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磁州窑系器物与韩国粉青沙器造型的比较研究
作者: 高美凤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磁州窑系器物   粉青沙器造型  
描述: 本文主要研究磁州窑系器物与粉青沙器造型的异同,对两者器物造型进行分类,比较了图片资料较多的四种类型,即玉壶春、扁瓶、梅瓶、罐四种造型,通过比较发现两者同类造型的细微差别,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产生不同的器物,这样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认识磁州窑和粉青沙器。
绝妙的宋代定窑孩儿枕
作者: 李绍斌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盛时期   白釉   宋代词人   磁州窑   定窑孩儿枕   器型   青白瓷   台北故宫博物院   窑口   耀州窑  
描述: 定窑、磁州窑、耀州窑、景德镇湖田窑等制作的瓷枕器型多种多样,装饰丰富多彩。其中最精美最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应属北宋定窑白釉孩儿枕。定窑孩儿枕是宋代在瓷枕造型上的一大创造,具有审美、实用、舒适的功能。宋代词人李清照的《醉
安徽窖藏及墓葬出土的几件元代瓷器赏析
作者: 张星野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圈足   白釉   制瓷技术   德化窑   底径   磁州窑   莲瓣纹   青花龙纹高足杯   陶瓷发展史   胎质  
描述: 瓷技术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像磁州窑、龙泉窑、德化窑等主要窑场,元代仍继续烧造传统品种,而且生产规模普遍扩大,大型器物增多,烧造技术也更为成熟。本文甄选了几件安徽窖藏及出土的元代瓷器,供大家赏析研究。青花龙纹高足杯,4件,1998年
《卷毛八猫》轶事记
作者: 曲立氏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泛览   釉彩   磁州窑   拟人化   中国瓷都   低温色釉   器型   菖蒲花   陶瓷制品  
描述: “泛览菖蒲花,那得同凡草?惟兹能引年,令人长寿考。”猫,自古就是人类豢养的家畜之一。画家常以猫蝶合绘成轴,谓之“耄耋图”,以为祝人寿考之意。据此,景德镇陶瓷制品中也多有猫之形象。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一套以八只卷毛小猫为主题的组塑瓷雕因其造型小巧活
开光
作者: 冯赐杭   来源: 上海集邮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代   磁州窑系   叶形   花窗   剔花   装饰技法   陶瓷制品   外框   黑釉   瓷业  
描述: 开光是我国工艺品的一种装饰技法,在陶瓷制品上最常见(明信片,图1),景德镇瓷业老艺人称之为"开堂子"。开光源于建筑中的花窗,具体方法即在器物上某位置——一般是最惹眼处开一个或几个假窗,或扇形,或圆形
磁州窑瓷枕装饰微探
作者: 钟琦   来源: 山海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史   婴戏纹   白釉   刻划花   磁州窑   虎形枕   人物故事   剔花   黑釉   白地黑彩  
描述: 众所周知,磁州窑具有舒朗的气质和鲜明的民朴风情,装饰题材取材于民间生活,反映了民间百姓的传统观念,在中国陶瓷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磁州窑枕其装饰风格与纹饰特征就充满了代表性。谈及瓷枕,不得不
中国磁州窑系器物与韩国粉青沙器装饰的比较研究
作者: 高美凤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沙器   白釉   磁州窑系   剔花   陶瓷文化   陶瓷工艺技术   胎质   黑釉   化妆土   瓷器工艺  
描述: 本文主要研究磁州窑系器物与粉青沙器装饰的异同,分析了两者的化妆土使用的原因、装饰技法、纹样。通过研究磁州窑系器物与粉青沙器装饰上的共性与不同,表明粉青沙器的发展受到磁州窑系的影响。
古陶瓷中猴的形象
作者: 龙霄飞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堆塑罐   撇口   白釉   磁州窑白地黑花   黄釉   褐彩   博物馆藏   装饰手法   小猴   青花釉里红  
描述: 猴子性灵而讨人喜欢,自古就与人类亲近,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古人把这种喜爱展现在日常使用的各种器物和陈设中。在历代的古陶瓷器物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猴”的形象。古陶瓷器物上首先出现“猴”的形象还是在陶器上。陶器的烧造历史要大大早于瓷器,且由于陶器的烧造易于瓷器,因而在装饰上也较瓷器为成熟,各类装饰手法和纹样较早出现在陶器上也就不难理解了。陶器的装饰手法和工艺毕竟较为单一和粗简,而瓷器出现以后,其丰富的装饰手法和工艺技法对于猴子形象的表现提供
泥土润墨香——书画陶瓷
作者: 明月枯叶   来源: 今古传奇(武侠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闻名   中国传统文化   制坯   磁州窑   釉上彩   国家起源   制瓷工艺   鸡缸杯   釉下彩   御窑  
描述: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节中写到":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黏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最初是用泥糊在编织物上烧成的,后来直接用泥制坯烧制了。"从中我们不难得知,陶器产生肇始,本是因其日常实用,即便是瓷器产生之初,其实用性仍旧大于观赏性。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渐有余暇,遂在陶
积墨法在高温釉下瓷画中的应用
作者: 龙芝兰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色颜料   透明釉   磁州窑   素烧   积墨法   淡墨   意韵   积染   高温釉   画中  
描述: 高温釉下墨彩瓷画是在泥坯、素烧坯上用高温釉下黑色颜料绘画.覆釉后经1380℃左右烧成。以往陶瓷上的绘画和装饰无不受到中国画的影响.唐代长沙窑、宋元磁州窑以及元代青花都可以看到中国画的构图和绘画用笔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