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精】搜索到相关结果 115 条
-
观晓冈画《大学》随想
-
作者:
方清刚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格精神
《大学》
“席勒式”
中国艺术
《浮士德》
艺术家
中国古典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
描述:
观晓冈画《大学》随想方清刚一毕业后我第一次见到晓冈,他的那幅自作的油画《大学》还像在学校时一样挂在他单人床上方的墙上,看画作纤尘不染的样子,可以揣想晓冈时时拂拭的辛勤。大学肯定是许多人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岁月,然而对大学时光近乎执著的缅想,让人不难体味...
-
报刊是传递民族精神的通道
-
作者:
欧阳秋云
来源:
报刊之友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优秀传统
文艺复兴
现代转型
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
给人深刻印象
“新历史主义”
农民起义
美国精神
历史唯心主义
-
描述:
报刊是传递民族精神的通道文/欧阳秋云最近,读法国雕塑大师罗丹唯一的一部文字著作《法国大教堂》,其中有一段活说:“有了哥特艺术,法国精神充分发挥出它的力量,后来,法国精神贫乏了,但却按照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加以调整,也许过分了。”罗丹在这里表述了一个重要的...
-
从行动规范上突破 为一次投产成功提供有力保证
-
作者:
粟仲付
来源:
武钢政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风貌
一流企业
指导工作
炼钢厂
行政报告
不规范行为
重大影响
生产指标
生产经营
思想政治工作
-
描述:
的精神风貌。今年又提出具体目标:一投产就要用一流的管理指导工作,确保一次拉坯成功并迅速达产,迎头赶上国际一流水平!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为生产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呢?我们选择了以规范
-
《金秋风韵》舞蹈晚会祝词
-
作者:
苏叔阳
来源:
舞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情达意
语言
舞蹈
绘画
时代精神
革命史
晚会
节奏
祝词
时代风貌
-
描述:
《金秋风韵》舞蹈晚会祝词苏叔阳在人类最古老的六大艺术:诗、音乐、绘画、舞蹈、建筑和雕塑中,哪一个是最悠久、最原始的艺术?当人类还没有从动物的嗥叫中升华出有声的语言的时候,我们最原始的祖先用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当天、地、人与万物和谐地生活在亘古的地球...
-
杨扬油画作品 椅子〈之五〉
-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穷理
生卒年代
美学价值
探析
椅子
精索
书法研究
伯尔
作品
油画
-
描述:
杨扬油画作品 椅子〈之五〉
-
对雕塑创作的一点思考
-
作者:
戴耘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游经济
世界性
民族精神
艺术家
中国画
作品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再创造
艺术特色
-
描述:
雕塑创作如何民族化,这个议题并非仅雕塑这个艺种独家面临,油画、版画及中国画在面对当今世界艺坛的飞迅发展怎样使自己能脐身世界艺术大循环,而又有自己东方的本民族艺术特色,即世界性和民族性的问题。
-
细语泰晤士河畔——吕希安·弗洛伊德访谈记
-
作者:
戴希斌
靳保平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美术
Lucian
人体画
西方绘画
中国画家
西安美院
希安
精神病学家
中央美院
举办画展
-
描述:
1995年秋我们在英国访问讲学,并在伦敦举办画展期间,特请我国驻英大使馆文化处联系安排,有幸专访英国现代派油著名艺术家吕希安·弗洛伊德(Lucian·Freud)。他是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
-
回归与后现代艺术——杨尧的油画
-
作者:
谭天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语者
生命之母
表现生命
中国现代艺术
现代主义艺术
现实主义
艺术精神
现实生活
后现代艺术
中国美术
-
描述:
艺术总不能摆脱现实生活的约束,无论现代艺术中诸多流派怎样挣扎,不是牺牲就是俘虏,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原因是人和艺术都呼唤生命、渴望生命、依恋生命。现实生活是生命的载体,艺术回归现实生活就是回归对生命的依恋。 大地是生命之母,人类对生命的依恋,归根到底是对土地的依恋。杨尧作为一个油画艺术家,对这一点早就非常敏感:1984年,他那幅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的作品《赤土》,就是表现生命对土地依恋的代表作。一个裸露的山坡,天刚下过雨,南方的红壤颜色更红更艳,强烈的色彩具有极明显的个性。红土上一株幼松,雨后更是青翠欲滴,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命不嫌土地的贫瘠,在顽强地生长,激发了人们对生命的珍惜和赞叹。其实,无论哪一类现代艺术,哪一种表现方法,其最终的目的都是对生命本质在各种
-
林菁菁和“写意油画”
-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人书画
文化品格
语言特征
写意精神
现代绘画
构成意识
表现主义
林风眠
中国油画
-
描述:
将中国文人书画中的写意精神与西方现代油画中的构成意识融合在个人的创造之中,这曾是吴大羽、林风眠、关良等老一代油画家艰苦摸索了一辈子的课题。当前一批中青年油画家正以更大的活力、更新的思路开拓着、深化着这一课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方位,林菁菁是其中的一位。
-
体积感:油画审美体系的核心——靳尚谊谈具象写实绘画的价值与生命力
-
作者:
翟墨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文化精神
巴尔蒂斯
审美需要
中央美术学院
现代艺术
绘画
中国文人画
魔幻现实主义
具象写实
-
描述:
主持人语 造型艺术通常分为具象、抽象两大系统。每一系统下又有许多子系统。它们既平行又交叉、既互斥又互补地发展着,呈现出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视觉形态。艺术史证明,那种认为抽象必然取代具象、写意一定取代写实的看法,是一种脱离创作实际的线性思维的发展观。 新与好并不能划等号。屈服时尚反而会威胁创作自由。“迹有巧拙,艺无古今”(谢赫),“根本没艺术的赛跑,如果有的话,那我们最好还是记住龟兔赛跑的寓言”(贡布里希)。中外艺术史家的话值得我们深长思之。 这里发表的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具象写实绘画的价值和生命力,以及作为一个独特的审美体系,它如何在历时传承和共时汲取中迎接挑战,继续发展,散怀扫俗。走向更好。
<
1
2
3
...
5
6
7
...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