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中西艺术美学精神内核的异质同构:以中国风景油画为例
作者: 柳玉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质同构   中国传统绘画   精神内核   风景油画   中西   西方现代艺术   19世纪中期   艺术美学  
描述: 19世纪中期以来的西方艺术美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喧嚣和热闹,各种新奇的绘画美学思想、美学观念、创作流派及创作主张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理想主义的古典派与浪漫派,自然主义的写实派与印
我看中国美术的传统:从《春禽花木图》看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写意性
作者: 宋丽君   来源: 群文天地(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内涵   花木   工笔花鸟画   继承传统     “意”   中国美术   写意性  
描述: 无论是“工”还是“写”都要以“意”为先,都是为了表“意”。本文以边景昭的《春禽花木图》为例,从构图、色彩等几个方面分析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写意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能够更好的挖掘中国画的精神内涵。
陈建华
作者: 姜松华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似   水墨人物   精神内涵   形象传达   画面   绘画   作品   汉画像石   精神境界   艺术学院  
描述: 陈建华:1954年生于江苏南京,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工笔人物专业。现为南京三江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汉画像石研究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绘画之事,乃精神使然。优秀的作品总是通过画面的形象传达出精神的信息,如果是为形象而形象,为画山水而画山水,为画人物而画人物,虽有形有物却失去了绘画要传达的精神。不少画家毕生追求形的准确、功力的深厚、画面诸多技术因素的完善,其作品却无法引起人心灵上的共鸣。画面上所有的形态、色彩、线条、肌理,都是为着一个目的,即"精神境界"。美学家宗白华认为"虚和实的问题是一个
论环境雕塑的精神内涵
作者: 严玉   来源: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雕塑   精神内涵   软质环境  
描述: 好的环境,能有效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好的环境雕塑,则能帮助环境去适宜于人的精神需求。环境雕塑的精神内涵非常丰富博大,它涵盖了时代精神、自然和文化、艺术,思想和人文关怀等等,同时,也包涵了它和环境、科学技术的关系等方面。
油画作品中日益彰显的精神内涵
作者: 高亮   王飞   来源: 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的本质   精神内涵   油画作品   心灵日益彰显  
描述: 艺术是最大众化的、最贴近生活的、也是最前沿的。而绘画在时间的长河中已被涤荡得"面目全非",艺术观念、绘画材料、表现形式全变了。比如:塞尚、凡·高、马蒂斯、杜尚、接着是博伊斯和沃霍尔、巴斯奎特等,在起初都不被认可,然而在今天,他们都是大师。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因为人们在他们作品中感受到了艺术最本质、最强烈的震撼——精神内涵,而且这种精神内涵在今天就显得更加需要和珍贵了,而且这种需要也日益彰显出来。
城市雕塑的评析及借鉴
作者: 张宝义   来源: 城市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内涵   市民素质   城市雕塑   窗户   借鉴  
描述: 城市雕塑是城市的窗户,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智慧、历史、性格、思维、价值和精神。如果我们来到一个城市,看看它的城市雕塑,就会领略到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和市民素质。因此城市雕塑也是城市的一张名片。
雕塑时代的辉煌历程:记“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
作者: 郅敏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设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   指导委员会   中国艺术   精神内涵   新中国   艺术家   城市雕塑   获奖作品   中国人民  
描述: 2010年4月2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共同委托,由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联合承办的"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