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当代绘画在二战结束后迅速建立起与公众互动的有效机制主要靠着四个因素:博物馆、展览会、艺术交易和艺术批评;(参见Masterpieces of Western Art.ed.Ingo F.Walther[Koln:Taschen,2007],p.617)在这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中,真正属于公众主动接受的只有博物馆和艺术交易。但在今天看来,博物馆和包括由艺术批评家兼策展人主持的各式展览,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所谓机构批评(Institutional Critique)的强力干预;而这种干预又无一例外地以艺术批评话语权拥有者的私意为左右,由此,唯有画廊和拍卖会因艺术的商品属性才实在地将对艺术的评判权交给了公众——这才是当代艺术的精神。换言之,当代艺术在画廊和拍卖会的交易表现才能真实地反映公众在参与艺术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艺术判断及趣味。讷于言却又特立独行的香港画家吴松(1963年生)很难受到机构批评的关注,但他的油画静物却通过拍卖会而逐步获得公众的艺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