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吴为山:问道
作者: 吴琼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精神空间   思想观念   孔子   雕塑造型   吴为山  
描述: 孔子适用,曾问道于老子.老子新沐披发,与孔子语以深藏若虚、逢时丽动的思想观念.孔子归,以告弟子:今见老子,其犹如龙邪!雕塑造型一刚一柔,若擎天立柱,蹴于精神空间.
2012CES获奖音视频精品巡览(中)
作者: 解放   来源: 无线电与电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400万像素   方向传感器   高分辨率   音视频   全景相机   宽动态范围   固态存储器   精品  
描述: 7.Tamaggo 360-imager 360-imager是2012CES展上获得2012创新设计和工程奖的一款像素高达1400万的消费类高分辨率360°成像器的全景相机,由加拿大
意境与艺境
作者: 安琦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审美感受   艺术家   艺境   画面   中国当代   作品   油画创作   精神境界   中国油画  
描述: 西方油画传入中国已有百年,并已在中国这块肥沃的土壤上长足发展着。我们借用舶来的绘画语言和手法,包括某些观念形式,本着"以中为体,借西为用;以我为主,融西为补"的原则,结合当代中国人的本土语境文化审美,描述生活体验和当代情怀。纵观中国油画,各类风格面貌百花齐放,让人应接不暇。然而,油画创作的过程
架上绘画中材料技法的变迁与发展
作者: 吴丹波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材料   西方绘画   综合材料   媒介剂   绘画技法   精神内涵   艺术家   西方美术史   架上绘画   当代绘画  
描述: 绘画从种类来界定是非常繁杂和细微的,但如果从材料上来界定的话,则相对比较简洁,大体可分为水性材料、乳性材料和油性材料三类。在西方绘画史上,绘画材料的发展一直影响着西方绘画样式的发展,从早期的水性坦培拉绘画到油性坦培拉绘画,再发展到真正意义上的油画,几乎每一次的绘画材料创新都引发了西方绘画革命性的发展。可以说西方绘画是非常注重绘画材料的发展的。理解了绘画材料的创新和运用属于绘画本质的发展范畴。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方的绘画大师们一直对绘画材料进行着不倦的探索,使架上绘画保持不断的生命力。综合材料绘画则是西方大师们对绘画材料的研究最特殊,直接的一种表现手法和绘画样式,它代表了西方绘画发展到一个高度的成果。古往今来,无数的学者都在研究西方绘画,从历史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的形成,艺术家群体,艺术家个体和个案等方向深度发掘,可以说留给后世的研究空间已经很小了,而对西方绘画的材料发展史和绘画材料的综合创新研究却存在比较广阔的空间,并值得去理清脉络和探究新的可能性。按照绘画的材料和技法来重新划分西方美术史,可将美术史重新划分为坦培拉时期,古典油画间接技法时期,直接技法时期。而西方架上绘画经过完整的技法和材料的推演和变革,进入了多元的综合材料绘画时代。
李江峰的“田野交响乐”
作者: 陶咏白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田野   风景画   自由精神   画面肌理   影子   交响乐   写生   宏阔   近景   地平线  
描述: 上世纪90年代,江峰的"干花"系列,至今还不时萦绕在我脑海,那样的高傲、从容、典雅。是花?非花?那是生命的尊严啊。之后又见她的瓶花,她画鲜花,要么简化为一个圆团,要么画出了带棱角的花,那花还真有性格。她画"土陶家族",一个个土陶罐,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歪的、扭的不说,又让"光"这位魔术师,在不平整的陶罐表面变幻出奇异的色彩图形来,它们各有个性,互相比着美,好似一出出生动活泼而有生气的舞台大戏。她画皖南水乡,并不在乎那小桥流水的娇美,只是想法子让画中的屋宇、街道水气迷离。她画土街道,或洋街区,并不管那房屋有多土、多洋,专爱画那阳光与影子所造成的怪异感觉。十多年后,偶见她的"大风景",着实让我有所震惊,她好像把我推上了高山之巅,遥望那辽阔、苍茫、邈远的天地,如此宏阔、深远,好一个黄天厚土的家园!印象中这位画干花、画瓶罐的小女子——李江峰,她的画着眼点是有点怪,表现的
建筑也如浮云
作者: 王利民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城市学院   内在精神   城市化   城市拆迁   画面   废墟   建筑时代   矛盾   中国美术  
描述: 最近我一直在创作和建筑废墟有关的作品,作品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术馆展出后得到了不错的反响。因为我是北京城市学院教师的关系,在选择创作题材时更多的是关注当下的城市拆迁问题。拆迁是一个社会敏感的话题。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展,因拆迁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栋栋带着时代记忆的建筑在轰鸣中消失,整个城市似乎在一夜间被重新构成
传统材料对当代文化精神的转换
作者: 赵志旺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精神   形式语言   创作方法   艺术方式   传统文化资源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转换   当代艺术   传统材料  
描述: 一、传统材料的历史使命柏拉图说:"人类如同被链条拴在一个低矮洞穴中的俘虏,无法转过身直接看到洞外大火堆旁‘真人’的活动,只能背对着那些‘真人’去观看他们投影在洞壁的影像。我们的感官注定自己要相信这些被真人真物投出闪烁跳动的影像是‘真实’的东西,实际上,我们只能根据这些经过我们自己的感观和心理加工的信息来推断实在的本性。"视觉艺术在当代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不仅表现在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和观念上,而且还表现在艺术作品的材料媒介上。在某种程度上,材料媒介在艺术发展演变中的作用是关键的、革命性的,在许多特定的时候,可以说材料媒介的变化即意味着观念的变革,意味着形式语言的变革,意味着视觉艺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我们
风景油画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语言多样化
作者: 雷雯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样性   现实主义   精神内涵   风景油画  
描述: 风景油画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风景油画创作逐渐倾向于现实主义。风景油画作为舶来品于19世纪后期由西方引进中国。笔者回顾了现实主义风景油画的发展历史,论述了风景油画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及当下风景油画创作语言的多样化,为我国现实主义风景油画的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中国油画艺术当代社会角色定位思考
作者: 孙立伟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市场经济   中国油画艺术   人文精神  
描述: 笔者从探寻油画创作的"自由"程度、保持油画艺术创作中的批判精神以及建构当代审美标准引导的油画艺术发展三个方面对中国油画艺术当代社会角色定位进行了阐述,以期使中国油画创作表达正确的精神价值。
中国油画对城市边缘群体的关注和表现
作者: 朱晓霞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边缘群体   文化反思   当代油画   人文精神  
描述: 在中国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面对纷繁的艺术现象和层出不穷的新艺术观念,依然有一批艺术家在关注着那些在城市里讨生活的"边缘人"。这些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去呈现边缘群体真实的生存状况,去展现边缘群体的精神状态,去表达对社会公平和公正的诉求。
< 1 2 3 ... 28 29 30 ... 62 63 6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