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绿】搜索到相关结果 118 条
-
茶叶制作技术的演变
-
作者:
黄玉梅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乌龙茶
加工制作
炒青绿茶
速溶茶
鲜叶
饮料
演变
内含成分
制茶
茶叶加工
-
描述:
我国茶叶加工制作的历史,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再有复杂到简单的历程。历经了咀嚼、羹饮到饼茶、散茶,从单一绿茶类到多茶类共存,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的巨大变迁。每次革新,都极大地推动了当时茶产业的发展。我国茶类之多,制茶技术之精湛,堪称世界之最。
-
黄洋界印象(诗)
-
作者:
徐明
来源:
四川统一战线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呼号
教科书
山风
月史
印象
兰花
吹出
绿色
旋律
油画
-
描述:
黄洋界印象(诗)
-
刘意《晚秋》油画50×50cm 2009年
-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绿素a/b结合蛋白
金银花
LjCab基因
表达特性
-
描述:
刘意《晚秋》油画50×50cm 2009年
-
高原城市园林绿化应有的特色与风格
-
作者:
孙永梅
来源:
城市建设:下旬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
高原
园林绿化
地方特色
-
描述:
高原城市的园林绿化应该尽力展示高原景观、体现民族特色,并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及历史文化特点塑造独特的风格。重点以高原城市西宁及园林造景中的雕塑为例进行了论述。
-
相逢是首歌
-
作者:
王金凤
来源:
语文天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羽翼
生活
丝瓜藤
绿叶
杂草
碎米
绿色
夏日
快乐
-
描述:
绚烂的假期生活,在风中向我们微笑着远去,时间将那斑斓的五彩过滤成了一片宁静的绿色,这绿成了我夏日底片上最鲜明的色彩。在夏日的乡下,几乎家家可见一种景观:葱郁的丝瓜藤沿着竹架子像爬山虎似的猛长,无数条小蔓藤向四周拼尽全力地攀升。苍翠的绿叶,在轻风中摇曳,像绿色的手掌挥舞着生
-
趣谈果园里的“龟氏五兄弟”
-
作者:
李军民
唐浩
杨艳芬
吴家全
来源:
果农之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星花金龟
趣谈
小青花金龟
有害生物
苹毛丽金龟
果农
果园
铜绿丽金龟
-
描述:
人们经常可以见到龟氏五兄弟:东方鳃金龟、苹毛丽金龟、小青花金龟、铜绿丽金龟、白星花金龟出游果园观顾。一旦龟氏五兄弟出现在果园,它们将会随意品味、暴食水果、毁坏果园、无理掠夺果农的劳动果实,是不受果农欢迎的五大有害生物。
-
艺术生活
-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装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建筑
现代感
解空间
视觉感受
售楼处
空间视觉
水晶吊灯
绿地
-
描述:
由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的学生伊藤航创作,他用了四年多的时间纯手工打造了这座纸城,名为海の上のぉ挡城(海上城堡)。纸城大小为2.4米×1.8米×1米,它的中央是一座塔楼城堡,周边有教堂、学校、工厂,配有全套
-
从两路口到上清寺(散文)
-
作者:
吴佳骏
来源:
青年作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平面
艾丁湖
大草原
天山
吐鲁番
越野车
绿色
城市
巴里坤
摄氏度
-
描述:
吴佳骏 先说两路口。 地盘不大,横竖就两条街道,交叉在一起,形成一个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车,都从这里经过,故塞车就特别严重。尤其是早晨,逢上班高峰期,车子爬在马路上,虫子一样蠕动着。喇叭响个不停,乍内的人也焦躁不安。交警神闲气定地指挥着车辆,交通状况却丝毫不见缓解。可新一天的生活,早已在这种拥挤和喧嚣中,粉墨登场了。 我们编辑部就座落在其中一条街道的旁边。房子是老房子,远远一看,尽是岁月雕刻的痕迹。看门的师傅姓冷,肥胖的身子,病恹恹的。卧在传达宅的椅子上,面若冰霜,跟他的姓十分吻合。他只要一见我,就说:报纸。然后,随手将一札信件和报刊扔给我。缩回身子,继续卧在椅子上,抄着手,像一个被冷落的思想家。 信件多是作者来稿,每天都要收到几十封。这些稿件的作者,都是热爱文学的信徒。文学越是不景气,爱好文学的人却越来越多。有的投稿者很谦虚,寄一首诗来,还要附上一封长长的信。信的内容,无非是希望编辑能认真看他的稿子。若能发表,小胜感激云云。其实,他即使不写那封长信,编辑也会认真看的。能发表的作品,白然能发,达不到发表水平的作品,终究发不出来。 一天,我正在看稿,突然接到一个投稿电话。投稿者说:我有一篇小说,是写情感题材的,你们要不要?那时,我刚做编辑不久,对处理这类事情毫无经验。我沉默片刻说:我们得先看稿子,再决定是否采用。对方的声音小了下来,说:只要能发,我一分钱稿费不要,还倒给你一百块钱,行不,考虑一下。没等我说话,对方继续说:先就这样吧,我住处离你们编辑部不远,明天就把稿子给你送来。说完,就挂了电话。第二天,他果然就把稿子送了过来,厚厚的一沓。稿子内还夹着一张某体育中心的游泳券。他说:这是一张家庭消费券,把老婆、孩子带去放松放松。我立马拒绝说:不妥不妥,我还是单身,用不着这玩意。他说:用得着,用得着。边说边转身匆忙离去。那天过后,他每隔一天就来电询问稿子的事。我说:没这么快,我正看着呢。他说:这样吧,稿费我不但分文不要,倒给你两百块钱,怎样?我无言以对。他的小说我倒是看了,编造了一个婚外情故事。语言冗长,读起来,也不大通顺。该用句号的时候,他用逗号。我便只好诚恳地告诉他:大作我们这里发表很困难,你还是另投他处吧。没过两天,他很不悦地跑来把小说拿回去了。当然,那张游泳券,原封不动地夹在那沓稿纸中。 我们编辑部在七楼,六楼是一家广告公司,八楼是一家保健药品销售公司。去买药的,都是些老年人。不知道人老后,是否都要借助药品来维持生命。果真如此的话,当我老后,希望激活我生命的,不是药品,而是别的什么。比如,文学,爱情…… 从七楼的窗口朝下看, 一眼就能看到街边的那家面馆。面馆的老板,是个中年妇女。人长得胖,皮肤黑黑的,但很能干。为招徕顾客,她直接将面馆取名“胖妹面馆”。来吃面的,多是熟客。人还未到,声音先吼开了:胖妹,二两杂酱。这边话音刚落,那边又有人喊:胖妹,酸菜米线,二两。日子一长,胖妹就成了她的代号。每天早晨,我都要去她的面馆吃面。她卖的面,配料很有特色。吃起来爽口,滑而不腻,是我吃到的比较正宗的重庆面食。胖妹的老公,是个憨厚的男人。每天都在面馆里给她打下手,听从胖妹的指挥。他的肩上总是搭张毛巾,只要看见胖妹额头冒出汗珠,他就取下毛巾,替她擦汗。他的这一举动,曾令不少顾客感动。面馆只营业半天,晌午一过,夫妻俩将清洁做完,就关门大吉了。两口子有说有笑的,开车回家。车是胖妹才买的新车——长安面的。这种车适合载货,停靠也方便。胖妹还买有一辆出租车,由他儿子在开。偶尔,会看见他儿子开着出租车,来吃面条。吃完面条,喊一声:妈,走了。脚一踩油门,消失在车流中。这时,胖妹总要望着儿子远去的车喊:注意安全。胖妹还在重庆买下了两套房子,一套自己住,一套拿来出租。一家面馆,让一家人脱贫致了富。当然,如果不勤劳,再聪明的人,怕也只能做饿死鬼吧。 面馆的侧面,是宋庆龄旧居。一座木制小楼,古朴,陈旧,落满历史的风霜。我曾花五元钱门票,进去瞻仰了这位历史女性住过的旧址。进门即是一小院,院里栽种着花草,几只鸟儿在其间跳来跳去,增添了几缕生气。小楼共分三层,底楼是活动室,二楼是会客厅和卧室,三楼是用来观光消闲的。每层楼都按照当年宋庆龄生活的模样,进行了布置。从那些简单的用具上,可以想见这位民主女性的简朴生活,以及为国为民的进步立场。只是,来此参观的人很少。那个保安,坐在门口的椅子上,修剪指甲。岁月倥偬,有多少历史往事,人事沧桑,都已被遗忘。就像这座小楼,被四周摩天的高楼,隐藏在陋巷。 旧居门口,时常聚集着一群“棒棒”。他们大多来自重庆下属的各个区县,以下苦力为生。一个地方出来的人,往往形成一个团体,占据一个地方。一个地盘的人,是不能抢占另一个地盘上的活的,这是行规。谁要是犯忌,就会遭到排挤。我曾亲眼目睹“棒棒”打群架的事发生,就因一个“棒棒”抢了另一个地盘上的活,对方不服,邀约同伙来讨说法。结果双方都不甘示弱,大打出手。下力人也得靠权力来维持自己的生存。 其中两个“棒棒”,因来编辑部搬了两次东西,便与我熟悉了。只要看到我,他们就会热情地打招呼。两个“棒棒”,都在重庆生活八年以上了。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全凭一根棒棒求生活。如今,他们把老婆、孩子都带到重庆来了。孩子在一所民办学校念书,老婆在街边撩皮鞋。我问他们老家还有没有人,一个说,家中还有个老母亲。一个说,家中父母双亡。他们已经几年没回去了,说:老家屋也破了,地也荒了,回去也没个落脚之处。还是走一步算一步吧,供娃把书读出来再说。 我租住的房子,在宋庆龄旧居上面——重庆村三十号。是以前的老文联。里面住的,大多是文艺界的前辈。早晚,都能看到个别老作家,在院子里散步,锻炼身体。每当看到他们,我都会肃然起敬。周克芹就曾在这个小院里呆了三个多月,修改他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我们《红岩》杂志的前几任主编,都曾在这里住过。现任主编刘阳,至今还住在这里。我的租房,与她毗邻。我喜欢去她家里喝茶、聊天。有时,也谈谈工作。她的家虽小,却布置得十分温馨。四面墙上,都挂满了她的书法作品,以及他先生张于的油画。那种浓厚的艺术氛围,曾让我深受濡染。刘主编不仅字写得好,饭也做得好。我每次去,她都要留我吃饭。尤其是她煲的汤,堪称一绝。当时我单身,一个人在重庆,无亲戚朋友,生活过得很狼狈。刘主编体恤我,隔三差五,就叫我去她家里蹭一顿饭,养养胃,也养养心情,还养养艺术。刘主编身上,继承了老编辑的优良传统,诸如,做人的严谨,生活的简朴,对年轻人的培养等等,让我受益终身。 我的房东姓范,我习惯称她范婆婆。范婆婆七十三岁了,满头白发。由于她对穿着很讲究,看上去特别精神。范婆婆人很好,对租她房子的人,都十分关心。我有时熬夜,早上起来晚了,她会来敲我的门,提醒该上班了,住我隔壁的,是一个与我同龄的小伙子,姓杨,在一家保险公司搞销售。他每天都回来得比较晚,大多在十点以后才回屋。范婆婆有早睡的习惯,通常不会超过十点钟。每次小杨回屋,开门声都很大。这时,范婆婆就会在里屋说:小杨,洗脚水在厨房的温水瓶里。 我养成了在夜间写作的习惯。有时,一写就到凌晨一、两点钟。范婆婆若是起夜,看见我屋子里还亮着灯,总要关切地说:小吴,早点休息,身体要紧。偶尔,她还会弄点夜宵,送来让我吃,让我倍感温暖。 范婆婆的性格孤僻,也古怪。我们住的房间,她都掌握着一把钥匙。趁我们不在的时候,她就偷偷地进去查看我们的卧室,东翻翻,西找找。我们一回来,就发现屋里的东西明显有人动过。当然,范婆婆也毫不隐瞒她进了我们的屋子。她的理由是,查看我们的电源是否切断,窗户是否关好。弄得我们很尴尬。一晚,小杨将他的女朋友带来,说玩一会就走。结果十点已过,还不见走人。范婆婆就一直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不睡觉,等着小杨的女友离开。小杨和女友关着门,在屋里聊天。大概是聊高兴了,忘了时间,更忘了沙发上坐着的范婆婆。接近十一点的时候,范婆婆再也坐不住了,起身直接就去敲小杨的门。边敲门边生气地说:你们到底想做啥,要睡,出去睡,我这里不是旅馆。小杨的女友见势不对,灰溜溜地跑了,从此再也没有来过。事隔不久,小杨也退了房,离开了范婆婆家。 其实,范婆婆也并非那种思想守旧的人。有一回,我们坐在客厅边看电视边聊天,话题不知怎么聊到了娱乐新闻上。范婆婆说,你知道不,周杰伦又有新欢了,跟一个专拍广告片的姑娘好上了。她还跟我讲某主持人的婚外情,聊到后来,她神秘地问我:你晓不晓得我们楼下那家酒吧是干什么的?我告诉你,是搞同性恋的。 我大概是租住范婆婆房子时间最长的人。其他的房客,住得最久的,也没超过半年。而我,在她的屋檐下,整整生活了两年。据范婆婆讲,她有四个儿子,两个在成都工作,两个留在重庆。奇怪的是,两年来,我没看见有哪一个儿子来看过她。就是逢年过节,也不见她儿子的身影,连电话也没有一个。可范婆婆总是在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