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艺术批 】搜索到相关结果 134 条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批评
作者:
廖内洛·文杜里
邵宏
来源:
诗书画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文艺复兴时期
古希腊罗马
微观世界
宗教
中世纪
艺术批评
描述:
认为文艺复兴是一个通过宗教消失和研究古希腊罗马而与中世纪对立的时代,这一旧观念近来受到了修正。人们承认,宗教在文艺复兴时期并未消失而是更为人性一些,因为宗教将信仰集中于人身上,人是一个包含有宇宙的微观世界。人们理解到,那时对古代作家、雕塑家和建筑师的研究,便是这一有关人的新宗教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整个十五世纪,对人、人的美、人的
致 辞
作者:
江弱水
来源:
诗书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文艺复兴时期
古希腊罗马
微观世界
宗教
中世纪
艺术批评
描述:
老杜秦州赴同谷诗《铁堂峡》一首,中有奇句:"壁色立积铁。"五字皆入声,黑密厚重,让我油然想起黄宾虹。入声字个个黑到发亮,就像晚年黄宾虹以宿墨而积墨铸成山体,有雕塑般的体量与质感。杨伦称这五个字为"险句"。因为太险了,所以仇兆鳌说"读不顺口","积铁"当作"精铁"为是。黄宾虹晚年的画好多人还是不喜欢。大诗人,大画家,都不按常理出牌。书、画同源,而诗也与书、画相通。张邦基《墨庄漫录》云:"海岳以
变卦:任思鸿当代艺术作品展
作者:
冀少峰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网
雅昌艺术网
著名批评家
艺术批评家
艺术博物馆
中央美术学院
影像作品
艺术作品展
当代艺术家
东方艺术
描述:
2012年5月27日上午10:30,由钻石艺术博物馆主办的"变卦:任思鸿当代艺术作品展"在位于武汉市芦沟桥路特1 号的钻石艺术博物馆拉开了序幕,展览共计展出任思鸿的油画、雕塑、装置、影像作品38件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特别研究艺术家个体的当代艺术文献展
作者:
吕墩墩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封信
策展人
当代艺术中心
艺术研究
文献展
金融危机
毛旭辉
张晓刚
展示艺术
艺术批评
描述:
这是否是一个策展人的时代?随着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的展出或许能再次对策展人的角色进行思考。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于2012年5月12日正式开幕。事实上由OCT当代艺术中心执行馆长黄专邀请的该届策展团队在半年前就开始了工作。这个具有开创特色的雕塑展是由刘鼎、卢迎华和苏伟策划。
活生生的生物机制:陈文令的开放的雕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封信
策展人
当代艺术中心
艺术研究
文献展
金融危机
毛旭辉
张晓刚
展示艺术
艺术批评
描述:
活生生的生物机制:陈文令的开放的雕塑
艺术家档案 王兴杰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离
艺术教育
跑长途
布面油画
艺术道路
鲁迅美术学院
北京艺术
艺术批评家
卡车司机
Recommendation
描述:
王兴杰推介词Recommendation on WANG Xingjie’s Works推介人:张离Recommender:ZHANG Li王兴杰没有受过系统的艺术教育。1991年他20岁,开始跟随家里人当卡车司机跑长途。1994年开过两个月的出租车。1995年他在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学习过半年雕塑,之后做过一些雕塑工程之类的工作。1998年他开始画画时已经27岁。1999年他曾经在沈阳东宇美术馆当工作人员,2000年参加过戴汉志
向大师致敬—— 浅析苏比拉克的雕塑艺术
作者:
徐苗苗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迪
文艺复兴时代
艺术实践
艺术作品
艺术批评家
工程机械
哲学内涵
雕塑艺术
电影导演
拉克
描述:
我们很难用一个身份来界定苏比拉克,他是画家、雕塑家、记者、艺术批评家,甚至涉足于电影导演和工程机械的领域,并具有打破各领域的形式界限、将更为立体的艺术世界呈现给观者的能力。虽然,就知名度而言,苏比拉克在中国远没有毕加索、达利、高迪这些20世纪先锋艺术家有影响力,但这并不能抹杀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奚静之教授说:“苏比拉克不仅仅探索美,还激发了人类无穷的想象力。”他的艺术实践,既弘扬了自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代的古典精神,又创造了跨界、通融的现代价值,具有极深的哲学内涵,充满对天地、阴阳、生死、古今等对立统一关系的思考,进而呈现出一种对立外表之下的和谐之美。作为苏比拉克中国巡回大展的首站,此次天津美术馆展出了苏比拉克的119件艺术作品,题材涵盖雕塑、素描、版画、油画,较为完整地展示了苏比拉克的艺术世界,从中也不难发现,他作品中无处不显示出对宗教与自然、艺术与哲学、欢乐与痛苦的反思,也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视觉艺术渴望打破外在形式,以追求永恒美感的主题。
现代异在——王小杰艺术展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
郝青松
孙建平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建平
具象
平面化
美术学院教授
艺术批评家
异在
艺术经历
研讨会纪要
今日美术馆
油画系
描述:
时间:2014年3月22日地点:今日美术馆郝青松(策展入):感谢大家参加"现代异在——王小杰艺术展",现在我们开始工小杰艺术展的学术研讨会。首先请孙建平老师发言。孙老师曾经担任天津美院油画系的系主任,对王小杰的艺术经历有着非常直观的感受。孙建平(艺术家、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我对小杰有很深的感情,他在艺术上的飞跃,也是让我们非常吃惊的。他原来写实功力那么好,现在突然进入抽象颁域,非常有勇气,他不
中国的现代公共艺术
作者:
约翰·扬
蒋大可
来源:
天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作品
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抽象艺术
行为艺术
艺术领域
雕塑家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公共艺术
艺术批评
描述:
与全中国的形势一样,中国的艺术正在发生着戏剧性的变化,文化中存在着各种反差:尽管中国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但她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的社会是一个贫困的社会,但
摧毁:都市雕塑及其内部空间外翻的视觉冲击文化
作者:
杨乃乔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后工业文明
艺术批评家
艺术创造
后现代
物质实体
视觉冲击
当代艺术家
艺术形式
特里
描述:
怀特里德的作品《房子》是对都市物质性的一次摧枯拉朽的反思。怀特里德通过对都市物质实体的反思,表达了她对房屋内部空间永恒记忆的深刻性。
<
1
2
3
4
5
...
12
13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