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绘瓷】搜索到相关结果 22 条
-
略论彩绘瓷出现的审美观念嬗变
-
作者:
岳旭
来源:
现代技术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釉上彩
民族融合
彩绘瓷
-
描述:
中国被称为瓷器之国,瓷器的审美艺术与我国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在瓷器的装饰艺术漫长的发展时期内经历了先素后彩、初朴后华的变化。彩绘瓷的出现不仅是审美文化上的一次冲击也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一次融合,值得我们深思与玩味。本文尝试初探其中原委,以彩绘瓷为节点试论瓷器装饰审美的过渡。
-
明代民窑青花瓷浅析
-
作者:
范禹彤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社会
明洪武
陶瓷发展史
明中期
天顺
青白瓷
御窑
封建专制
彩绘瓷
明代民窑青花
-
描述:
提起明代,人们并不会觉得陌生。青花瓷如今在生活中普遍使用,就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当年明代时期的艺术文化特征。明代是距离我们现代除清代以外最近的古代社会,她并不像远古时代或者也不像隋唐时期那样,让我们感到或神秘或浪漫。明代时期青花瓷的艺术表现就是当时的社会生
-
清中期后官窑彩绘瓷中的御窑厂图像研究
-
作者:
周思中
汪冲云
黄薇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御窑厂
清官窑彩绘瓷
图像
-
描述:
清中期以后的官窑彩绘瓷御窑厂图像展现出清帝对于御窑陶冶非同一般的兴趣和控制欲望。从清初到清中晚期,清帝对于御窑及窑业的兴趣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我们掌握有限的几个图像来说,在乾隆初年的《陶冶图》是着重对于制陶工序和工艺本身的了解,着重于制陶内部因素,而到嘉庆道光年间,清帝对于御窑及窑业的兴趣,不仅仅限于制陶的内部因素,也渐渐扩大到御窑制陶的外部环境,及御窑厂整体环境。这也是上述几件景德镇御窑窑业图像之所以制作的主要原因。
-
论彩绘瓷出现的审美观念嬗变
-
作者:
岳旭
来源:
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釉上彩
民族融合
彩绘瓷
-
描述:
中国被称为瓷器之国,瓷器的审美艺术与我国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瓷器在装饰艺术的漫长发展时期内经历了先素后彩、初朴后华的变化。彩绘瓷的出现不仅是审美文化上的一次冲击也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一次融合,值得我们深思与玩味。笔者尝试以彩绘瓷为节点试论述瓷器装饰审美的过渡。
-
墙地砖无光釉釉面丝网印彩新工艺
-
作者:
申久芳
来源:
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釉上彩
民族融合
彩绘瓷
-
描述:
前言在墙地砖的生产中,采用丝网印刷施彩,可以分为四种方法:1.釉上印彩:用低温釉上彩料在釉烧后的烧面上印彩。方法有两种:其一、直接印彩:用油质调料调色,用丝网直接印到成品砖面上。其二、转移印花:用丝网印制成贴花纸,再贴在烧成后的砖面上,经650—850℃烤花窑烧制。此种方法在墙地砖和
-
淡雅至美——醴陵釉下五彩的工艺成就
-
作者:
刘劲松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瓷
景德镇瓷
釉下五彩
透明釉
高温烧成
装饰美
陶瓷彩绘
釉下彩
填色
彩绘瓷
-
描述:
釉下彩是彩绘瓷的一种工艺。其常见手釉法是,先用色料在素坯上绘制纹饰,然后罩以透明釉,再经过高温烧成。釉下彩的特点是纹饰在釉下,由于釉的保护,色彩历久弥新。我们常见的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等都属于釉下彩系列。其中,创烧于醴陵的釉下五彩,是最具代表性的工艺。
-
黑白瓷艺—丁雄
-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瓷
景德镇瓷
釉下五彩
透明釉
高温烧成
装饰美
陶瓷彩绘
釉下彩
填色
彩绘瓷
-
描述:
1942年生,湖南省美协会员,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钢笔画联盟理事。用钢笔画的硬质线条表现在釉下彩的新工艺。格调高雅,观赏性强。多次被省、市电视台报道,多次荣获国家级金、银、铜奖。2016年作品已走进法国罗浮宫展厅。百余幅作品被国家博物馆和海内外藏家收藏。因产量少,是收藏家的理想藏品。
-
黑白瓷艺—丁雄
-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瓷
景德镇瓷
釉下五彩
透明釉
高温烧成
装饰美
陶瓷彩绘
釉下彩
填色
彩绘瓷
-
描述:
1942年生,湖南省美协会员,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钢笔画联盟理事。用钢笔画的硬质线条表现在釉下彩的新工艺。格调高雅,观赏性强。多次被省、市电视台报道,多次荣获国家级金、银、铜奖。2016年作品已走进法国罗浮宫展厅。百余幅作品被国家博物馆和海内外藏家收藏。因产量少,是收藏家的理想藏品。
-
论青花纹饰与现代陶瓷造型的密切联系
-
作者:
杨冰
舒筱婷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
玉壶春
现代陶瓷
现代陶艺
胎质
釉下彩
色彩绚丽
生活用具
彩绘瓷
陶瓷器皿
-
描述:
奠定了基础。元代的青花瓷已渐成熟。其造型风格多为体态硕大,胎质厚重的大型陶瓷器皿。这从侧面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生活用具往往体现出这个时代的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这些大型器皿满足了当时蒙古族统治者嗜于大吃大喝,用手摄入口中
-
渌水悠悠醴陵彩
-
作者:
何湘陵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时期
釉下五彩
透明釉
中国陶瓷
高温烧成
陶瓷发展史
釉下彩
陶瓷研究所
彩绘瓷
铜官窑
-
描述:
下彩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最初只是简单地褐色点彩,并没有刻意绘饰。真正的釉下彩最早出现在唐代的长沙窑,长沙窑创烧于唐代,因为是在长沙郊区铜官镇首次发现,所以又名"铜官窑"。它代表着中国陶瓷釉下彩装饰的起点,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