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歌唱人民公社 歌唱技术革命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6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革命   礼物   创作热情   首都   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   北海公园   中国画   北京市   美术家   技术革命  
描述: 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技术革命、文化革命的运动的胜利开展,激发了美术家的创作热情,许多地区都有以这些伟大运动为主题的创作和展览活动。于4月22日起在北海公园画舫斋、濠濮间展出的北京市五一美展,是首都美术家献给红五月的礼物。展览会分室陈列了中国画、油画、版画、连环
展讯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展   艺术博物馆   新加坡   政协礼堂   日本   粉画   美术   院画家   油画   国画作品  
描述: 应丹麦兰内斯艺术博物馆邀请,河北画家铁场于1991年8月至10月间在丹麦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个人画展,展出水粉画、油画和中国画作品70幅。
蒋兆和《流民图》浮雕落成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乡   周年   现代美术史   中国人物画   四川   泸县   大师   浮雕   流民   典礼  
描述: 1989年4月15日,现代中国人物画大师蒋兆和逝世三周年之际,其家乡四川泸县隆重举行了《流民图》浮雕落成典礼 蒋兆和的《流民图》完成于1943年,是一部宏大
上海租界时期的公共雕塑
作者: 朱国荣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陵东路   法租界   公共雕塑   太平军   殖民主义者   上海租界   巴夏礼   清政府   孙中山   普希金  
描述: 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开埠城市,各国列强在进行军事、政治、经济侵入的同时,还在上海建造了不少为殖民主义者歌功颂德的纪念雕像。 1865年1月,法国人首先在法租界公董局(今金陵东路黄浦区公安局)内建立卜
我爱家乡美 苏高礼教授油画中国化求索之路
作者: 韩立伟著   来源: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生平事迹   苏高礼  
描述: 本书讲苏高是我国著名的油画家、美术教育家,苏联艺术大师梅尔尼科夫的弟子,新中国成立初期培养出来的我国第三代油画家的杰出代表。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了苏高从出生、成长到最后成为一名油画家的成长历程,反映了他对艺术和生活的不懈追求。具有一定的文学欣赏价值和艺术收藏价值。
物观化境 三杰油画作品集
作者: 王桂勇著   来源: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生平事迹   苏高礼  
描述: 本书是王桂勇(三杰)的油画作品集,作品是作者近年来创作的作品的合集,该合集集中体现了作者近年来在油画创作方面的思考和研究。本书内容涵盖了作者的简介、序言、若干幅油画人物作品等,真实、全面地呈现了作者在油画艺术方面的探索。这本《物观化境-三杰油画作品集》集中地体现了王桂勇油画人物作品的写实、传神,表现了作者极强的写生能力。与此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民生的人文情怀,是作者践行表现“美丽中国”的艺术实践。
中国传统的佩玉文化的人文内涵
作者: 刘雪倩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仪制度   身份地位   中国传统   玉文化   社会地位   人文内涵   玉佩  
描述: 佩绶制度1是中华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观地体现了佩戴者的社会地位。组玉佩是佩绶制度的一个重要的特征。色彩斑斓、叮当作响的组佩,不仅使人产生视觉、听觉上的美感,而且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组玉佩的佩戴开始于周朝,盛行于
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漆艺新语境
作者: 俞峥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礼仪   二十四孝   传统漆艺   现代生活   传统工艺   《花木兰》   新语境   《兰亭序》  
描述: 印象漆艺,是螺钿镶嵌黑漆屏风?是朱地金漆的大花瓶?是描画二十四孝的雕花床?……以天然漆髹饰器物之艺,通称为漆艺. 从成语的"买椟还珠""举案齐眉"到<兰亭序>的"曲水流觞"……,传统漆器阐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礼仪、历史典故.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锈钢   综合材料   导师   中央美术学院   成人礼   城市设计   树脂   钢板   地平线   金属  
描述: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舞耶·巫耶
作者: 陈永祥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巫术礼仪   彩陶   纹饰   舞蹈  
描述: 马家窑文化中的舞蹈纹彩陶盆、彩陶罐、彩陶壶已有大量的实物出土,曾引起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这些彩陶上以“人”为表现主体的划符反映了我国西部原始先民生活中舞与巫的演变,特别是他们将巫术礼仪活动与描绘记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在长期的文化承传过程中形成了从写实到抽象的一个完整的文化艺术序列。
< 1 2 3 ... 24 25 26 ... 73 74 7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