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吴鸿的艺术网站三级跳
作者: 王功勋   来源: 世界发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级跳   国际   批评标准   艺术家   网站   当代艺术   批评家   互联网   艺术形式   艺术批评  
描述: 人物名片吴鸿,出生于1968年,先后接受汉语言文学和雕塑专业的教育,参与建立美术同盟并担任主编,后任雅昌艺术网总编;今年从雅昌艺术网离职后创建艺术国际。吴鸿是一位有着敏锐思维和独特视角的艺术批评家,一贯坚持独立的学术化批评标准,不趋权势和权威。在他作为一位独立策展人的身份所策划的一系列展览中,积极关注艺术发展的新动向,并不遗余力地推介年轻而有思考的艺术家。
语境、现象与“问题意识”:回望山东油画30年
作者: 孔新苗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油画   创作美学   改革开放30年   艺术批评  
描述: 在全国油画创作背景中切割出山东油画,不在于去建构地域符号样式假设,或提出今后应该的道路设计,而是力求通过回望30年,将发展的问题意识设定在具体历史过程、创作现象中,以求建构山东油画更加开放的、在创作美学上更加自觉的文化氛围。为此,批评与创作的互动十分重要。
现代重彩画的人体艺术探索
作者: 张小鹭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生状态   工笔画   工笔重彩画   现代重彩画   美术史   当代   复兴   人体艺术   文人画   艺术批评  
描述: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工笔重彩画的复兴与繁荣是当代中国画坛极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作为中国画的原生状态,工笔画在中国美术史上曾经有过长期的辉煌,也经历了文人画大兴之后的衰落。我刊特请张小鹭先生主笔,开设重彩画研究专栏,介绍其对国内外工笔重彩研究的成果。此外,如何看待工笔重彩的复兴,当代工笔重彩应如何发展,我刊将在“艺术批评”栏目中开展讨论,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
电视纪录片的色彩语言
作者: 刘贺娟   来源: 记者摇篮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界   情感   色彩语言   创作者   电视纪录片   艺术形式   追求真实   色彩基调   电视理论   艺术批评  
描述: 电视纪录片是纪实的艺术,它在讲述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往往能够达到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情感上的共鸣。在电视理论界认为,电视纪录片除了追求真实的情感之外,还有一个追求美的艺术形式的问题,本文就试图探讨色彩语言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中发挥的作用。由黑自转向彩色是电视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自然界的颜色能充分的调动人的情感。电视的画面最真实地体现了世间万物的颜色。美国的艺术批评家罗斯金曾经这样描绘色彩:“任何头脑健全,性情正常的人,都喜爱色彩,色彩能在人心中唤起永恒的慰籍和欢乐,色彩在最珍贵的作品中,
“风景”看好 尚可“欣慰”: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侧记
作者: 张晓军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学术委员会   艺术家   批评家   学术性   获奖作品   东方艺术   全国性   中国油画   艺术批评  
描述: 筹备一年有余的全国性油画大展——第三届油画年展于1995年12月27日至1996年1月7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展前参展作品的名单和获奖作品的评审结果便提前揭晓。冷军的《世纪风景》、杨成国的《戏剧·三国》和徐晓燕的《秋季风景》分获金奖,而
申玲,王玉平油画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学术委员会   艺术家   批评家   学术性   获奖作品   东方艺术   全国性   中国油画   艺术批评  
描述: 申玲,王玉平油画作品
进取与变革中的当代油画
作者: 张晓军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学术委员会   艺术家   批评家   学术性   获奖作品   东方艺术   全国性   中国油画   艺术批评  
描述: 进取与变革中的当代油画
工笔画的“诗情”与“画意”
作者: 宋彦军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观众   情感   艺术作品   审美   画意   美学体系   客观真理   诗情   艺术批评  
描述: 英国著名的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1]一书的开篇《审美假说》里开宗明义:"所有美学体系的起点一定是个人对某种独特情感的体验。我们将唤起这种情感的对象称为艺术作品……任何美学体系如果装腔作势
单色画的历史谱系与差异性实践
作者: 熊言钧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语境   视觉形态   历史谱系   历史博物馆   单色   实践   差异性   艺术批评  
描述: 在西方艺术批评界,单色画(monochromatic painting)的概念并不陌生,但是在目前国内的批评语境中尚未引起足够关注。按照视觉形态,阿瑟·丹托《单色画历史博物馆》一文将单色画界定为"不仅仅是单一的色彩,而且是色彩均匀的画面"。具体地说,应指由艺术家创作的无具体形象、无透视空间、平涂或近乎平涂的、纯粹单色的绘画。单色画具有视觉上的极致性和美学上的特殊性,其创作也不是个别艺术家的偶尔为之,自1915年以来一直持续地出现在西方绘画界。在近百年历史中,单色
史贤琴作品
作者: 史贤琴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语境   视觉形态   历史谱系   历史博物馆   单色   实践   差异性   艺术批评  
描述: 史贤琴作品
< 1 2 3 ... 9 10 11 ...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