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视觉见证:湖北当代艺术十年(2000-2010)
作者: 夏梓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展示空间   2001年   视觉   当代艺术   湖北省   影像作品   80年代后期   艺术主题  
描述: 2001年12月,“呼·吸——湖北当代艺术主题展”系列之二 2001年12月14日至18日.“呼·吸——湖北当代艺术主题展”系列之二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展出.该展览由肖丰、刘源策划.沈伟担任学术主持,展出了钟孺乾、徐勇民、傅中望、魏光庆、袁晓舫、肖丰、冷军、未明、史金淞、赵冰等十位艺术家的水墨、雕塑、装置、影像作品。该展与同年9月举办的“现在“展共同构成当时的湖北当代艺术主题系列展.这是自1980年代后期以来.武汉在沉寂一段时间以后.首次在本地官方正式展示空间内展出的当代艺术系列展。
马利港的洪水
作者: 西斯莱   来源: 中外文摘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始终保持   艺术主张   洪水泛滥   不同之处   威尼斯   印象派画家   代表性   始终坚持   洪水灾害   作品  
描述: 《马利港的洪水》是西斯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本来,这幅油画应该表现泛滥的洪水灾害,但画家却将这个洪水泛滥的港口描绘成威尼斯水城般的优美。
创意街 观音堂大道:中国第一条画廊街
作者: 肖焕中   来源: 创意世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字文化圈   画廊   观音堂   艺术主张   大道   中国   本土文化   文化方向  
描述: 面,由于观音堂文化大道的创建和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几乎同步。在创建之初,他们就提出了“文化汇聚理念”、“1+1>2理念”、“洼地效应”、“规范、健康、长线”等经营理念,因此,面对当时众多艺术区内昙花一现
站在巨人的肩上:浅析林风眠、潘天寿对李长白艺术的影响
作者: 黄伊乔   来源: 金陵瞭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著名画家   20世纪   潘天寿   南京艺术学院   艺术主张   工笔花鸟画   艺术造诣   林风眠  
描述: 已故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李长白是20世纪中国工笔花鸟画坛上与陈之佛、于非闇齐名的艺术大家.李长白高超的艺术造诣与林风眠、潘天寿两位艺术大师的教育方法和艺术主张是分不开的.
艺术史和市场中的吴冠中
作者: 朱浩云   来源: 检察风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方   艺术市场   艺术融合   江万里   艺术主张   吴冠中   中国画   作品   海内外   油画  
描述: 吴冠中先生不幸于6月25日因病去世,享年90岁。吴冠中先生是一位享誉国际的艺术家,也是海内外艺术市场上的热门人物,他对中西方艺术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吴冠中是一位中西兼擅的画家。艺术主张曲高和众,让群众点头,专家鼓掌。中国画擅长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雕塑审美样式的漂移
作者: 蔡增杰   来源: 美与时代(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小岑   白山魂   精神生活需求   艺术主张   钱绍武   杨冬白   王朝闻   抽象表现主义   现代实验   邢永川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实主义题材的雕塑在中国一统天下的地位被打破,雕塑的审美样式逐渐呈多元化趋势。这种审美多样化的具体表现是:传统的现实主义雕塑在表现形式与主题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现代实验雕塑开始风靡;满足城市居民精神生活需求的城市雕塑大量兴起。分析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雕塑审美样式多样化的成因与具体表现,可以为当代中国雕塑发展提供思路和可供参考的依据。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