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为弘扬红岩精神 塑造当代重庆人——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班创作《让明天会更好》大型油画组画致有关部门领导的一封信
作者: 赵晓东   王海川   廖一百   杨冕   蒋戈阳   钟海洋   傅海燕   王胜强   黄颖   赵翔   熊莉钧   王家春   吴波   邹坤朔   梁爽   马强   曾途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部门领导   毕业创作   毕业班   大学毕业生   工作室   美术学院   四川   红岩精神   油画创作   重庆人  
描述: 尊敬的领导: 我们是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毕业班的同学,即将离开校园,走上社会,就在这令千千万万大学毕业生心绪万千的时刻,我们亦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抱着极其严肃的态度去面对自己在大学时段最后一批油画创作。
两种文化背景 不同创作现状——对中、西方当代油画肖像艺术的几点思考
作者: 秦俭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作品   肖像画家   中国画家   西方现代绘画   现实主义精神   文化背景   创作现状   弗洛伊德   米兰·昆德拉   艺术个性  
描述: 一、中国油画肖像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举办全国性范围的油画肖像百年展,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命名展。在当今西方的画坛上,恐怕很难找到一个群体性的油画肖像大展。当然,这并非意味着油画肖像画在西方画坛上的衰退。肖像画,就像油画一样,在西方美术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大概正因为如此,在当今创新意识空前高涨的西方绘画领域中,绘画的意义远远胜过油画
创造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冉茂芹和他的油画艺术
作者: 孙燕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台美术设计   油画艺术   民族精神   写实主义绘画   台湾   海峡   艺术形象   油画创作   抵岸   生命力  
描述: 台湾油画家冉茂芹是一位经历不寻常的人。他1942年出生于湖南省桃源县,196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同年到广东肇庆地区话剧团工作。在1980年移居香港的前15年,冉茂芹虽然从事的是舞台美术设计,但从来没有放弃他酷爱的油画创作。每当工作之余,他便背起画具,走向山野,仔细地观察生活中的各色人物和大自然的风光,然后挥动画笔进行创作。作品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充满了对生活的挚
中国古代艺术殿堂内的西方艺术——记上海博物馆举办西方油画精品展
作者: 陈克伦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西班牙画派   西方艺术   野兽派   中国古代艺术   艺术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精品   男爵夫人   经典作品  
描述: 油画精品展出”。19971月24日至3月9日,展览将移至北京中国美术馆继续展出。 上海博物馆是著名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以
纯净世界的歌者——雪景画家冯庆
作者: 苗立敏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胚胎   艺术创造力   闭上眼睛   雪景   青年画家   表现自己   表现意境   精神境界   艺术追求   油画  
描述: 的雪花、冰凌、树挂。那是艺术的胚胎,更是艺术的不竭之源。”冯庆在培育自己身上艺术胚胎的过程中,是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他懂得画雪景容易,在雪景中表现意境,表现自己的感情,表现一种精神境界,却很艰难。而没有意境、没有深邃和丰富感情的绘画又有什么价值呢?他这几年的努力,就在于勤奋地探讨
汲取山水画精髓 丰富风景画创作
作者: 巫俊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传统山水画   表现手法   民族精神   表现方法   美学观念   民族特色   中国风   中国山水画   中国油画  
描述:民族精神。这是一种富有积极进取精神的追求,也是许多中国风景油画家毕生为之努力的。 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虽都以自然景色作为表现对象,但中西在文化传统、美学观念、观察方法、表现方法、工具材料等方面的相异,必然使其艺术面貌各呈风采。
漫谈中国陶艺:由《首届中国现代陶艺展》想起的
作者: 罗小平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美术学   文化精神   继承与发展   陶艺家   现代陶艺   现代艺术   陶瓷文化   陶瓷艺术   陶土   历史和文化  
描述: 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和上海一壶宽艺苑主办的《首届中国现代陶艺展》是对目前国内陶艺水平的一次检阅。看到异彩纷呈,琳琅满目的现代陶艺作品,不觉有感于衷,而舒怀于下。 一、陶与人 象风雨与大地,雷鸣与闪电一样,陶土与人都是自然界生命的一分子,在无穷尽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用脚下的泥土创造出五千年的中华陶瓷文明史,那些由历代无名工匠不惜耗费青春年华留给后人丰厚的陶瓷艺术遗产,是我们民族历史和文化之光的
漫谈中国陶艺
作者: 罗小平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美术学   文化精神   继承与发展   陶艺家   现代陶艺   现代艺术   陶瓷文化   陶瓷艺术   陶土   历史和文化  
描述: 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和上海一壶宽艺苑主办的《首届中国现代陶艺展》是对目前国内陶艺水平的一次检阅。看到异彩纷呈,琳琅满目的现代陶艺作品,不觉有感于衷,而舒怀于下。 一、陶与人 象风雨与大地,雷鸣与闪电一样,陶土与人都是自然界生命的一分子,在无穷尽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用脚下的泥土创造出五千年的中华陶瓷文明史,那些由历代无名工匠不惜耗费青春年华留给后人丰厚的陶瓷艺术遗产,是我们民族历史和文化之光的
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
作者: 马瞻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圣母   米开朗基罗   玛丽亚   创作自由   雕像   基督教   西斯廷教堂   反宗教改革   作品  
描述: 在美第奇教皇利奥十世任职期间,他禁止米开朗基罗继续建造尤利乌斯二世陵墓。1520年,他让米开朗基罗负责美第奇教堂的建造工作。利奥十世想在美第奇教堂中把他兄弟内穆尔公爵朱利亚诺和他的侄子乌尔比诺公爵洛伦左的墓,与一些美第奇贵族的墓合放在—起。 现在我们有美第奇教堂的平面图。图纸表明,与米开朗基罗为尤利乌斯二世装饰西斯廷教堂时得到的创作自由相比,他在修建美第奇教堂时,从利奥十世那里得到的创作自由要大得多。米开朗基罗设计
被拆迁的城市和人文精神
作者: 朱其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乌托帮   博物馆   点空间   社会主义   电视媒体   物质性   人文精神   商业购物中心   托马斯·莫尔   美术馆  
描述: 上海在1992年后充满着革命性的气息,它相似于八十年代人文领域的革命性氛围,只是它不是发生在杂志、报纸、广播和电视媒体上,也不是发生在各种研讨会上,而是发生在街头;它也不是表现在观念的推倒和重建上,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建筑的推倒和重建,是完全物质性的革命。它可以分三个层次,最基本的层次是整个城市的重点空间的设置和布局,它包括市政府、博物馆、美术馆、歌剧际、商业购物中心和商业办公中心。这一套最基本的设置的概念边界,并未越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帮”方案。只是它作了一点修正,就是将原来的地块
< 1 2 3 ... 7 8 9 ...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