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妈妈的手
作者: 向青   王孔文   来源: 写作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化学物品   洗洁精   家务管理   五彩缤纷   洗衣粉   感情   粪土   主体部分   叙述   油菜  
描述: 画家的手,能画出神奇美妙、五彩缤纷的世界;诗人的手,能写出世间真情、人民心声、祖国大好河山;音乐家的手,能演奏出优雅、美妙动听的音符……妈妈的.手,能展现出劳动人民特有的质朴。妈妈的手不知碰过多少的化学物品,什么洗洁精、洗衣粉之类的东西,使那原本细腻光滑的手,变得粗
东方的钥匙
作者: 何喜忠   来源: 写作:高级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精神家园   中国传统绘画   东方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钥匙   乌托邦   文人气质  
描述: 何喜忠的画兼而具备严谨与轻放、细密与疏离的某种文人气质,他用油画语言延续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无我无涯境界,天性的流露:让人感动于他笔下打造的一个个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桃花园,这是他的乌托邦,是他的精神家园。[第一段]
谁的眼泪遗漏在光阴里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概念(中文阅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规划管理   城市雕塑规划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公共场所   设计方案   管理办法   管理机构   城市雕塑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单位  
描述: 陌生人的脸在我们身边交替,轻轻的风在我们身边穿过。然而从此后,熟悉的脸,将不会在我们身边出现,只有记忆中的银杏树依旧葱郁,还有那些纷飞在旱冰场上的关于青春的笑声和眼泪。 1 我和苏小娅是两种完全
公共艺术保护与发展
作者: 叶凤化   叶正华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攀爬   公共精神   西关   步行街   艺术家   民主   艺术品   保护与发展   雕塑   公共艺术  
描述: 笔者曾在广州某著名报刊上看到过一篇关于广州上下九步行街雕塑“遭攀爬,被践踏”的报道,文中提到一些认为是“伤害艺术品的行为”,并加以谴责、制止。作者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面对媒体大声的疾呼,管理者的愤怒,作为一个公共艺术
浅谈现代雕塑艺术的回归与传承
作者: 易乐平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崇尚科学   文化艺术   人文精神   雕塑家   世纪初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模仿自然   社会价值   回归  
描述: 20世纪初,我国的雕塑艺术先辈们纷纷游学海外,效仿西学,崇尚科学,归去来兮时捎回了追求自我、人文至上、模仿自然的缪斯艺术女神。不可否认的是,缪斯艺术女神,在百废待兴、破旧立新的特定时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20世纪下半叶的雕塑艺术是多样的、朦胧的、不断变化
刍议人体美的精神气质与情感表达
作者: 刘俊生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人体美   艺术作品   艺术家   情感表达   人体艺术   精神气质   裸体艺术   艺术信息   人体绘画  
描述: 在一切自然事物中发展到最高阶段的美是人体的美,人体的完整性最强、最和谐、最富有秩序、个体性也最显著。几个世纪以来,从对人体的绘画与雕塑中,艺术家们了解了视觉艺术各方面最基本的概念、工具和语汇。因为人体绘画为其他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奠定了基础。并且人体也几乎是所有艺术研究项目中的核心部分。艺术家们则以坚持人体绘画作为训练来提高视觉技巧的。在画人体的时候,艺术家将自己渗入所创造的形象中,因此,绘画本身绝不仅仅是对对象的反映,它是有传记的性质。对于艺术家来说,人体绘画则成为了自传,它既显示了绘画对象的外貌,又反映出艺术家的思想与感悟。不论从文化或历史的角度看,人体艺术是一种强有力的视觉比喻,艺术家们不仅通过他们来表达自己,也同样表现出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艺术中的人体美与人体形象是一面镜子,其中渗透着超越简单外表的东西。人体形象不仅反映了艺术家个人的感悟,也是对文化和价值观的反映。希腊人最早使用裸体作为艺术的形式提供了一种普遍的结构,艺术家们通过这种结构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文化和个人的观点。作为一个象征,裸体艺术
试论新疆当代油画创作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作者: 李勇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社会   中国文化   现状   社会文化   新疆   多元化发展   油画创作   精神文化产品  
描述: 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油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也一直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变革同步。新疆的油画艺术创作在相对平缓的状态下,经过近五十年的求索,已经初步形成
尹智欣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泡沫材料   反版   视觉图像   智欣   民间美术   精英艺术   训练基础   视觉编码   内在情感   生活理想  
描述: 尹智欣集评尹智欣选择的雕塑语言是在写实主义雕塑训练基础上的自觉变形,而非原始雕塑中写实能力尚未完善的夸张造型,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尹智欣作品中的人物的肥硕造型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符号化风格选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加以解读。首先,尹智欣作品中的丰满人物突出的是躯干与四肢,而非性特征,这体现为他作品中的人物甚至像流行的时装模特儿一样,以光头的形象出现,将女性的头发和面部的表
刊上面廊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朴素   诗性   视觉传达设计   深层拓展   韵律   精神文化   技巧   雕塑艺术   美感   李花  
描述: ?雕塑如果离开包含着韵律诗情的境界是没有太大价值的。但技巧又很重要。技巧要把情感揉进去,确乎很难,再把精神文化的东西加进去就更难了。而乔迁深谙其中道理,飞往雕塑艺术的深层拓展。程大利
超越东方身份与中国意识——罗中立九十年代油画的“东方精神”
作者: 彭肜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东方精神   罗中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家意识形态   中国艺术史   中国意识   油画  
描述: 乡土与民间题材在新中国艺术史上一向得到艺术家的高度重视。这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进程和新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文化政策紧密相联。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民间与乡土题材油画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随着全球化语境而呈现出与八十年代全然不同的文化意义。由于遭受到全球语境的巨大压力,中国艺术竭力强调和呈现自身的东方身份与中国意识。这样的结果是多方面的,既有成功之作,也有后殖民主义色彩浓厚的艺术作品,许多“伪东方”与“伪中国”形象充斥着美学视域。因此,重审90年代中国乡土艺术的身份意识别有一番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 1 2 3 ... 25 26 27 ... 38 39 4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