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光的波动学说的有序发展
作者: 王较过   季淑莉   来源: 现代物理知识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磁波   光的偏振   波动学说   电矢量   经典力学   光学知识   惠更斯原理   光的波动理论   菲涅耳   双折射  
描述: 光的世界,五彩缤纷。人类对光的认识经历了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知识积累到形成光学知识结构等一系列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不同时代,光学形成不同发展时期和知识结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学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和完善,人类对光的认识也不断变化。本文对光的波动说的发生、发展和完善作一初步讨论。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浅谈“颜色”概念
作者: 徐满平   周杰   来源: 现代物理知识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师范专科学校   电磁波谱   排列起   不透明体   视网膜   光的波长   自然界   光的反射   波段吸收   选择性反射  
描述: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花儿为什么有红、有黄、有白?自然界中物质为什么会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呢?还得从电磁波谱说起。我们都知道,将电磁波按其波长的长短依次排列起来就形成了电磁波谱。能引起我们视觉
无线电寻呼接收机进网质量检验的技术规范简介
作者: 王树甲   来源: 当代通信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接收机灵敏度   选呼   技术规范   移动通信设备   通信业务   质量检验   公用电信网   无线电寻呼   移动性   横电磁波小室  
描述: 我国无线电寻呼用户总数已达数亿,并且还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充,这不仅与它小巧玲珑、经济实惠有关,更主要是与它的移动性、选呼性、同播性、漫游性有关。寻呼系统与现代公用电信网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了高效能、高质量、低成本的通信业务。
色彩能量与艺术光彩
作者: 黄木村   来源: 台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绪压力   光色   创造自己   影视节目   直通线   创作过程   坊主   创作走向   磁波   环境空间  
描述: 色彩激活了人类思维而使我们创造了艺术光彩艺术的色彩领域包罗万象,从文学、音乐、绘画、舞蹈、雕刻、雕塑、书法、歌唱、影视、摄影、表演、建筑等等,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是人类在阳光之下激活智慧之光,而展现才华以提升生活品质及增加个人魅力的色彩再生观念。过去的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除了会把生活中的磨炼及环境空间对自己所产生的影响,通过艺术的形式来表现外,基本上所追求的大概
公共知识分子“共振耦合”社会的艺术形态——杨重光“霾语”作品展
作者: 李玉洁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态研究   公共知识分子   现代美术馆   多伦   社会与人   现代艺术   艺术语言   专有名词   电磁波理论   创作思想  
描述: 等作品——杨重光艺术语言基本特征被认为是“共振耦合”的人文阐释。“共振耦合”是电磁波理论物理学的专有名词,其概念指向:事物间的彼此效应和相互影响关系,但它对杨重光而言。
五彩纷呈的信息化炮弹
作者: 周义   来源: 科学之友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磁波   研制成功   制导炮弹   现代科学技术   发射   智能炮弹   目标实施   破甲弹   通信干扰   信息化  
描述: 炮弹,作为一种硬杀伤兵器,在以往的战争中功勋卓著,与火炮一起赢得了战争之神的美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炮弹家族不断增添新成员,它们依然还可以像普通炮弹那样发射,但又分别具有普通炮弹不能比拟的独特本领。可以预见,在21世纪战场上,炮弹家族将大显神威。
现代摩托车的色彩魅力
作者: 李如海   来源: 摩托车信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磁波   摩托车   视觉效果   三棱镜   光学现象   色彩魅力   色彩设计   可见光   现代   有机结合  
描述: 色彩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光学现象,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这7种色彩的电磁波波长范围在0.77μm-0.39μm(微米)之间,可以被正常人的眼睛感受到,称之为可见光
基于电磁探测技术的采空区上覆煤层底板破坏范围的研究
作者: 李桓宇   邢玉忠   闫晶晶   喻龙   来源: 煤矿安全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破坏范围   底板   上覆煤层   瞬变电磁波   异常区   采空区  
描述: 采空区上覆煤层的安全开采关键在于层间岩层稳定性和上部煤层底板的宏观整体性。为了探明上覆煤层底板的实际情况,从研究煤层的赋存状况和实际勘察资料出发,利用矿井瞬变电磁波探测技术探测1~#煤层1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