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存形类象
作者: 陈琳琳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雅》   《尔雅》   晋人   陆士衡   中国艺术家   《历代名画记》   摄影术   张彦远   表现自我   历史典籍  
描述: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引用了历史典籍对绘画的解释。《广雅》云:"画,类也。"《尔雅》云:"画,形也。"又引晋人陆士衡的话:"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他认为文字虽然能够叙事咏美,却不如绘画得以"载其容""备其象"。可见张氏将保存、记录世间万物的形象视为绘画的要义。这一记录自然至分毫毕现的理念在宋代达到了极致。然而自元代开始,中国艺术家即从再现自然走向了表现自我,以表达内心的情感感受作为绘画的内容。在摄影术出现以后,绘画记录自然
墨韵悠悠写春秋——记徐芳教授和她的工笔花鸟
作者: 黄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画论   韵悠悠   《历代名画记》   一幅画   张彦远   寓兴   笔墨精神   写意画   徐芳  
描述: 徐芳教授的作品,画面没有浓烈的色彩,而五色俱现,没有精勾细酌的物象写真,却甚得其意。正如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云:“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彩,云雪飘飏,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綷,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徐教授的工笔花鸟,以层次丰富的笔墨塑造形象,并表现画面的层次、空间、主次、虚实等关系;善于以流动
浅析青花黑白艺术的空白美
作者: 杨琳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笔墨技巧   画理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陶瓷绘画   兴盛期   八大山人   画史   画中   民族审美心理  
描述: 青花艺术是陶瓷绘画之国粹。青花绘画艺术享有如此之声誉是与青花“黑白艺术”的“留白”分不开的。青花艺术的“留白”现象朔其源是伴随着中国画的画史而产生发展的。中国画“留白”的历史产生于先秦形成于六朝,而成长期则在唐代,确切的依据从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白画”之说可见。而中国画之“留白”造美的兴盛期则是宋代。随着人类文明脚步的迈进,基于民族审美心理之必须,绘画表现中“留白”几乎成了中国画的专署,青花艺术恰到好处地吸纳了中国画的经典之处,尤其是“白黑”二素的应用达到极致,“留白”使自然与理
文献所见秦汉时代的绘画
作者: 李浴   来源: 艺术工作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壶   黄门画者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平侯   鲁灵光殿赋   秦汉时代   明光殿   鸿都门学   郊祀志  
描述: 秦汉时代的建筑、工艺和雕塑已如前述,其成就之高和博大之势可以概见了。绘画是一切美术之母,其势是不言而喻的。无论何种美术都可以看出有绘画的本源在,特别是像漆器和彩绘陶壶上,又是直接用绘画的方式和内容表现出来的,实际上已是把绘画艺术的各方面都表现的差不多了,也是属于绘画部分的。但这些已在前面论述,无须多加重复。本章只从
董源的江南
作者: 李安源   来源: 收藏与投资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吴生   李思训   潇湘图   工笔重彩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东晋顾恺之   吴道子   董源   展子虔  
描述: 在北宋,称南唐为江南,南唐的绘画为江南画。而此前的中国山水画,从没有明确将地域与画风相勾连。但是,当山水画以泼墨为表现形式兴起时,至少在南朝梁之前,尚无纯粹的水墨形式。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吴道子始创山水之体,自成一家。又说:画嘉陵江三百里,李思训耗数月之功,而吴道子一日而毕。此则说明,尽管东晋顾恺之已画云台山,但是直到盛唐之前,山水画的技术形式仍然以工笔重彩为鹄,其主流是展子虔与大小李将军的青绿一脉。而天降吴生,水墨始创。后被奉为“南
云卷云舒大家气象——刘云2015年作品赏读
作者: 杨柳湾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山水序》   形式感   彩墨   山水画创作   《历代名画记》   水墨艺术   时代风气   以形媚道   墨彩   云卷云舒  
描述: 刘云的画,适合静静地品。“绿水谣”系列大都是刘云2015年的作品,不似《梦绕家园》《翠岭》等系列纯水墨艺术,以彩墨为主基调,黄、红、褐、橙,甚至蓝,画面明净朴素,墨彩双驰,气象豪迈,格调清新,独到新颖。有的以褐色为主。远处的山坡被夕阳渲染得通体橙红,光
云卷云舒 大家气象
作者: 杨柳湾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山水序》   形式感   彩墨   山水画创作   《历代名画记》   水墨艺术   时代风气   以形媚道   墨彩   云卷云舒  
描述: 刘云的画,适合静静地品。 “绿水谣”系列大都是刘云2015年的作品,不似《梦绕家园》《翠岭》等系列纯水墨艺术,以彩墨为主基调,黄、红、褐、橙,甚至蓝,画面明净朴素,墨彩双驰,气象豪迈,格调清新,独到新颖。有的以褐色为主。远处的山坡被夕阳渲染得通体橙红,光线顽强地透过褐色的树林,执意地照射到波澜不惊的水面,把原本阴凉的世界装点得无比清亮。
谈工笔花鸟画的发展
作者: 丁国铭   来源: 旅游纵览(行业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家   崔白   中国工笔画   恽格   陈洪绶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工笔花鸟画   黄筌   边景昭  
描述: 源远流长的中国工笔画,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种类,在众多艺术绘画门类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就工笔花鸟画而言,无疑是中国工笔画中璀璨的一颗明珠,具有悠久的历史与辉煌的成就。
解读“写意”
作者: 马振声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代名画记   众妙之门   粗浅体会   真假难辨   米友仁   石涛   张彦远   绘事发微   写意画   吴道子  
描述: 当前,写意画风靡中国画画坛,良莠不齐,真假难辨。至于何为“写意”,更是思想混乱、概念不清,可谓仁者智者各执一端。有的把水墨等同于“写意”,有的把“写意”对应于“工笔”,更有把涂鸦视为笔墨,把“不似”当做传神。写意之真谛,不是用语言容易说清的。仅以本人的学习、实践的粗浅体会,梳理成文,试作解读。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顾陆张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