忆,在高度市场化的社会中只被作为旅游商品来看待,现代人已然无法从中感悟出任何真正的意义与价值。
-
雕塑的气势如何在公共艺术中展现
-
作者:
曹春生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行为
精神面貌
整体感
体量
有机相
视觉空间
精神享受
公共环境
审美形象
生存环境
-
描述:
雕塑作为公共艺术领域的一种审美形象,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以其不可替代的精神力量,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的精神息息相通,而反映着这种情感尺度的正是人的物质和精神行为的一大注入,人们在充分
-
电子商务与陶瓷业
-
作者:
胡林峰
黄亚萍
杨力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行业
职业技术教育
电子商务
-
描述: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发展过程 电子商务就是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电子支付来获得或递送产品,包括信息产品和实物产品的一种承诺。亦即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纵观电子商务的发展,我们大约可以归纳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传统电子商务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为现代电子商务发展阶段。
-
中国雕塑家公约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招标投标法
加工制作
正当权益
精心设计
设计制作
行为准则
著作权法
雕塑家
委托人
艺术个性
-
描述:
为了促进我国雕塑事业的发展,维护雕塑家和委托人的正当权益,规范雕塑行业的行为准则,本着诚实、信用、对社会负责的原则,达成公约如下: 一、雕塑家在参与雕塑设计制作时,应当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艺术负责对委托人负责的态度,精心设计,认真加工制作。
-
环境雕塑中的个性
-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社会
创造性
流行样式
环境雕塑
个性化
公共性
超过限度
精神文明建设
艺术个性
艺术家个性
-
描述:
的还是现代的,都形成了一些内涵空洞的流行样式,大家互相抄来抄去,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 并不是越抽象、越现代就越具有个性,几条曲线组装的现代雕塑随处可见,它和随处可见的强调埃斯曲线的美少女并没有什么两
-
城雕招标应面向雕塑家
-
作者:
景育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直接对话
改造工程
石匠
公开招标
美术学院
外行话
招标单
雕塑家
石家庄
城市雕塑
-
描述:
”到石家庄,参与投标,入得“民心河改造工程指挥部”<招标单位>,几十家曲阳个体厂主挟雕塑家招标书。标书上早已把尺度、材质(显然多为石材)标好,以利石匠操作确定。招标会上,甲方与石匠直接对话,雕塑家成为随从。会上,官话对外行话颇为荒诞,会下,石匠们施展攻关法术掠地夺标。
-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2000届毕业生作品选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毕业生
装置艺术
综合材料
美术学院
行为艺术
艺术观念
艺术形式
雕塑艺术
观念艺术
-
描述:
(如抽象、写实等)的熟练应用表现出他们扎实的基本功;艺术观念(如传统、现代、西方、东方等)的多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四年的学习成果和对雕塑艺术本质的认识,一些以前在陕西美术界从未出现过的艺术形式:诸如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在此次毕
-
从“民心河”工程回看城雕发展中的问题
-
作者:
实功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雕塑规划
政府行为
资格证书
领导者
创作设计
优秀作品
雕塑家
雕塑学
发展中的问题
雕塑艺术
-
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民心河”城市雕塑工程,尽管是政府行为,也采取了招投标方式,聘请了专家组成评委会进行评议,但是,立起来的雕塑却是群众不满意,领导不满意,雕塑创作者更不满意,并致信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
-
对蔡国强《威尼斯收租院》获国际金奖的三点质疑
-
作者:
王官乙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著作权
文艺思想
艺术家
现代艺术
威尼斯
行为艺术
蔡国
作品
政治艺术
《收租院》
-
描述: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王官乙是当年在四川参与创作大型组雕《收租院》的主要作者之一,对于旅美艺术家蔡国强在48届威尼斯双年展上获大奖的作品《威尼斯收租院》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复制”、“挪用”等作为后现代主义主要的创作手段,是否会与法律意义上的“著作权”、“名誉权”等概念发生冲突,对于国内的艺术圈来说,还是一个未曾遭遇过的问题。 在学术问题上允许有各种不同的意见,本刊欢迎有兴趣的读者就此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
今日玻璃工作室运动
-
作者:
戴舒丰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研究
工艺美术运动
政府行为
艺术家
工作室
装饰性
精湛技巧
玻璃工
思维理念
试验和研究
-
描述:
戴舒丰“轻高”的身型和他所做的事绝对地失调。大概做事的人多半如此吧!他从加拿大回来时我就笑过他,他给我一脸沉重的笑。 展览上看见他和他从英国带回的作品时才把他的“轻高”和沉重的笑吻合了。作为国内现代玻璃艺术的倡导者,我明白了他清瘦的背后所付出的沉重。 观念的东西近几年来把人带进了多重的十字路口,他的作品却轻松地亮了一盏绿灯。幽默的是,他和我谈的是一堆枯燥的试验和研究,至此,我感到他身上蕴含着一种力量,这是当代许多雕塑家所缺少的冷静与理智。 工艺美术运动给雕塑带来不少的冲击,尤其在材料艺术上显露出不少浮躁。戴舒丰的东西把艺术带进了真正的研究范围,尽管枯燥单调,却深深地烙上了他个人的印迹。沉入无尽数据和研究的他没有为这场运动摇旗呐喊,却用他的作品彰显了时代的变革。作为这场运动的见证人,无可厚非,他的先锋作用引领了一场新的艺术运动。
<
1
2
3
...
5
6
7
...
11
12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