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艺术批】搜索到相关结果 39 条
-
中国油画追求本土化
-
作者:
朝戈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中国
本土化
油画
艺术批评
-
描述:
2000年我在西班牙学习的时候,导师曾问起中国油画的状况,我回答:会是逐渐本土化或东方化的趋势。导师对本土化并未多言,对东方化却有几分批评之意,认为有矫饰倾向,缺少本质意义。
-
导致伟大文明终结过程的开始
-
作者:
亚历山大·罗金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价值
艺术语言
艺术形式
视觉艺术
油画
艺术批评
-
描述:
20世纪末只是日历中一个历史时期变更的标志。但是,传统的陈规驱使我们要对这个已经终结的时期进行尝试性的总结,要走向未来,或讨论与之相关的不确定问题。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新千年被含混地与新文明联系了起来,我不会遵循这种传统的束缚,但同意把文明理解成文化的同义词。
-
看四川油画
-
作者:
王朝闻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构思
艺术反映
缺乏
主观主义
四川美院
四川油画
生活经验
认识过程
艺术批评
-
描述:
生活经验不只向画家提出应该画什么,也向画家提出了应该怎样画。缺乏生活经验的创作构思,难免产生连作者自己也不激动的向壁虚造。缺乏生活经验的艺术批评,很难从主观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但四川美院油画展,例如朱毅勇的《山村小店》对此却作了应有的补充:艺术反映生活的结果,是
-
与“生存”对话
-
作者:
尹代波
来源:
当代美术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化学材料
悲悯情怀
艺术理想
四川美术学院
人类社会
艺术批评家
深层思考
无力感
首要性
长尾
-
描述:
在五年的本科学业即将结束之际,尹代波以《LU》、《MA》、《XIANG》命名的组雕在2010年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生作品展中震撼了观众,他避开了观众眼中习以为常的雕塑元素,另辟蹊径,一种内敛的方式
-
刘国夫个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吴鸿
美术学院教授
王端廷
著名批评家
艺术批评家
史学者
贾方舟
江苏省美术馆
吴蔚
鲍栋
-
描述: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将于2011年5月7日~5月16日举办艺术家刘国夫的个展"异景"。本次展览由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批评家、学者王林先生策划,邀请了贾方舟、陈孝信、高名潞、邓平祥、徐虹、殷双喜、顾丞峰
-
工笔画的“诗情”与“画意”
-
作者:
宋彦军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观众
情感
艺术作品
审美
画意
美学体系
客观真理
诗情
艺术批评
-
描述:
英国著名的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1]一书的开篇《审美假说》里开宗明义:"所有美学体系的起点一定是个人对某种独特情感的体验。我们将唤起这种情感的对象称为艺术作品……任何美学体系如果装腔作势
-
弗莱艺术批评中的中国映像
-
作者:
秦韵佳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浮世绘
20世纪
映像
弗莱
中西方文化
印象派画家
中国
艺术批评
-
描述:
引言随着20世纪初中西方文化的接触和交流日益广泛、深入,西方近代美术的新潮流总伴随着"异质"文化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印象派画家从日本浮世绘更新他们对色彩和平衡构图的观念,或是立体派从非洲雕塑获得造型
-
批评的危机
-
作者:
祝帅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法
新批评
危机
社会批评
艺术作品
艺术学
当代艺术
文化研究
学术批评
艺术批评
-
描述:
"侧重建设,却不懈批评",这是《美术观察》从创刊以来一直坚守的学术宗旨之一。有鉴于此,从今年开始,本刊恢复设立[批评]栏目,暂定为每季度刊发一期,全年共四期,主要刊发艺术批评领域同仁的理论思考与写作
-
从“审美的表象”走向“观念的构造”——'97南山雕塑展作品透视
-
作者:
饶小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性
当代中国
赫伯特·里德
审美
雕塑家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参展作品
观念艺术
艺术批评
-
描述:
激变中的求索 90年代,中国雕塑界正处在令人鼓舞的激变当中:一方面,在长期封闭和压抑的沉寂之后,雕塑家们已开始走出本体内循环式的职业圈限,他对传统的雕塑持理性的批判态度,对各种新的观念性的尝试充满热情,在与各种观念艺术的对话和感悟过程中,创作出了一件件激动人心的实验性艺术作品,涌现出一批勇于创新、锐意探索的雕塑家;另一方面,艺术批评的介入,又使得雕塑艺术在观念层次上有了某种理论性的导向,形成了艺术批评与艺术创作共生发展的最新趋向。 一系列的事件引起我们的关注: 1995年8月在北京成立的三人联合工作室(隋建国、展望、于凡),不仅从事着雕塑本体意义上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同时还在观念艺术的领域进行着前卫性探索,他们在即将作为废墟的中
-
钱绍武《永远的回归》——'97南山雕塑展
-
作者:
孙振华
张爱民
鲁虹
饶小军
严善淳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性
当代中国
赫伯特·里德
审美
雕塑家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参展作品
观念艺术
艺术批评
-
描述:
钱绍武《永远的回归》——'97南山雕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