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雕塑人生(报告文学)
作者: 陆镇康   来源: 广州文艺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精   画院副院长   中华诗词学会   张迁碑   别墅式   字距   结体  
描述: 雕塑人生(报告文学)
不能‘抢’新闻
作者: 文文   来源: 新闻界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达开   纪念碑   栗子坪   强渡大渡河   石棉县   新闻   四川   快讯   妇女节   雕塑  
描述: 今年"三八"妇女节之夜,我用电话给《四川日报》发快讯,想不到当天的新闻前一天就有人发给该报了。此类抢新闻的事情在石棉县并非鲜见。一九八三年五月,安顺场雕塑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尚未竣工
为地基基础技术添新彩
作者: 暂无 来源: 建筑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梁思成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国营造学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   美国哈佛大学   城市规划   故事  
描述: 为地基基础技术添新彩
雕塑的基本知识及制作方法(连载·一)
作者: 张秉田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基本知识   巨大作用   制作方法   雕塑家   精神文明建设   造型艺术   作品   雕塑艺术   立体造型  
描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雕塑艺术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现在,雕塑作品已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及家庭。人们不单单是欣赏雕塑作品,越来越多的业余爱好者,自己动手去创作雕塑作品,藉以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可是他们都苦于对雕塑艺术及其制作方法了解甚少。本文将对雕塑的基本知识及制作方法作一简单的介绍,供爱好者参考。一、雕塑及其分类什么是雕塑呢?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它是一种立体的艺术,是用体积来表现对象的艺术,雕塑作品以它的立体造型占有一定的空间。从字面上
亨利.摩尔的创作方法初探
作者: 钱绍武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方法初探   纪念碑   教学笔记   创作方法   摩尔   核能   直觉   蘑菇云   雕塑  
描述: 这个纪念碑雕刻无疑属于“抽象”雕刻之列。它的名字叫《核能》。我给不搞雕塑的妻子看,她说象人头,也象蘑菇云。我惊讶于她直觉的准确。因为亨利·摩尔关于这个雕刻确曾有过如下一段叙述:
亨利·摩尔的创作方法初探——教学笔记之四
作者: 钱绍武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纪念碑   摩尔   直觉   蘑菇云   雕塑  
描述: 这个纪念碑雕刻无疑属于"抽象"雕刻之列.它的名字叫《核能》.我给不搞雕塑的妻子看,她说象人头,也象蘑菇云.我惊讶于她直觉的准确.因为亨利·摩尔关于这个雕刻确曾有过如下一段叙述
苏联雕塑见闻
作者: 奚静之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列宁格勒   塑像   苏联   莫斯科   装饰雕塑   现代工艺美术   伏尔加  
描述: 1985年的10月初到12月中旬,我和李绵璐、于国品同志随“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展览”到苏联参观访问,在莫斯科和维尔纽斯两地作了较长时间的逗留,其间去了列宁格勒、伏尔加格勒、卡乌纳斯等地。
一位不该被人们遗忘的雕塑家-记王炳照先生
作者: 云霞   来源: 艺圃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署名权   泥塑   人民英雄纪念碑   雕塑作品   塑像   拓片   心情   浮雕   雕塑家   艺术学院  
描述: “不该被人们遗忘”,它意味着一位本应跻身于国内著名雕塑家之列的人,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而被人们置诸脑后。在万众景仰、举世闻名的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作者群里,就曾出现
《沙堤义路记》石刻造像碑
作者: 陈行一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嘉靖   造像碑   沙堤   方石   碑文   阳浮   石刻造像   按察司   安县   菩萨  
描述: 1986年3月,高安县城东朝阳门外小株桥下发现一方石刻造像,并镌有“明嘉靖十年”款。 此花冈石质,长方形,顶磨楞切角。通高133、宽79、厚18厘米。双面雕饰,一面为人物造像浮雕,另一面是文字题记,刊刻细腻,刀络流畅。 阳浮雕菩萨造像三尊。
城市雕塑与环境美化--访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
作者: 辛章平   左锋   来源: 城市问题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塑像   四合院   历史人物   雕像   中式   雕塑家   城市雕塑   街道   环境美化  
描述: 在北京西单的太十寺街道,座落着一个标致的北京老式四合院.我国著名雕塑家、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刘开渠先生就居住在这个闹中取静的老式四合院里.一个晴朗的下午,我们如约来到刘老的家里,准备就有关城市雕塑的一些问题采访刘老.在作为会客室的北屋,我们见到了刘老,刘老身躯魁梧...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