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精】搜索到相关结果 114 条
-
隧道窑测温一次元件的合理选用
-
作者:
潘文伟
路惠英
来源: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济性
热电偶
测量精度
-
描述:
通过对陶瓷砂轮隧道窑测温元件的分析和试验,探讨了通过合理选择测温一次元件,保证测温精度,降低成本及维护方便的可行性。
-
五彩缤纷走天涯
-
作者:
樊冰
来源:
上海服饰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厂
手工操作
花口
精神鼓舞
生产效率
自停装置
双系统
花型
袜机
花式
-
描述:
五彩缤纷走天涯
-
谁说女儿不如男:记四川省“十佳再就业之星先进个人”、合江县私营商场女经理黄秀娟
-
作者:
肖建军
来源:
劳动理论与实践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合江县
失业
下岗再就业
成熟
女经理
自信
先进个人
四川省
商场
精明
-
描述:
黄秀娟,人如其名——皮肤白净,眉目清朗,简洁入时的衣着衬托出玲珑体态,脸上没有三十多岁女人常见的风霜憔悴,熠熠生辉的眸子折射出成熟女性特有的精明与自信。一望而知,这是位成功女士。的确,如今黄秀娟不仅是一家商场的经理,还拥有许多
-
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五粮液十里酒城建筑环境艺术(续)
-
作者:
彭国昌
谢萌
童顺鸣
来源:
中国酒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建筑
广场
集团公司
企业精神
精神文明建设
酒城
包装车间
雕塑
五粮液集团
酒文化
-
描述:
构成。这里:五粮“史话”悠久,酒与文化结缘;“第一包装”始建,崛起“万吨”规模;实现四化在于“晨”,未来“花蕾”已现;若要实现飞“奔”,更需培育“奋进”精神。奋进广场,象征着五粮液集团公司的15000名职工拼搏、奋进的企业精神,是五粮液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象征。
-
永远的伦勃朗
-
作者:
文夫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提图斯
上流社会
蚀刻画
创新精神
肖像画家
艺术作品
人物性格
可思议
处理方法
伦勃朗
-
描述:
超时代的艺术大师伦勃朗留下了数量惊人的艺术作品,共有六百多幅油画、三万多幅蚀刻画和将近两千幅素描画。他的肖像画在刻划人物性格方面具有独特的深度,而他对光线的几近神奇的处理方法既令人不可思议,又是绘画史上无人能与之匹敌的。
-
风格、人格与艺术技巧:漫谈油画鉴赏
-
作者:
林鸢
来源:
学问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画家
艺术技巧
波洛克
超级写实主义
艺术群体
伦勃朗
抽象表现主义
时代精神
绘画形式
卡拉瓦乔
-
描述:
面对一幅油画,许多人会感受到画家的思想和感情;会感受到画面带来的震撼和冲击;会感受到艺术的纯真与纯美。然而,一件好的作品的诞生,是艺术家的风格、人格和艺术技巧的综合体现。欣赏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既要把握作品产生的时代特
-
意在黑白横竖间:论王怀庆的现代建构
-
作者:
贾方舟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精神
潘天寿
中国传统艺术
文化内涵
理性精神
吴冠中
结构主义
作品
怀庆
林风眠
-
描述:
王怀庆走的是一条极高明而又中庸的路,在平面处理中见出空间的深度,在具象表现中见出抽象精神,在感性错觉中见出理性的原则,在西方的表现技巧中见出东方的文化内涵。在当代中国画坛,王怀庆已属中年辈画家
-
静若处子:刘巨德彩墨静物解味
-
作者:
翟葆艺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创作动力
静物
处子
西方现代艺术
中西结合
装饰艺术
土豆
气质个性
形式美感
-
描述:
世界上有两种静。一种是无生命的寂寥,象山谷里冰冷的石头,荒野上枯死的树桩,是“死的自然”(NatureMorte)。一种是生命力内充的沉静,象腼腆而含蓄的少女,木讷而深沉的壮汉,是“静的生命”(Stilllife)。刘巨德的彩墨静物属于后者,且更具灵气和个性。刘巨德的取材似乎很平常。成熟的桃子、批把、荔枝、莲蓬、山里红、向日葵,乃至结了籽的野花、野草,饱满的上豆、萝卜、谷子、鲢鱼、老玉米、鹤鹑蛋,以及笨重的老山鞋、烟袋锅、大瓦罐、大海碗。可是你对着它们看吧!越看越觉得醇厚、丰富,越看越感到真诚。似乎闻到了乡野的气息,不禁引起灵魄的震颤。而那统一在深灰基调中强烈的黑白对比、沉着的凝重色彩、结实的形式构成,又给你以实在的阳刚气度和鲜明的形式美感。刘巨德受业于庞熏果、吴冠中两位艺术大师。曾以“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比较”作为研究生学习的课题。庞、吴留学法国,却都主张中西结合。刘巨德也在中西结合中探寻适合于自己气质个性的新途。他把从中世纪以后的西方美术和同时期的中国美术进行对照,将西方艺术的求实求动和中国艺术的求虚求静结合起来。他既画装饰画,又画素描、油画、水墨画,在不同画种的对比中,努力吸收两位老师的长处。...
-
“熊秉明的艺术:远行与回归”展研讨会发言纪要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写意精神
研讨会
熊先生
熊秉明
艺术家
存在主义
哲学思考
作品
文人画
-
描述:
送到离开50年的故土展出,希望大家用严厉的眼光、精细的心理和很大的智慧给我以批评,同时也希望给我以极大的宽容。吴冠中:艺术创作不是职业,也不可能是职业。秉明的艺术完全是内心修养的流露,虽没有大场面
-
继承传统中闪现的新意:记青州龙兴寺新出土的窖藏造像
-
作者:
郎天咏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雕塑
响堂山石窟
北魏
北齐
考古发现
内在精神
秀骨清像
继承传统
佛教造像
青州龙兴寺
-
描述:
1996年,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遗址出土了ZOO余件窖藏佛像,年代由北魏至北宋,跨越500余年。被列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这批造像的出土,为佛教造像史增添了新的一页。占大多数的北朝造像是出土作品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它们在风格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北魏、东魏造像,典型如北魏永安二年(529)韩小华造像、北魏佛造像、东魏天平三年智明造像等,其风格沿袭了北魏孝文改制后的中原造像传统,即以面容上的秀骨清像与服饰L的褒衣博带为主要特色,脸庞清秀神峻,面带微笑。第二类是北齐造像,如北齐佛头像、北齐彩绘佛像、北齐卢舍那法界人中像等(见《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清理简报)},《文物》1998年第2期),风格与前一期有了很大变化,身体壮硕,衣纹刻画简练,面容饱满,神情隽永深透,是本次出土造像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五至六世纪是中国佛教信仰的鼎盛时期,无论南方北方,造像之风大兴,客观上促进了雕塑艺术的长足发展。从五世纪后期始,北方在文物制度L就长期追随南方,北魏流行的秀骨清像式就是南方刘来时期被汉化了的、并广为使用的样式。五世纪末至六世纪初,南方的梁朝较为安定,梁武帝萧行又崇佛甚深,造像弥多。由于时代审美趣味的变化以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