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自然之】搜索到相关结果 77 条
-
古石的另制:石磬
-
作者:
张传伦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乐器
孔洞
玲珑
容器
古石
灵壁石
石磬
孔子
厅堂
自然之美
-
描述:
"云林清秘,高梧古石中,仅一几一榻,令人想见其风致,真令神骨俱冷。故韵士所居,入门便有一种高雅绝俗之趣。"居室厅堂的风雅绝俗,端赖于奇石的点缀,古人的这一番话,说尽了"室无石不雅的道理"。从古至今,国人于园林的构筑、居室的调停,无不以能体现自然之美为最高追求,大自然中自然的物质形态,最可恒久直观的是奇石,洼泓易尽,而一峰一石风回潇潆,奇致久存。车水马龙、市井尘嚣——虽为人所常住,亦为人情所常厌。丘园素养,借灵石以啸傲,则完全体现了古代文人的一种人生价值趋向,案几之上的一只小小灵石,是人们学养品格志
-
怀望戈壁
-
作者:
简述全
来源:
散文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力
自然之子
盘古
戈壁
沙石
草地
砾石
天空
心灵
地平线
-
描述:
日月戈壁黎明的到来常常很突兀,玄色里无声无息就跃出一轮朝日,暗色大地立刻显出遥远的、分明的地平线,随之色彩也就绚丽多姿起来;高不可攀的蓝天似乎与飘逸的红霞同时从夜色里洇出。此时的戈壁大漠就如盘古初辟的洪荒那样浑然而充满张力。随着日头的攀升,天空渐渐地高远,万物越来越清晰;云彩更加悠闲,大地更加广袤。培根说,心灵应该比天空更高远,而此刻,蓝蓝的天上彩云飘,彩云下面虽没有马儿,也没有草地,甚至连一棵树也没有,但是那灿烂的阳光温孵着的空灵中,就是茫茫的砾石也显得圣洁而博大了。每当夕阳西斜,苍穹覆盖的大漠戈壁渐渐被染成桔黄。这是上苍的精气与大地相拥抱的时刻,缤纷的薄雾,便是自然之魂魄。蓝天上的白云也被这伟大的结合羞得满脸红晕,苍茫大地则一片一片地滑入五彩的梦乡。一切都融化了,包括有名无名的草,有棱无角的石,
-
美在自然
-
作者:
张连友
来源:
森林与人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
黄河三角洲
西部
人工景观
地标建筑
泥沙含量
泥沙搬运
城市
自然之美
入海口
-
描述:
黄河从中国的西部向东部流淌的时候,也把西部的土地带往东部。黄河是泥沙含量很高的河流,同时也说明黄河就像一个泥沙搬运工,把西北高原的泥沙搬运到山东入海口。这就形成了一个不断扩大的新生的土地—黄河三角洲。在山东这个伸向黄海、渤海的半岛的顶端,黄河三角洲成了中国不断扩大的湿地。这个新生的湿地,正好处于澳大利亚—西伯利亚东亚候鸟迁徙线上,于是它自然成了候鸟新的不断扩大的越冬繁殖栖息地。在天地海陆和候鸟交集之处,一个大自然的美丽灵动的景观就这样变幻演绎着。 这就是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它没有人为的参与,处处是自然的行为。与此相伴的是,在中国的许多海岸,也发生着造陆填海的事情,但是因为那不是大自然的雕塑,因而表现出的则是另一番景象。海边养殖,让原有的自然形成的海岸景观不再,从此失去了海岸特有的美丽。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海景房的无度发展。本来,所有海陆交接的地方,是地球上最美丽的地带之一,人类的居住也是在任何国家都有向海边和近海聚拢的趋势。看看近海与远离海边的陆地的人口数据就知道了。但是,无度的海景房开发,当它占有了超量的海边土地,有了超量的房屋体量的时候,就发生了悖论般的倾斜:不断向海岸递进的居住区,使海边的房子多了,但是人们向往的海景却没了。
-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谈新闻写作的朴素之美
-
作者:
宋兆宽
来源:
新闻界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朴素美
语言
好新闻
新闻作品
炊事员
新闻事实
新闻写作
新闻人物
本原解
自然之美
-
描述:
天造地设的黄山奇松怪石,以它自然朴素的风采,使游客们留连忘返,赞叹不已;花园盆景,固然也有其小巧玲珑之美,可它毕竟是人工雕琢的"玩物",不能使人们真正地沉浸在大自然的氛围之中。在某种意义上讲,朴素之美,就是原本的美,内在的美,纯洁的美,自然的美。因而,文论家认为:"凡诗文无论平奇浓淡,总以自然为贵"(杨振纲《诗品解》引《臬兰课业本原解》)。
-
“相信直觉:王根青油画作品展”在上海展出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绘画语言
油画作品展
艺术主张
艺术家
真情实感
直觉
自然之美
-
描述:
2008年7月26日,“相信直觉——王根青油画作品展”在上海莫干山路50号香地画廊开幕。这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王根青《我看到的风景》系列的部分作品,他用写意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真情实感。王根青试图以这次展览为起点,提出“相信直觉”的艺术主张和美学方向,充分发挥形状、色彩、线条、笔法等绘画语言的作用,从而尽力摆脱空洞的概念和流派、风格的纠缠。
-
美的律动
-
作者:
陈燮君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展
律动
美的
上海美术馆
作品
先生
自然之美
油画
-
描述:
2005年7月,“孔柏基画展(纸上作品)”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孔柏基赴美二十年,创作了大量油画,这次展览的八十五幅作品,是精选之作。孔先生为了准备7月的画展,提前两个月从美国来沪。两个月来,我和孔先生多次长时间地谈天说艺,“美的律动”是几次论及的重要命题,依从孔先生对于“美的律动”的分类,则有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时空之美和意象之美。
-
恒久的协调:芭芭拉·爱德斯坦的雕塑
-
作者:
林似竹
BriffaErickson
毛爱民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芭芭拉·爱德斯坦
《自然之泉》
创作理念
雕塑
-
描述:
芭芭拉·爱德斯坦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始终执著地遵循这样的创作理念,那就是在自然和都市环境间营造一种沟通。她以独到的手法使用品恰如其分地融合于周边环境中并表现出对自然的尊崇,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强化自然氛围而不是突出艺术家本身。同样,在芭芭拉·爱德斯坦的室内装置作品中,巧妙地融会自然与人造环境也依然是她基本的立足点。正如她对近期作品所作的描述。
-
三星PLS面板S27B971显示器铸卓越之“美”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个人电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显示器
光技术
智能手机
排列技术
透光率
图像
色彩表现
自然之美
分享
面板
-
描述:
伴随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五彩斑斓起来,闲暇之余领略壮丽的北国风光、感受柔情的南国风采。不管置身何处,我们一定会举起手中的相机、手机,记录下由"色彩"、"光影"和"线条"构成的自然之美,并将美图与家人、朋友分享。这时当然需要一款色彩表现力卓越的显示器,例如拥有PLS面板的三星S27B971机型。由于S27B971显示器采用三星原厂PLS广视角面板,并得益于该面板特殊的分子排列技术,该面板的透光率更高,因此使三星S27B971的色彩表现更加透亮逼真。除此之外,采用PLS面板的三星S27B971还拥有局域控光技术,通过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将画面分成无数个方
-
自然之子:英国雕塑家佩奇的作品和思想
-
作者:
阿明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之子
自然界
动植物
艺术家
人类与自然
思想
自然形式
雕塑家
英国
作品
-
描述:
我们不缺乏打着自然招牌的艺术家,但能创造出自然形式的人却很少,英国雕塑家彼得·兰德尔·佩奇(Peter RandallPage)的作品,仿佛借上帝之手造成,深得自然精髓。尤其在地球环境几乎被破坏殆尽的时代里,他的作品似在引导我们回到鸿蒙初开时代,重新生长出好奇的眼睛和好奇的心。
-
当代油画精品推荐 油画家——李国华
-
作者:
董凡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实
生活
推荐
构图
当代
精品
江南水乡
作品
自然之美
油画
-
描述:
李国华先生的作品善于取材生活,构图真实自然,画风浑厚、纯朴,他追求生活的朴实,自然之美,摒弃浮躁气息,永远关注着超然、美好的事物。作品《水乡娃》将江南水乡在一起玩耍的乡村女童刻画得传神生动、惟妙惟肖,脸上荡漾的纯真、羞涩、恬美和水乡的幽静、古朴浑然为一体,仿佛这不是一幅画,而是真实的情景就在眼前,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在美丽的山村回响,迷人、这景、这声使人痴迷,使人神往,又仿佛融入了她们中间,被快乐、幸福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