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画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44 条
-
略论中国花鸟画发展史本体特点
-
作者:
孔六庆
王博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词性阶段
中国花鸟画
情趣
诗性阶段
画性阶段
-
描述:
中国花鸟画发展史的本体特点是重“情趣”的表达。该特点,受中国文化氛围豢养,受中国绘画史总体影响,“六法”是其发展的立足点,而出自以花、鸟为代表的动植物题材的特性。诗性,是人的感情对于自然花鸟物象审美有意味的转移,唐代以前,花鸟诗与花鸟画同步共振。五代两宋在诗性基础上情感更阐微深细的词性,其表达与精微描写臻于极致境地的工笔花鸟画同步共振。元明清及近现代时期则于画之本体,将材料的笔性墨性色性及水性,交融于表现的随性天性悟性及心性,于是花鸟画“情趣”直向笔墨求。笔墨的形而上“贵古”、书法用笔、水墨“影然”、追求“生意”、“不似之似”等内蕴,总为“悦性弄情”;于是“情趣”特点越来越清晰并越加强。
-
略论中国花鸟画发史本体特点
-
作者:
孔六庆
王博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词性阶段
中国花鸟画
情趣
诗性阶段
画性阶段
-
描述:
中国花鸟画发展史的本体特点是重“情趣”的表达.该特点,受中国文化氛围豢养,受中国绘画史总体影响,“六法”是其发展的立足点,而出自以花、鸟为代表的动植物题材的特性.诗性,是人的感情对于自然花鸟物象审美有意味的转移,唐代以前,花鸟诗与花鸟画同步共振.五代两宋在诗性基础上情感更阐微深细的词性,其表达与精微描写臻于极致境地的工笔花鸟画同步共振.元明清及近现代时期则于画之本体,将材料的笔性墨性色性及水性,交融于表现的随性天性悟性及心性,于是花鸟画“情趣”直向笔墨求.笔墨的形而上“贵古”、书法用笔、水墨“影然”、追求“生意”、“不似之似”等内蕴,总为“悦性弄情”;于是“情趣”特点越来越清晰并越加强.
-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的形式美
-
作者:
郭子瑶
来源:
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美
古代雕塑
装饰性
绘画性
-
描述:
中国古代雕塑虽然受到佛教艺术的巨大影响,但完全不同于西亚和印度的雕塑,更不类似于希腊罗马雕塑。她有自己的特点,即追求形式美与内在的气质,与绘画一样也是以"六法"之"气韵生动"为要旨。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我国古代雕塑的美学追求作一点初步探讨。
-
现代艺术教学与现代艺术创作的思考——“山水与人物的对话”研修班有感
-
作者:
刘剑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对话
美籍华人
中国传统艺术
教学与创作
人的社会化
学员
艺术创作
艺术教学
绘画性
研修班
-
描述:
每次走进教室,面对学生的时候,总会发问,今天给同学们上课,该怎样上?上什么?这也是近年来一直摆在眼前的一个难题,正在思考如何来解决这一难点时,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央美院举办的“山水与人物对话”研修班.研修班的两位导师是:美籍华人画家庄喆先生,中央美院油画系教授袁运生先生.在研修班期间,两位导师与我们一道就现代艺术教学与现代艺
-
中国古代雕塑管窥
-
作者:
郭子瑶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夸张
形式美
装饰性
绘画性
写实
-
描述:
本文论述中国雕塑艺术特征,并兼及佛教艺术的外来影响,与西亚、印度、希腊、雕塑不同,中国古代雕塑有自身的特点,即追求形式美与内在的气质,与绘画一样,也是以“气韵生动”为要旨。[著者文摘]
-
筑梦踏实:油画《老广东,小生活》创作杂记
-
作者:
李智华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艳遇
色块
艺术作品
人类社会
商业形态
画品
女人街
外框
绘画性
-
描述:
艺术家这个身份对我而言,首先意味着要诚实。所以,在展开这个关于"梦想"的美好话题之前,我必须做一个中肯的表述。在现时的主流文化背景下,梦想和理想经常是混为一谈的,在艺术作品里的表达也早有了个定式,即"梦想=善良+奋斗",这在我们的语境里毋庸置疑。但梦想的反面我们通常不愿提及:一是,梦想不分好人还是坏人,你的梦想或许是他人的灾难;换言之,人类社会里不同个体之间必有冲突,因此梦想与梦想之间
-
人生体验与艺术感悟
-
作者:
张方震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艳遇
色块
艺术作品
人类社会
商业形态
画品
女人街
外框
绘画性
-
描述:
(一) “苦难的中国”,对于当代青少年,只不过是一段见诸书本或影视的“历史认知”.但是对于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我,却有着亲历惨况的切身感受.1939年5月,本应是5岁的懵懂儿童享受和煦春光的欢乐季节,我却在3日和4日经历了浓烟蔽日、血肉横飞的恐怖日子:日本侵略者的飞机狂轰滥炸作为战时“陪都”的重庆,特别是4日一早跟随父母逃离市区的恐怖之途,目睹昔日繁华的街道到处是残垣断壁,街角堆集着死难者的尸体,折断的树杈上还挂着炸飞的残肢,空气中混杂着焦糊味;沿江寻船过河的人群,扶老携幼,哭声喊声此起彼伏,一幅惨不忍睹的画面深深地烙印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什么叫“日本鬼子”,我虽然没有像沦陷区的人们亲见杀人的屠刀,但“杀人”的现场确是血淋淋地摆在我的面前.
-
数码复制时代的绘画
-
作者:
克劳斯·柯特斯
李京泽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复制
技术恐惧
展览
亚麻布
作品
数码
绘画性
极少主义
雕塑
-
描述:
在他的第一次博物馆回顾展中,韦德·盖顿(Wade Guyton)颠覆了关于绘画、版画、雕塑与装置的绝对的惯例。20世纪80年代,当我购买了我的第一个电脑后,我将它留在包装箱里长达几个月。又几个月过后,我才找到了一个老师指导我如何使用它。当我用过三个或四个电脑后,我仍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技术恐惧者。所以当我第一次去观看韦德·盖顿在惠特尼博物馆的回顾展时,我是带着一种恐惧与期待的复杂感情去的。当我答应为这个展览写点什么
-
梦想与真实:约翰·克雷滕的陶瓷世界
-
作者:
张译丹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复制
技术恐惧
展览
亚麻布
作品
数码
绘画性
极少主义
雕塑
-
描述:
约翰·克雷滕(Johan Creten)1963年出生在比利时的圣特雷登市,1986年在根特市美术学院学习绘画,本来接受的训练是成为一位画家,但很快就转向了陶瓷和青铜雕塑创作。1991-2018年间
-
金仙思艺
-
作者:
李金仙
来源: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载道
轻声细语
形与神
审美性
艺性
绘画性
现代雕塑
心与物
审美特性
漆绘
-
描述:
无论是强调材料的审美特性里大漆与现代漆之争,亦或是强调漆画的绘画性和工艺性之辨,再或者是"器以载道"的传统造物意境里对器的功能性和审美性之思,都一再地悬而未决,在实践中又一再地被辗转论证、推断。作为多年从事雕塑背景的人,这些都被轻松地搁在一边,在现代雕塑的形外,进行漆语言的叙事,是全新的探索和尝试。漆绘在三维空间的现代雕塑形上轻声细语,不单纯是器,也载道!同样追求心与物、文与质、形与神、材与艺的一统。雕塑+漆艺,传统+现代,有许多话在说,是一个尝试,也是一条新的路子,走得比较远,希望能看到更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