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碑】搜索到相关结果 59 条
-
加拿大新版纸币现“裸女”形象引热议
-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纽约世贸中心
纪念碑
建筑物
形象
新版
票面
纸币
加拿大
国家电视台
双子
-
描述:
加拿大银行日前公布了新版20加元纸币的票面设计,然而却引发了诸多讨论。很多人都把加拿大维米岭纪念碑错认为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大厦,而且其中一座建筑物中出现的"裸女"雕塑形象更是引起了热议。据加拿大
-
纪念碑性手法对新中国油画创作的影响
-
作者:
朱沙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联美术
纪念碑性手法
新中国美术
中国
油画创作
-
描述:
20世纪五十年代后半期,新中国油画家在当时文艺政策感召下,在油画创作中借鉴苏联的纪念碑性手法,以中国革命历史为题材,创作出一批具有较强的形式感和鲜明时代特色的红色经典。这种手法尽管不如情节性绘画影响
-
“西柏坡精神”的光影诠释 西柏坡革命胜利纪念碑照明设计
-
作者:
张昕
徐冰
来源:
照明设计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光影
照明设计
中国特色
标志性建筑
诠释
松柏
精神
-
描述:
西柏坡纪念碑矗立于松柏簇拥的柏坡岭上,是西柏坡革命纪念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993年兴建,1998年重建,2011年再次重建。碑体为六面体白色花岗岩贴面,纪念碑总高度为20.5m,碑名“西柏坡
-
收藏小百科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保存
流传
艺术美感
收藏
破碎
碑帖
中国画
保护
宣纸
油画
-
描述:
一幅完整的国画,需要使其更为美观,以及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是离不开装裱的。因为中国画大多画在易破碎的宣纸上或绢类物品上的。装裱也叫"装潢、"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就像西
-
杨守敬藏旧拓郑道昭书云峰刻石 僊坛诗
-
作者:
李志贤编
来源:
北京:文物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楷书
北魏(439
中国
534)
碑帖
-
描述:
云峰山刻石,是山东省胶州半岛地区云峰、大基、天柱、玲珑四山上所有近十一种北魏、北齐摩崖刻石的总称。其中有北魏书法家郑道昭一人所书刻石三十余种。“篆势、分韵、草情毕具”,“上承分篆,化北方之乔野,如筚路蓝缕进于文明,其筚力之健,可以剸犀兕,搏龙蛇,而游刃于虚,全以神运”。
-
走进克利夫特.斯蒂尔的艺术世界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缤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里程碑
博物馆
借喻
艺术世界
艺术家
抽象主义
丹佛
作品
参观者
油画
-
描述:
克利夫特·斯蒂尔(Clyfford Still)是上世纪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堪称抽象画派的开山鼻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非常活跃,但却于1951年结束了与商业画廊的合作
-
England (2)
-
作者:
星彩
来源:
英语大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英国政府
拥有者
纪念碑
复活节彩蛋
维多利亚
白金汉宫
音乐厅
英国国王
宴会厅
-
描述:
。 This sculpture(雕塑) is beautiful! Oh, it’s the Victoria Memorial(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 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就耸立在白金汉宫正门前广场的中央,建于1911年
-
走出传说的猛犸象
-
作者:
半只土豆
来源:
英语大王(动植物画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英国政府
拥有者
纪念碑
复活节彩蛋
维多利亚
白金汉宫
音乐厅
英国国王
宴会厅
-
描述:
远在人类懂得种植作物、制造金属工具之前,猛犸象就已经被人画在石壁上作为图腾装饰了。德国有一个猛犸象雕塑,是35000年前在猛犸象的牙齿上雕刻而成的。在法国的某处洞穴里,也有同一时期的人绘制的一头猛犸象…… 可是,如今的人们无法再给猛犸象画现场写生了,因为它们早已不复存在。到底谁是造成猛犸象灭绝的罪魁祸首?关于这个问题,人们一直争论不休。 传说中的猛犸象,身高和如今的大象差不多。不过,它们有厚达9厘米的皮下脂肪,这能帮助它们抵御严寒。
-
诗人角
-
作者:
华盛顿·欧文
刘士
来源:
英语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诗人
塑像
艾迪生
莎士比亚
雕塑家
标志物
-
描述:
我在诗人角里逗留了一阵.诗人角位于教堂里一个耳堂的末端.或者说是侧廊交叉的地方。纪念碑一般很简单;因为文人的生活没有为雕塑家提供引人注目的主题。莎士比亚和艾迪生都有纪念塑像.但其他大多数都是半身塑像和墙嵌式纪念牌.有时只是铭文。尽管这些纪念的标志物简单.
-
中国书法与佛教造像的共通性
-
作者:
吴新
李鹏克
吴东升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碑刻
书体
布局
气韵
-
描述: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文化。佛教和佛像传入中国后,开窟造像之风兴起,造像曾一度受书法艺术的影响。艺术是相通的,二者的共通性主要体现在书法和佛教造像的气韵、书体和佛教造像中的人物类别、书法的章法布白与佛教造像的空间布局等方面。本文通过对二者共通性的梳理,体现出书法和雕塑艺术创作有相互参考、借鉴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