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柳孜遗址出土的吉州窑瓷器
作者: 武可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磁州窑   新发现   遗址   大运河   吉州窑   黄河   装饰手法   瓷器   出土  
描述: 公元605年(隋炀帝大业元年),隋炀帝开凿了举世闻名的隋唐大运河,它北起幽州(北京),南到杭州,全长约2700公里,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组成,其中最重要的一段是通济渠。1999年淮北市在修筑泗县至永城的公路时,发现了通济渠上一处重要遗址——柳孜遗址。该遗址发掘面积900平
军御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烧制   文化   景德镇   新品种   磁州窑   汉代   釉下彩   定窑  
描述: 绿釉最早见于汉代,从汉代的铅绿釉陶开始,低温绿釉的烧制一直都没有间断过,宋代的磁州窑和定窑等都有烧造,定窑所烧的绿釉被称为“绿定”,弥足珍贵。金代扒村窑和元代磁州窑都有绿釉釉下彩褐彩的制作。元代景德镇在优质的瓷胎上烧制成了孔雀绿釉釉下青花的新品种。
新郑市博物馆馆藏宋代磁州窑系瓷器撷英
作者: 杜平安   王聪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釉   英文词汇   磁州窑系   划花   原始青瓷   制瓷工艺   博物馆馆藏   胎质   化妆土   窑口  
描述: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创造,因此china(瓷器)成为英文词汇里中国的代名词。公元前16世纪商代前期,是我国瓷器发展的萌芽期。这时出现了原始青瓷,它是一种与陶器截然不同,又稍逊于真正的瓷器的新器物。因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外观华美、经久耐用,为人们所喜爱。汉晋以后,瓷器制造业发展迅速,化妆土的应用是制瓷工艺的一项重要成就,此段前期以青瓷为主,黑瓷次之。到北朝末期白瓷的成功烧制,成为我国瓷器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飞跃,是继青、黑瓷以后的一种重要产品,为以后的白底黑花、珍珠地划花、青花、五彩、粉彩等精细瓷器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隋唐时期,原以江南为中心的制瓷业向北方迅速发展,窑口南北遍地开花,其产品推陈出新
明清陈炉陶瓷绘画艺术
作者: 侯海军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样   彩瓷   陶瓷品   磁州窑   装饰区域   陶瓷绘画   绘画题材   绘画艺术   明代   化妆土  
描述: 从考古调查中得知,陈炉陶瓷创烧于金代末期,历经元、明、清、民国并一直延续至今。在金元时期,其装饰手法以印花为主,刻花、划花、贴花、捏塑等装饰手法也有运用。在明代受到当时另一北方窑口——磁州窑的影响,绘画装饰手法异军突起,占据了陈炉陶瓷的装饰主流。
河北省博物馆藏磁州窑瓷枕撷英
作者: 武贞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枕   白釉   古代北方   磁州窑   中国古代   省博物馆   河北   釉下彩   装饰手法   瓷器  
描述: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位于今河北磁县观台镇和彭城镇等地,始烧于北朝, 宋、金时期达到高峰,延烧至今。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图案鲜明,黑白对比强烈,刻、划、剔、填彩兼用,其釉
含蕴秀丽 质朴天成
作者: 彭明瀚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绘   磁州窑   艺术   装饰工艺   明代中后期   永和   釉下彩   瓷画   唐宋时期   吉州窑  
描述: 吉州窑创烧于唐代后期,兴于五代,极盛于南宋,衰于明代中后期,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遗址主要分布在今江西吉安县永和镇附近的赣江两岸。由于唐宋时期习惯上以属地州名命名窑场,吉安自隋至元初曾称吉州,永和镇属吉州管辖,因地得名,故称吉州窑;又自东汉至宋,在永和曾置东昌县,所以吉州窑又称
民窑魂魄 青史丹心:从一件民国青花瓷所想到的
作者: 徐继红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帝国主义   青花瓷   中华民国   磁州窑   组织领导   彭城   瓷业   民窑   中国人民   二十年  
描述: 河北磁县的李先生家有一对民国时期彭城磁州窑生产的青花海水云龙纹瓶(见图),瓶上绘制的中国龙叱咤风云、气吞山河。瓶的背而分别题写"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打倒日本的走狗",落款是"中华民国二十年仲秋八月
解析元青花人物故事图中的松纹
作者: 董亮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树皮   元青花   松叶   画法   磁州窑   人物故事   人物图   版画   明暗关系   松树  
描述: 的重要依据。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其分析得很不够,因此笔者认为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图1为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元青花萧何追韩信图梅瓶;图2为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品、拍卖价格高达2.3亿元人民币的元青花鬼谷下山图大罐;图3是日本出光
幽蓝雅韵 瓷国明珠:河北博物院入展元青花鉴赏
作者: 于晓梅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雅韵   磁州窑   景德镇窑   釉下彩   珍珠白   吉州窑   梅瓶   青花釉里红   伊斯兰文化  
描述: 恢弘的神韵,融中华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之特色著称于世。青花瓷最早产生于唐代。元代在海外需求的刺激下,景德镇窑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借鉴磁州窑和吉州窑釉下彩绘技术,引进从西亚地区进口的发色浓艳的钴料"苏麻离青",使青花烧造技术臻于成熟。
“内府”款黑釉大罐考证
作者: 刘勇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罐   景德镇   金属氧化物   磁州窑   北方   皇宫   黑釉   内务府   考证   瓷器  
描述: 这件“内府”款黑釉大罐,呈直口、丰肩,口径28.5厘米,高58厘米,肩部凸雕正楷“内府”二字(图1)。“内府”两字被人为损坏,从残留的部分可以看出字款处无釉,周边泛火石红,平底满釉,底面留有5处支烧痕迹。此罐应系元末明初皇宫在北方磁州窑系订烧的内府装盛粮酒之物。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