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古代雕塑中的纪念碑性
作者: 马宏峰   来源: 卷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雕塑   纪念碑   范畴   脉络   中国古代艺术   逻辑   事物   历史学  
描述:纪念碑性”是巫鸿先生提出的新兴词汇,主要针对于中国古代的美术和文化,和纪念碑比较起来它的内涵更加抽象,不再是指具体的某一事物,而是从历史学的范畴,指某些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一种纪念和代表意义的特性。巫
李家培·隶书中堂黄惠明词
作者: 陈凯   来源: 广州文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爨宝子碑   惠明   书法大赛   中国书法家协会   吴子   画意   粤海   枯藤老树  
描述: 的隶书知名于粤海。1979年其以隶书笔法写的爨宝子集联"沧海太岳",亦隶亦楷、生动飘逸,在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奖,并载入《百幅优秀作品集》。其隶书深入汉代碑刻后化为夸张
习近平考察贵州:政策好不好 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世纪领导者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邓小平同志   习近平   红军   总书记   贵州   政策   烈士陵园  
描述: 蓝天白云,青松翠柏。习近平总书记16日离京来到贵州遵义考察,一下飞机就直奔红军山烈士陵园,向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纪念碑四周的浮雕展现了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场景。在“突破乌江天险”浮雕前,总书记驻足
已逝岁月不萌芽
作者: 初晴   来源: 故事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硫磺   士兵   纪念碑   学生   英雄   华盛顿   美国历史   雕像   战争   雕塑  
描述: 刹那芬芳里你有如一枝未折断的梗 牵扯岁月的枝丫已不再萌芽 悄然过去的如树枝般的岁月 枯了锈了死了 谁犹记那时繁华? 而记忆中模糊的场景始终不浮现 亦如布尘的青纱 抖落,翻转 呈现的 终究不是当年的浮华 芳草萋萋 如同沉寂了的眼球也会悸动 漫山遍野,青花如绣 轻率的风可否让倦怠了的尘埃舞动? 古老的城
小王子下落不明
作者: 发条橙   来源: 故事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硫磺   士兵   纪念碑   学生   英雄   华盛顿   美国历史   雕像   战争   雕塑  
描述: 志愿者,只为了能够多见到他几面的男生,而是此生只有一面之缘的何书远。 1 初中时我成绩很不好,一回到家就登陆游戏刷任务。
风雨宝华石
作者: 周荣初   来源: 故事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硫磺   士兵   纪念碑   学生   英雄   华盛顿   美国历史   雕像   战争   雕塑  
描述: 题记 黄金有价石无价奇石无语最可人 浙江省天台县之东,有座群峰迤逦的宝华山。山上树木繁茂,苍翠欲滴,主峰望海尖海拔822米,可东望沧海,气势冲天。山中有唐代古刹宝华寺,晨钟暮鼓,香烟缭绕,更添悠远灵秀之气。宝华山令人向往的不光有山光水色,更有绚丽多姿的宝华石(又名百花石、花乳石、花蕊石、赤城石、天台佛石等)共一百多个品种,五彩斑斓,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珠光宝气,是极好的印石和观赏石,被称为“印石之祖”,可与青田、寿山、昌化、巴林“四大名石”媲美,收藏者众多。
富含深意的纪念碑 “马形水鬼”:两座巨大马头形雕塑
作者: Ben Williams   来源: 照明设计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照明设计师   苏格兰     设计概念   雕塑家  
描述: 在什么时候一个故事会产生一个神话,同时还可能增添纪念碑的意义呢?它只是名字、成功的设计或者有关纪念碑背后真实历史的一个简单个案吗?基于照明设计师和雕塑家之间的讨论而产生一个设计概念,位于苏格兰的“马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金石印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石   民族独立   《金田起义》   人民英雄纪念碑   浮雕   印象   《南昌起义》   抗日游击战  
描述:人民英雄纪念碑》表现八个题材的十幅汉白玉浮雕,雕刻了不同时期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170余位。《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
试述浮梁县碑刻文献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作者: 付火水   来源: 黑龙江史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价值   浮梁县   内容   碑刻文献  
描述: 浮梁县为文献之邦,碑刻文献内容丰富,具有较好的文献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
中国传统碑刻刻工题名的发展演变
作者: 徐志华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刻工   传统工艺设计   碑刻   文化传承   题署   书法艺术  
描述: 碑刻的完成离不开刻工的功劳,刻工将文本上的字体转移到碑刻上实现了字体文献的转移,并形成了永久保存的碑刻艺术,使中国历史文化广泛传播和长远流传。其贡献之大却少有人知,文献记载也少有,在碑刻中题名的亦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