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视觉的凝聚 杨参军绘画艺术展
作者: 陈子胄   来源: 市场周刊(艺术财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美术教育家   油画家   观看方式   许江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油画学会   中国美术馆   油画系   范迪安  
描述: 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油画学会联合主办,许江、范迪安担任总策展人,陈子胄担任执行策展人的"视觉的凝聚—杨参军绘画艺术展"将于2014年4月11日-22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杨
喜悦可以相互传染
作者: 凯瑟琳·普尔西斐   来源: 少年文摘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跑来跑去   看世界   童话世界   雾天气   五彩斑斓   艺术玻璃  
描述: 从我记事起,姑姑就喜欢在玻璃窗上画画,所以家里的窗户总是五颜六色的。姑姑平时外出旅游,总不忘带回大大小小、形形色色、风格各异的彩色艺术玻璃,阳光照射进来,整个家就像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姑姑解释说,遇到冬季多雾天气,室外灰蒙蒙一片,但是从家里隔窗望去,依然是一个多彩的鲜活世界,所有的抑郁和不快就会一下子荡然无存。我记忆最深的,是有一天雨过天晴时,一道七色彩虹悬挂在天空,而姑姑家里则到处是彩虹,从卧室到客厅,充满家里的每个角落。而我,则欢快地跑来跑去,给每一道彩虹起上
空谈家螃蟹
作者: 林植峰   来源: 少年文摘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请看   河虾   口焦   时间观念  
描述: 螃蟹常常从河底爬到岸上,对水族居民发表演说:"作为水族的一员,谁都应该创造业绩,结出硕果,只可惜有的角色专拖后腿,请看看呆头笨脑的河蚌吧,它从来没有半点时间观念,毫无紧迫感,我真为它感到羞愧、难过
骄傲的蝴蝶
作者: 杨雯茜   来源: 少年心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黄   子有   大家看   转了   蜂采蜜   声地   五彩斑斓   金亮   捉虫  
描述: 呢?现在,我就出去让大家看看我的美丽。"她飞呀飞呀,看到一只蜜蜂,她笑着对蜜蜂说:"蜜蜂弟弟,你看你这一身黑黄条纹的衣服,真难看再看看我这五彩斑斓的衣服,多漂亮啊。你
有问题,小眼镜来帮助你
作者: 暂无 来源: 少年月刊(B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看电视   睡觉   走出去   眼镜  
描述: 夏天可是儿童们最爱的季节呢,吃的么,冰激淋、西瓜应有尽有;玩的更别提了,游泳、进山选择多多;还有漂亮的裙子可以展示,外面可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有趣世界,把自己老闷在屋里,除了吹空调、看电视就是闷头睡觉,岂不是太没意思了。还是走出去与小伙伴们分享更多的快乐吧!
强迫完美
作者: 陈梦颖   来源: 大学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激光切割   服装艺术   四川美术学院   角牙   我自己   毕业作品   作品主题   不好看   设计主题   告诉我  
描述: 张妮1991年出生四川美术学院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毕业作品:《角牙的"宿命"》Q:你的毕业设计作品主题是什么?A:以大自然的动物头像雕塑作为设计主题。Q:为什么会想到在衣服上设计出立体的动物头元素?A:我们学院这次开题的主题要求是"绿色环保可持续",近两年动物元素比较流行,我个人又比较喜欢动物。但秀场上,大
观看:源于他者的欲望
作者: 何桂彦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界   陌生化   欲望   熟悉   他者   都市生活   观看   中国当代  
描述: 因为《溃夜》,刘芯涛逐渐被当代艺术界熟悉和关注。在《溃夜》系列中,空旷的街头、孤寂的路灯、深夜未归的路人,以及弥漫在画面边缘的无尽黑夜,共同将都市人熟悉的夜晚陌生化——这是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都市生活场域。在刘芯涛笔下,都市的夜晚是片断化和异化的,其间有一种莫名的焦躁情绪和浓郁的虚无感。艺术家并不直接去表现中国当代都市夜生活的繁华和喧嚣,反而将一切现实的五彩抽离出来,
透过『写意』之名看『写意篆刻』之精神
作者: 梅跃辉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篆刻艺术   审美意趣   朱简   书写性   篆印   刘曦林   写意画   精神意蕴   写意性   看本  
描述: "写意"一词在中国艺术中使用得比较普遍,甚至是混乱。谈到写意艺术,人们总习惯于把随意、率性、粗放、简约等艺术形象联系在一起,或者把写意当作和工细一路相对的艺术来看待。单从表现技巧上这本无
二次曝光的身体与文本
作者: 张宗希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观看方式   自足性   在现场   女口   女性特征   时间线索   复道   性别意识   专题展览  
描述: 当编辑部跟艺术家向京沟通,邀其参与这期纸上专题展览时,她回复道:"也许我可以重新拍些作品的照片,找到它们陌生的模样,当作品变成文本,怎样去重新解读它们。雕塑在现场之外,必须通过其它媒介去反应,这也是它和绘画最大的区别,每张照片每个不同的环境里,甚至不同的光线里,作品的模样、属性都会变化,只把它们当道具重新组合拍摄,就会是不同的新的图片作品。"于是出现了四组关于身体的图片:乳房,消失的性别,镜子,作为雕塑的身体和作为身体的雕塑,我们建议她把个人的文字以手写的样式
我的艺术实践及《宵禁》
作者: 布兰科·米利斯卡维克   费婷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防卫系统   艺术实践   艺术表演   全球意识   独自一人   时空条件   观看者   特定场所   服从行为  
描述: 自2004年初以来,我一直在从事行为艺术,因为这种方式要远比传统媒介,譬如雕塑、素描或绘画更能够表达我的观点和思想。刚开始,我很难理解一次行为艺术如何才能起到实际作用,以及能使它发生的最恰当的方式是什么。几年后,我逐步开始领悟并构建了自己的方式,远离那些著名艺术家的强烈影响,建立自己个人的全球意识形态。我的艺术实践包含三个重要元素:身体、时间和观众。身体或许是我艺术实践首要的元素甚或是出发点;我以时间来处理三类身体:政治身体、军人身体及社会身体。当然这三类身体中的每一类又可分为几种。譬如社会身体可以是感情身体、残疾身体、集体身体等等。在我的作品中,我常使用非常静态的身体姿势,然而这需要强大的毅力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