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精】搜索到相关结果 106 条
-
别处·当代艺术家九人作品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现实
陈浩
精神现实
生存现实
艺术家
当代艺术
架上画
物质化
作品
油画
-
描述:
2000年12月2日—12月9日,《别处·当代艺术家九人作品展》在江苏徐州博物馆展出。来自江苏、山东等地区的吴高钟、张炀、柴小刚、毕继民、惠剑、陈浩、高中华、殷阳、王发伍等九名艺术家参展,展出作品
-
跨越时空的对话
-
作者:
王岳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冲动
呆气
毒囊
画布
自抑
公犯
三I
崔护
油画
精神体验
-
描述:
平凡的日常生活几乎窒息了我的创作冲动和生命活力,我的生命体验和创作时的精神体验似乎没有什么必然的关联,我常常被历史中悲剧性的英雄人物所感动,更被秦风汉骨的强悍、狂放、甚至带有血腥气息的强大生命力所震撼。春风微雨、娇莺嫩柳、桃粉梨白
-
现代人的精神净化 解析钱永宁的作品
-
作者:
侯慧俊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净化
视觉传达
静物
画家
市日
流行时尚
熟视
现代人
作品
油画
-
描述:
近年来,钱永宁的画基本上有两种:“静物系列”、“城市日记系列”,目前又沉迷于“我的山水我的梦”。 从其图像呈现的内容看,似乎很少看到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繁华喧杂的现代都市;流行时尚种种;也很少出现现代化工具及以此产生的现代设计观点。在“静物系列”中对冷漠无华又熟视无睹的物体真实表现,泯灭了物质的意识形态、物欲追求动向,沉浸在这些普通的自然形态、宁静图像效果中,以这种直接的视觉传达方式映射出亲密的朴
-
梅花香自苦寒来——戴宏海的成功之路
-
作者:
孟庆江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成功之路
梅花
任伯年
次参加
进取精神
文成公主
自苦
美术家
中国美术
-
描述:
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除了天赋之外,往往决定于他的进取精神和吃苦能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祖先有过这样勉人的警句。王冕牧牛学画和任伯年摆地摊的故事,人们传为佳话。我这里向读者介绍
-
雕塑的气势如何在公共艺术中展现
-
作者:
曹春生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行为
精神面貌
整体感
体量
有机相
视觉空间
精神享受
公共环境
审美形象
生存环境
-
描述:
雕塑作为公共艺术领域的一种审美形象,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以其不可替代的精神力量,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的精神息息相通,而反映着这种情感尺度的正是人的物质和精神行为的一大注入,人们在充分
-
浅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
作者:
章荣庆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生
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
培养
素质教育
-
描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该而且可以面向全体学生 ,必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 ,应该而且可以从基础教育抓起 ,要重视英才教育 ,必须实施主体教育和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
中国雕塑家公约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招标投标法
加工制作
正当权益
精心设计
设计制作
行为准则
著作权法
雕塑家
委托人
艺术个性
-
描述:
为了促进我国雕塑事业的发展,维护雕塑家和委托人的正当权益,规范雕塑行业的行为准则,本着诚实、信用、对社会负责的原则,达成公约如下: 一、雕塑家在参与雕塑设计制作时,应当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艺术负责对委托人负责的态度,精心设计,认真加工制作。
-
环境雕塑中的个性
-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社会
创造性
流行样式
环境雕塑
个性化
公共性
超过限度
精神文明建设
艺术个性
艺术家个性
-
描述:
环境雕塑中的个性与公共性的关系,不纯粹是个理论问题,在理论上不会有人反对公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但在实践上,铺天盖地的环境雕塑却与这种理想差距甚大。无论是写实的还是装饰的,具象的还是抽象的,古典的还是现代的,都形成了一些内涵空洞的流行样式,大家互相抄来抄去,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 并不是越抽象、越现代就越具有个性,几条曲线组装的现代雕塑随处可见,它和随处可见的强调埃斯曲线的美少女并没有什么两
-
雕塑招标探秘
-
作者:
刘毅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成果
开展三讲教育
艺术家
美术学院
信任度
招标信息
雕塑家
石家庄市
精神文明建设
城市雕塑
-
描述:
自从全国雕塑项目以投标的方式出现后,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也随之产生。个别城市打着政府的旗号,向全国发出招标信息。可是当把雕塑家设计成果搞到手以后,这场雕塑投标便不了了之,没有回音,没有结果;更有甚者,以市委的招牌,把当地或全国有关专家,请到了评选会场。经过评选确定的作品,最后结果却不公布,不尊重艺术家的劳动。这样长期搞下去,政府的威信就会下降,信任度也会逐渐淡化。
-
漂泊的灵魂——记《漂移的平台——’99青年雕塑家作品展》
-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台”
新现实主义
艺术系统
人文精神
雕塑家
玻璃钢
二律背反
艺术形式
自我发现
参展作品
-
描述:
1999年秋冬之交,11位来自各地的青年雕塑家在重庆的游船上举办了一个雕塑展,然后顺长江而下,展品移至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画廊展出后结束。展览名为“漂移的平台”。 电脑平台,是信息集散的交换站,他们取名“平台”,根据参展作品来看,我猜想意在强调办展目的不为标宗,不为立派,不振臂而呼,不擎旗呐喊,展览只是自由交流、平等对话的平台,在风格流派上不
<
1
2
3
4
5
6
...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