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虢国】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丹青求索毕生志 愿留清气满乾坤:记著名工笔画画家刘玉申
-
作者:
王炫予
来源:
决策探索(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洛神赋
工笔画
马王堆
韩熙载
莫高窟壁画
清明上河图
写意画
中国画
吴道子
虢国夫人
-
描述: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画历史长河里,千余年来,工笔画以其历史久远、传统深厚而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出现了顾恺之、吴道子、赵佶等画家及西汉马王堆墓帛画《洛神赋图卷》、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画及《天王送子图》《虢国夫人
-
精致玲珑的虢国玉蝉
-
作者:
郑立超
张青彦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门峡
虢国博物馆
蝉
雕刻工艺
审美水平
-
描述:
在河南三门峡虢国博物馆的展厅里,几只温润逼真的玉蝉引得众多游客驻足欣赏。这些玉蝉或形象简明,造型古朴,寥寥几刀雕刻而成;或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纹理清晰。绿色玉蝉青翠欲滴,白色玉蝉温若羊脂,黄色玉蝉厚重凝练,不由得让人感叹其独特的审美水平和高超的雕刻工艺。
-
精美绝伦的虢国玉器(下)
-
作者:
李清丽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质
形象生动
玉器
半透明
浅浮雕
线纹
纹饰
阴线
虢国
出土
-
描述:
玉鱼(图1),长5.8、宽2.6、厚0.2厘米。青玉,豆青色,局部受沁呈棕黄色,玉质温润,微透明。鱼体弯曲呈弧形。两面纹饰相同,用单阴线勾出鱼眼、鳃、背鳍、腹鳍等部位,身饰鳞纹,背鳍饰极细密的阴线纹
-
春意诗意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利尔美术馆
车辖
饕餮纹
母题
商周时期
车軎
人物形象
虢国墓地
兽面
图像系统
-
描述:
当冬寒逐渐褪去,春天,便驾着五彩祥云,翩翩而来。自古以来,她便是人们心中一种朦胧的憧憬和温柔的向往,多少梦想从春天开始,种在土膏微润的大地上,生出芽儿,开出花来。我们智慧的古代诗人,用生花妙笔,描绘出一幅幅深浅浓淡的春景图,编织了一段段曼妙醉人的春光曲。
-
威重,故而言贵
-
作者:
苏芩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利尔美术馆
车辖
饕餮纹
母题
商周时期
车軎
人物形象
虢国墓地
兽面
图像系统
-
描述:
即便是不懂画的人,也能一眼看得出中国画和西洋画最不同之处:西洋画,满;中国画,空。 一张画纸,画得满满当当不留一点儿空白,是西洋油彩画。一张画纸,寥寥数笔丹青于白宣之上,是中国画。梵·高浓墨重彩成为惊艳传世之作,齐白石水墨丹青也是画界传奇。西方的热情,中国的素雅。一张五彩,映出的岂止山水草木?那其中,更有处世的方圆之道。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余白。中国话的最高境界,在于话音留三分。
-
繁华不过一捧沙
-
作者:
姚展雄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利尔美术馆
车辖
饕餮纹
母题
商周时期
车軎
人物形象
虢国墓地
兽面
图像系统
-
描述:
这是一个令人极度震撼的禅的行为艺术。 美国纽约一家画廊里,两位来自尼泊尔和西藏的僧人,用五彩细沙做原料,花了近一个月时间,精心绘制出一幅曼陀罗图画。坛城中布满了佛陀和诸菩萨的造像、器物,以及围绕在佛周围的生灵。僧人在作业时口诵经文,心存敬意,凝神屏息,一丝不苟,画作美轮美奂,巧夺天工,圆满庄严。但就在完成的那一刻,人们未及品味这幅画的奥妙,僧人却拿起刷子一扫而过,亲手抹掉了自己的杰作。 顷刻间,灰飞烟灭,尘归尘,土归土! 那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绚烂之极的繁华,转眼成空,化作了一捧残沙! 之后,僧人将这些沙子倒进了一条溪水之中。
-
与老子一同超越
-
作者:
张康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利尔美术馆
车辖
饕餮纹
母题
商周时期
车軎
人物形象
虢国墓地
兽面
图像系统
-
描述:
周代末年是个乱世。可以肯定的是老子的心里已经抛弃了那个乱世。也大抵因有远去之志,于是老子在公元前516年前后选择西游秦国。那一年,周王室发生内乱,老子也受到牵连,蒙受失职之责而辞旧职。宫廷的纷乱,戎伐的无情都让老子决然地想要离去。相传老子一路看见野外一片荒凉:断壁残垣,井栏摧折,阡陌错断,田园荒芜。田野里不见耕种之马,大道上却战马奔驰不息。目击这一切,老子是否心如刀绞已经无从知道,但是在《道德经》的《德经》四十六卷中却真实地记录着这样一句话: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则戎马生于郊。” 老子敏锐地捕捉到了“戎马生于郊”,并且警示性地指出这是乱世无道之象。国运已败,天下再无安宁之处。而以多种版本流传下来的老子出关就是以此为缘起。按照通行的出关版本,也许要感谢那个关令尹喜,若不是他惊觉天上紫气东来,也不会执意留下老子,无此,则老子的五千言更无从追索。老子出关后,其人再无音信,所留下的这五千言从此便成了老子的代言。这五千言里着重讲了“有”和“无”及二者的关系,从现代哲学观念看,“无”当是老子哲学的本体,从这个本体出发,又出现了一系列五彩斑斓的论断:无为、虚静、柔弱等等,而无为一度成为老子的代名词,成为五千言这一浓缩的又一浓缩。
-
月浅春深
-
作者:
灵馨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利尔美术馆
车辖
饕餮纹
母题
商周时期
车軎
人物形象
虢国墓地
兽面
图像系统
-
描述:
很多年前一个烟花三月的夜晚,黄州郊外的山峦一如既往静默。彼时有人信缰策马,夜行山中。 浮在春夜里的淡月昏黄,轻得像杨柳梢头新绽出的嫩芽,落在解冻的溪涧里,水墨一般模糊了轮廓。早些时候想是落了一场雨,似有若无的云气缠绵不能去,绕成又薄又软的朦胧夜色。 酒意泛上来,策马前行的人在溪桥边勒住缰绳。他抬起眼,见得满满一道溪涧的月华如玉、波光浮银,便借了酒后的三分醉意,解鞍于绿杨桥边,竟自枕着潺潺的流水声坦然睡去。 料峭的,轻柔的,春天的夜晚。 梦里可曾看见少年得意,仕途波折,当杜鹃声唤起悠悠春眠,早是天色分明,乱山葱茏,清绝不似人间。 照野沵沵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苏轼《西江月》 东坡居士这一阕《西江月》,将蕲水山中的春夜写得玲珑剔透,前人赞誉已极。 然而细细逐句解去,皆是平常景象,春夜、流水、芳草、明月,千百年来这些意象被文人墨客翻来覆去地吟咏、雕琢、寄托胸臆,早已陈旧泛黄,唯须逢着才情高妙的人,便能重新打磨出历久弥新的洁白光泽。
-
品味汉代画像
-
作者:
仲离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利尔美术馆
车辖
饕餮纹
母题
商周时期
车軎
人物形象
虢国墓地
兽面
图像系统
-
描述:
鲁迅先生谈论汉画像砖、画像石艺术时以“深沉雄大”作评语。深沉一般来形容风格或画法写实而有古意,线条夸张而不轻薄;雄大或指气势,深可入渊,上与天合,人与物,气息相应,很能体现先秦哲学思想。 画像砖与画像石都是汉代墓室和祠堂里的主要建筑构件,因此能够以实物形式保留下来。汉画像是一种介于绘画和浅浮雕之间的平面作品,如今我们常见的大都是实物作品的拓片。1972年在四川大邑县出土的《弋射收获图》是东汉时代画像砖中具有代表性,同时也是较独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