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贵州天柱县瓦罐滩元代瓷窑址发掘简报
作者: 张亮   白彬   于孟洲   邓宏亚   王欣   梁建荣   马兰   来源: 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代早期   瓦罐滩瓷窑址   贵州   衡山窑   天柱县  
描述: 2009年冬季,对瓦罐滩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灰坑14个、灰沟3条、龙窑1座,出土瓷器3100多件和大量窑具。窑址属元代早期,是贵州省经科学发掘的第一座瓷窑,该窑的发掘为解决黔东南及周边地区出土宋元时期瓷器的窑口问题和研究中国古代陶瓷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白雪:妙手补“缺肉”
作者: 王春元   来源: 大学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声光电   盖罐   打样膏   青釉褐斑   陶瓷修复   景德镇窑   古瓷   麒麟纹   闹中取静   中国陶瓷全集  
描述: 的白雪,毕业设计是古瓷修复,她的其中一件作品是清朝顺治年间的青花麒麟纹盖。修复前罐子顶部缺了一个大口(专业说法叫“缺肉”),为了补上缺口,白雪前后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一双妙手,将唐至清年代四件残缺的瓷器修复得天衣无缝,完全看不到裂痕,不由让人惊叹!
历代陶瓷形成体系
作者: 张桐   来源: 大学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声光电   盖罐   打样膏   青釉褐斑   陶瓷修复   景德镇窑   古瓷   麒麟纹   闹中取静   中国陶瓷全集  
描述: 听闻陕西师范大学的博物馆展品别具特色,不输外面的博物馆,我就起了一探究竟的念头。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由历史文化馆、陶瓷艺术馆、书画艺术馆和妇女文化馆组成。之前历史课上老师介绍过陶瓷艺术馆,该馆以陶瓷为主要特色,历代陶瓷形成体系,包括新石器时代彩陶、灰陶,商周陶鬲,秦砖汉瓦,汉代陶明器,六朝青瓷,唐代青瓷白瓷和唐三彩,宋代名窑瓷器,元代青瓷,明清青花、五彩、珐琅彩等数百件。
御窑厂遗址的新发现青花铺首龙纹器与神秘十字痕
作者: 江小民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圈足   白釉   十字交叉   抢救性发掘   御窑厂   底径   盖罐   梅瓶   铺首   火石红  
描述: 。经清洗整理,修复出宣德时期的青花铺首龙纹梅瓶、青花铺首龙纹大罐、白釉大罐等器物,现对其中的青花铺首龙纹梅瓶和大罐作一简要的介绍。
浪漫的古巴老爷车
作者: 胡展奋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货   美国政府   经济制裁   桃红色   生生地   天然气罐   给你   五彩斑斓   古巴人   切·格瓦拉  
描述: 如同骆驼与iPhone并存的沙特,毫无疑问,古巴是世界上唯一的WIFI与老爷车并存的国家。微信在古巴远未到人人普及的程度,但是,只要像样一点的宾馆和酒吧,你出钱买卡,就能享用WIFI,免费的当然没有。然而,老爷车就不一样了,这个国家给你第一个深刻印象,不一定是切·格瓦拉,而是无处不在流窜的老爷车,蝴蝶一样五彩斑斓的老爷车,让你瞠目结舌的老爷车。
玉溪窑青花仕女图瓷罐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仕女图   瓷罐   玉溪窑  
描述: 玉溪窑青花仕女图瓷罐
魏晋时期堆塑罐的装饰特征
作者: 张茂林   张一秀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堆塑罐   形制特征   堆塑装饰   制作工艺  
描述: 魏晋时期堆塑是一种明器,有陶、瓷两类制品。它集中了捏塑、堆塑、贴片、模印、刻画等多种装饰手法,将当时社会的民俗、宗教、建筑及丧葬等信息融于一体,形成造型独特、纹饰复杂的各式形态。本文主要论述其堆塑装饰风格,包括人物堆塑、动物堆塑、楼宇堆塑等。
吉庆有余的清道光蓝地粉彩四鱼罐
作者: 沈莉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丰肩   松石绿釉   青花瓷器   清道光   知鱼之乐   矾红   人面鱼纹彩陶盆   罐体   蓝釉   完美主义者  
描述: 两三年前笔者在一个老友家收一些清青花瓷器的时候,看到他还有一只清道光蓝地粉彩四鱼,鱼的纹饰漂亮吉庆,无奈罐子缺了一个盖子,而我是完美主义者,当时觉得没有盖子是个小缺憾,所以没有立即把它也收入囊中。但时隔好久,几条鱼还时不时会跃入我的脑海,我意识到自己是割舍不下它
葫芦形造物视野下的五联罐设计
作者: 王阵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模仿   葫芦形   五联罐  
描述: 文章通过对五联造型演化的分析,得出其主体造型是模仿葫芦的认识。进而从葫芦形造物设计的角度出发,认为汉代以来葫芦已成为医道的标志和仙境的象征,五联的模仿动机正是为了取得仙境的象征意涵,从而达到“形”与“意”的同构。这种同构性,是中国传统造物设计史中的普遍规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元代高足杯功用考
作者: 惠楠睎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六观   盖罐   湖北钟祥   刘新园   景德镇窑   高足碗   宗教文化   子朱   明仁宗   朝鲜人  
描述: 关于元代景德镇窑高足杯的功用,陶瓷专家刘新园先生称高足杯在朝鲜称为“马上杯”,由于资料的缺乏,笔者尚不知朝鲜人为何要叫高足杯为“马上杯”;詹嘉先生认为其是用来盛装酒或水果或大米做成的食品,是藏传佛教中具有很高地位的供器,地位极高的佛教教徒才能享用这种特殊器具,其他人则禁止使用,与宗教文化具有特殊联系;2001年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清理了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墓,该墓系明仁宗第九子朱瞻及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