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石墓】搜索到相关结果 22 条
-
山东嘉祥县发现画象石墓
-
作者:
贺福顺
来源:
考古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
嘉祥县
平面
浅浮雕
发现
主管部门
画象
画面
画像石墓
文物
-
描述:
1968年春,山东嘉祥县老僧堂公社贺庄大队社员在挖坑取土时,发现了一座画像石墓。由于当时的种种原因,此墓发现时没有通知文物主管部门,被人当做四旧破坏掉了。两块未被砸烂的画象石被一群众砌院墙做了基石,得以保存下来。第一右石高100、宽76厘米。平面浅浮雕。画面分两层。
-
诸城“象首人身”画像意义解读
-
作者:
柳卓娅
来源:
大众考古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象
浅浮雕
石刻艺术
眼球突出
肌肉发达
意义解读
画像石墓
汉画像石
乐舞百戏
昌城镇
-
描述:
“大象”是汉画像石中常见的题材。2008年,在山东诸城昌城镇发现一块“象首人身”画像石(现藏于诸城博物馆二楼汉代石刻艺术展厅),用浅浮雕技法雕刻,装饰在门额上。象脸朝右,鼻子上扬,牙齿外露,眼球突出;人体四肢粗壮,肌肉发达,两腿分开比肩稍宽,像做舞蹈状。“象首人身”图像在汉画像石中并不多见,而汉代“舞象”之风盛行,此石对汉代“舞象”表演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象在汉代的意义
-
画像砖、画像石艺术的源起
-
作者:
顾森
来源:
中国美术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墓葬
汉代画像砖
艺术
武氏祠
棺椁
源起
画像石墓
商周青铜器
汉画像石
出土
-
描述:
一、画像辨义画像砖、画像石,是指汉代建筑壁面上、棺椁表面上镌刻及窑烧的画面。这些画面主要包括线刻和浮雕。汉代建筑遗存至今,地面除石阙、石兽、祠堂及一些城垣、宫室的残留部分外,基本是各地出土的墓葬。因此,画像砖、画像石的材料来源,主要以各地出土的墓葬为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今天所说的画像砖、画像石大都属于陵墓图饰艺术。"画像"一词,源于宋代兴起的金石学,如赵明诚《金石录》、洪适《隶释》、《隶续》等书中,屡用画像
-
安徽文化史──建筑·园林·雕塑部分(一)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艺术蓓蕾
-
作者:
潘国泰
朱永春
方咸达
来源:
安徽建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空心砖墓
虞姬墓
商周时期
墓群
春秋时期
画像石墓
安徽文化史
耳室
九女
-
描述:
编者按:安徽文化史·建筑、园林、雕塑部分是《安徽文化史件的一部分,已由潘国泰、朱永春和方咸达三位先生编撰完成。自先秦至民国时期,共分七章,约5万余字。内容相当丰富,论述十分清晰,并有独到的观点。为了使本刊读者在全书出版前,能够先睹为快,编辑部征得潘国泰等先生的同意,从本期开始,逐期按章节刊登发表。安徽省的古建筑、园林、雕塑与全国文化一脉相承,具有卓越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在全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安徽地处华东腹地,早在王、四十万年以前便有原始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人类的足迹逐渐踏遍了大江南北、孕育了灿烂的原始文化。原始社会建筑的发展是没其缓慢的,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从很难地造穴和营巢开始,逐步掌握户营建地面房屋的技术,创造了原始的水架建筑,满足广最基本的居住和公共活动要求。雕塑艺术也在原始社会出现.人类在石器使用中.凿五为器.以谋生存一便是雕塑艺术之始。到公元21世纪一随着夏王朝的“禹会诸侯平涂山”(在今怀远)、标志着氏族社会的解体.文明社会的到来。历经夏、商、西周、春秋.在奴隶社会中.大量的奴隶劳动和青铜器的使用.使建筑有了巨大的发展,出现厂宏伟的城市、宫殿、宗庙、陵墓等。商未皇家园林开始出现。雕塑的巨...
-
平凡的精致 中国国家博物馆宋代石刻艺术展
-
作者:
乐日乐
杨清越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建筑
宋墓
券顶
两宋时期
葬制
公共空间
雕刻艺术
石墓
中国国家博物馆
石室墓
-
描述:
雕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观者不仅能从中领略到四川地区宋代石刻独特的艺术魅力,更能了解两宋时期丰富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宋代官方政令明确禁止使用石墓室,中原地区因遵循这一葬制而极少石室墓,大幅的墓室石雕更是罕见。而南方地区尤
-
陕西神木大保当东汉画像石墓
-
作者:
肖健一
康宁武
程根荣
尚爱红
来源:
文物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木县
祥禽瑞兽
陕西省
羽人
东汉
汉代
城址
五铢钱
画像石墓
出土
-
描述:
1996~1998年,在陕西省神木县大保当镇发现了26座东汉墓葬和一座汉代城址,其中14座墓出土了精美的画像石。2008年秋,在大保当镇又发掘了3座汉墓,其中2座墓(M1、M3)出土了画像石。画像石
-
徐州发现东汉画像石
-
作者:
王黎琳
李银德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铜山县
浅浮雕
发现
纪年
徐州市
永平
汉代画像石
画面
画像石墓
汉画像石
-
描述:
和三年画像石墓东约1公里,现场已被扰乱,据调查也为汉代画像石墓的石材,依编号介绍于下。第一石:长77、宽73厘米,弧面浅浮雕。画面分上、下两栏。
-
记凉台东汉画像石上的“髡笞图”
-
作者:
黄展岳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随葬器物
墓主
东汉
题铭
画面
镇墓兽
画像石墓
汉画像石
凉台
-
描述:
1978年,山东诸城县博物馆在该县凉台村发现一座东汉晚期的画像石墓,由石刻题铭,知墓主叫孙琮,可称此墓为"孙琮画像石墓"。孙琮画像石墓早被盗毁,发现时,随葬器物仅存铜制獬豸一件(简报作"镇墓兽
-
徐州发现东汉元和三年画像石
-
作者:
燕林
国光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铜山县
徐州博物馆
徐州地区
雕刻
东汉
浅浮雕
徐州市
画面
画像石墓
汉画像石
-
描述:
1986年5月,江苏徐州市铜山县汉王乡东沿村农民在村北山丘南侧发现一座汉画像石墓,徐州博物馆即派人做了调查。东沿村位于徐州市南约13公里处,西南不远即为安徽萧县县境(图一)。附近曾多次发现东汉砖石
-
汉代石椁画像与民间宗教信仰研究——从汉代墓葬建筑的“象生环境”和“死而不亡”的理想境界谈起
-
作者:
郝利荣
来源:
文物世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境界
墓葬
西王母
汉代
画像砖石
画像石墓
太平经
汉画像石
民间宗教信仰
江苏沛县
-
描述:
:这个时期,人们在死前就为自己造墓的做法已经蔚然成风[1].汉代的石椁画像尤为集中地反映了这一主题,以绘画雕刻的形式为死者刻上丰盛的宴席食物、乐舞娱乐和神仙境界,再刻上各种保护神,守护死者来世中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