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刻工】搜索到相关结果 50 条
-
从传统中超越——朱铭的太极系列
-
作者:
萧琼瑞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与现代
系列
超越
雕刻工艺品
南台湾
艺术家
乡土
太极
作品
雕塑
-
描述:
·展览名称:朱铭—太极雕塑展·展览时间:2006年4月2日至4月27日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如何调节国际与乡土的矛盾?这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许多艺术家共同面对的挑战与课题。朱铭正是以他的作品,尤其是《太极系列》,成功处理了这些问题,并
-
技高艺精 锐意创新——记木雕家郑松强
-
作者:
郑方扬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形象生动
黄杨木
雕刻工艺品
设计创作
传统技艺
作品题材
陈列室
艺术造诣
艺术熏陶
-
描述:
提高自身的欣赏和创作水平。二十多年来推陈出新设计创作了三百余件黄杨木雕和樟木雕作品。在他的木雕陈列室里样品柜上摆列着一件件大大小小的雕刻工艺品,或玲珑剔透、或简练凝重、或工整写实、或浪漫夸张……真是
-
唐永徽三年冯莫问造像
-
作者:
贾成惠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格独特
阿弥陀佛
实物资料
须弥座
高浮雕
肩下垂
唐高宗
佛教造像
左手
雕刻工
-
描述:
1986年7月,河北省内邱县四里铺村出土一件唐代佛教造像,由县文物保管所收藏。造像为青灰岩石质,通高37.5、宽26、上厚8、下厚18厘米。上端弧顶后抹,底部设台前突,侧面呈“”形。正面布局分两层。上层:拱形龛内浮雕一佛二菩萨,主佛阿弥陀佛,高13厘...
-
精致玲珑的虢国玉蝉
-
作者:
郑立超
张青彦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门峡
虢国博物馆
蝉
雕刻工艺
审美水平
-
描述:
在河南三门峡虢国博物馆的展厅里,几只温润逼真的玉蝉引得众多游客驻足欣赏。这些玉蝉或形象简明,造型古朴,寥寥几刀雕刻而成;或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纹理清晰。绿色玉蝉青翠欲滴,白色玉蝉温若羊脂,黄色玉蝉厚重凝练,不由得让人感叹其独特的审美水平和高超的雕刻工艺。
-
良渚玉器的工艺特征
-
作者:
陈莺
陈逸民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兽面纹
纹饰
雕刻工艺
雕刻技法
器物
工艺特征
良渚玉器
工艺美术
-
描述:
4.良渚玉器兽面纹的刻制工艺 从现代工艺美术的视角来观察良渚玉器的雕刻工艺,就会发现,良渚先民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雕刻技法,比如线刻、浅浮雕、凸雕和透雕等工艺来表达器物和纹饰,以突出玉器的审美效能。其中最为精彩的就是神人兽面纹的雕刻。
-
安徽省博牛勿院藏雕刻精品笔筒赏析
-
作者:
何立芳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兽面纹
纹饰
雕刻工艺
雕刻技法
器物
工艺特征
良渚玉器
工艺美术
-
描述:
笔筒,大约出现在明朝中晚期。它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以外的最重要的文房用具。笔筒多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对简单,没有多大变化。 明清时期,笔筒传世品极多。虽形制变化不大,但材质却颇为丰富。有竹、瓷、木、铜、象牙、玉、水晶、端石、漆等。从装饰方法上看,有刻、镂、雕、绘等。笔筒为文房用具中器型变化最小,装饰方法最为丰富的品种之一。安徽省博物院藏有明清时期的竹木牙角笔筒数件。现遴选一部分精品以飨读者。 一、朱三松刻松鹤人物图竹笔筒 明代文房用具。竹质,圆筒状,底有矮三足。高10厘米,直径11.9厘米。(图一) 笔筒采用深、浅浮雕和圆雕技法刻图:苍松虬干,一仆登高 翘首,左手扶松枝,右手举盏笑饲枝上松鼠;另一仆双手托饲料盘立于下侧,一老者捋须旁立,笑待结果,身后桌上书籍排列,松下立鹤一只。图旁刻有行草书阴文:“戊午秋日三松制”款。笔筒雕刻技法智巧兼优,所刻人物、景致与动物飞禽细腻逼真。 此竹刻作者朱三松,明代崇祯时期竹刻名手。出生于竹刻世家,祖父朱松邻、父亲朱小松都善竹刻,与其并称“嘉定三朱”。朱三松的作品传世稀少,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其竹雕《渔翁》,国家博物馆藏有其《松阴高士》竹雕笔筒,均极精雅。
-
李苦禅的创新与历史文化断层后的创新——从“写意雕塑”的新文化概念说开去
-
作者:
李燕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兽面纹
纹饰
雕刻工艺
雕刻技法
器物
工艺特征
良渚玉器
工艺美术
-
描述:
最近读到一篇专论"写意雕塑"的文章。开篇即言:"‘写意雕塑’的文化概念是15年前我在‘第八届中国雕塑论坛’上演讲的主题。当时,对于这个概念的提出引起了众多的争议。十多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的重新认识与反思……写意雕塑已为更多的专家和艺术家所认同。近年来,更是有不少人将‘写意雕塑’作为活化传统的代名词而加以研究。"文中的"15年前"应是2001年。读到此处不禁感慨由衷,在"文革"与"前文
-
香港苏富比波特罗雕塑《马》460万成交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兽面纹
纹饰
雕刻工艺
雕刻技法
器物
工艺特征
良渚玉器
工艺美术
-
描述:
香港苏富比“无界:当代艺术”拍卖会圆满结束,总成交额达3200万港元/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721.9万元)。苏富比无界艺术主管杜依舜表示:“香港苏富比2016年拍卖季度1月20日晚揭开序幕
-
中国传统碑刻刻工题名的发展演变
-
作者:
徐志华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刻工
传统工艺设计
碑刻
文化传承
题署
书法艺术
-
描述:
碑刻的完成离不开刻工的功劳,刻工将文本上的字体转移到碑刻上实现了字体文献的转移,并形成了永久保存的碑刻艺术,使中国历史文化广泛传播和长远流传。其贡献之大却少有人知,文献记载也少有,在碑刻中题名的亦
-
王晓东:刻艺求新的葫芦雕
-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间文化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雕刻技艺
求新
雕刻工艺
王晓东
雕刻技法
葫芦
视觉冲击
-
描述:
。采用高浮雕与镂雕、阴刻相结合的技法,一反葫芦雕刻工艺只局限干平面线刻及浅浮雕的传统,使作品层次分明,气韵生动,更具有立体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