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苏派】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涅瓦拾掇——旅俄观画有感
-
作者:
黄光良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民族化
俄罗斯
列宾美术学院
苏派
-
描述:
18世纪到20世纪的俄罗斯,对欧洲艺术及美学教育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结合自身民族的特点,不断学习和融合,形成了俄罗斯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及特色鲜明的俄式“学院派”教学体系。今天,我们对它的学习与研究,是为了推动中国油画的发展,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民族化油画风貌。
-
关于当代中国油画评价标准的思考
-
作者:
罗斯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民族化
俄罗斯
列宾美术学院
苏派
-
描述:
19世纪末,在维新变法的震荡下,清政府首次派遣"学童"30名赴美国留学,(黄宗贤<中国美术史纲>)由此拉开了油面艺术在中国较大规模发展的帷幕.众所周知,19世纪西方艺坛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达达主义、野兽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的兴盛使得传统油画艺术的审美取向和评价标准逐渐远离古典时期的规范.新的油画评价标准逐渐确立,而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揭露和表现.
-
奇幻与优雅
-
作者:
尚辉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民族化
俄罗斯
列宾美术学院
苏派
-
描述:
在当代中国油画本土化的探索中,陈钧德以其梦幻、神奇、瑰丽、清新、优雅和恬淡的新海派油画风貌而令人耳目一新,他是继刘海粟、林风眠、关良、吴大羽之后将20世纪上半叶至五六十年代形成的海派油画在90年代后推向一个新里程并影响了其同时代画家的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相对于以现实主义油画为主潮的中国北方,上海从民国建立新式美术教育开始就一直对西欧流行的印象派及印象派之后的现代主义情有独钟,不论是游法的刘海粟,还是留法的林风眠、方干民、吴大羽、周碧初,抑或是留日的陈抱一、关良、倪贻德等,他们一方面在这个东方时尚之都掀起了和其时世界艺术中心的巴黎相近的艺术潮流,追随世界艺术的步伐;另一方面则是试图将中国传统文人画对于表现性的追求转用到现代主义油画的中国画风的探索上。
-
曾斌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民族化
俄罗斯
列宾美术学院
苏派
-
描述:
1979年出生,江西萍鄉人,研究生学历。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萍乡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2004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班。
-
有限山 无限意
-
作者:
人邻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民族化
俄罗斯
列宾美术学院
苏派
-
描述:
我曾在一篇文字里写到:“西北地貌大略适宜于油画,似乎另一种雄强苍凉,和多雨郁热的南方不同,干而涩,空而旷。以粗硬笔触在画布上涂抹,或以油画刀刮擦堆叠,色泽反差强烈,构图厚重简略,都是适宜的。”古代中国的北方一度是文化中心,但是古代画家的足迹也仅仅是抵达关中、太行、秦岭一带。画家们以北方奇崛、坚硬的山石结构为观照,创造出了新的山水画风。
-
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油画创作构图
-
作者:
赵敏初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民族化
俄罗斯
列宾美术学院
苏派
-
描述:
从彼得大帝开始,在取代了古代的圣像画之后,俄罗斯近代艺术基本上是沿着现实主义的轨迹发展的。1757年成立的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对此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列宾美院全名是圣彼得堡国立绘画、雕塑与建筑艺术研究院,已有二百五十多年历史。以古典主义起家的这个院校,经历了许多艺术思想的斗争和变迁。但是无论列宾美术学院艺术思想体系如何跟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所调整,都坚持建立在以具象为基础的技法之上。苏联美术教育曾经对中国的油画创作产
-
契斯恰柯夫与苏派素描教学——重读《素描教学》
-
作者:
李振才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派素描教学
《素描教学》
色彩
体面结构
自然形态
形体论
造型技巧
艺术形态
教学方法
契斯恰柯夫
-
描述:
20世纪50年代传入中国的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方法与马克西莫夫在油训班的教学以及留苏学生回国的教学,使中国的美术基础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中国的素描油画写实的造型技巧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出现了罗工柳、李天祥、全山石、侯一民、勒尚谊、詹建俊、何孔德等一批写实功力很强的油画家。契斯恰柯夫、苏派素描教学系统地传授了现实主义写实素描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察方法和描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