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古代雕塑管窥
作者: 郭子瑶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夸张   形式美   装饰性   绘画性   写实  
描述: 本文论述中国雕塑艺术特征,并兼及佛教艺术的外来影响,与西亚、印度、希腊、雕塑不同,中国古代雕塑有自身的特点,即追求形式美与内在的气质,与绘画一样,也是以“气韵生动”为要旨。[著者文摘]
筑梦踏实:油画《老广东,小生活》创作杂记
作者: 李智华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艳遇   色块   艺术作品   人类社会   商业形态   画品   女人街   外框   绘画性  
描述: 艺术家这个身份对我而言,首先意味着要诚实。所以,在展开这个关于"梦想"的美好话题之前,我必须做一个中肯的表述。在现时的主流文化背景下,梦想和理想经常是混为一谈的,在艺术作品里的表达也早有了个定式,即"梦想=善良+奋斗",这在我们的语境里毋庸置疑。但梦想的反面我们通常不愿提及:一是,梦想不分好人还是坏人,你的梦想或许是他人的灾难;换言之,人类社会里不同个体之间必有冲突,因此梦想与梦想之间
人生体验与艺术感悟
作者: 张方震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艳遇   色块   艺术作品   人类社会   商业形态   画品   女人街   外框   绘画性  
描述: (一) “苦难的中国”,对于当代青少年,只不过是一段见诸书本或影视的“历史认知”.但是对于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我,却有着亲历惨况的切身感受.1939年5月,本应是5岁的懵懂儿童享受和煦春光的欢乐季节,我却在3日和4日经历了浓烟蔽日、血肉横飞的恐怖日子:日本侵略者的飞机狂轰滥炸作为战时“陪都”的重庆,特别是4日一早跟随父母逃离市区的恐怖之途,目睹昔日繁华的街道到处是残垣断壁,街角堆集着死难者的尸体,折断的树杈上还挂着炸飞的残肢,空气中混杂着焦糊味;沿江寻船过河的人群,扶老携幼,哭声喊声此起彼伏,一幅惨不忍睹的画面深深地烙印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什么叫“日本鬼子”,我虽然没有像沦陷区的人们亲见杀人的屠刀,但“杀人”的现场确是血淋淋地摆在我的面前.
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
作者: 张恩桐   高敏策   来源: 小作家选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意象性   雕塑艺术   绘画性  
描述: 浅析中国古代雕塑和西方雕塑的差异性,看中国古代雕塑的特点.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这是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
清醒的失忆
作者: 杨林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多诺   西方绘画   审美对象   拼贴   格尔尼卡   中国油画学会   明皇幸蜀图   上帝创造   绘画性   人物题材  
描述: 面对历史上和眼前的无数灾难,艺术家们往往会产生无名的冲动,记取和描述的激情会不由自主地空前高涨,由此诞生了众多的主题杰作,人类的灾难随之成为永恒的审美对象。这有点残酷,但却是不争的事实。以西方绘画为例,从《基督受难》到《希阿岛的屠杀》,再到《格尔尼卡》,不计其数的作品一再证明这存在的确凿。可还是有另外一种声音在提醒我们,在此不得不重复一下阿多诺的话:"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可是不写诗,诗人能做什么?做什么是道德的和文明的?只剩下忏悔吗?这一直也是我的疑问。好在此话说出之后不久,阿多诺还有一番解释,他说:"长期受苦更有权表达,就
值得关注的中国画前景探讨
作者: 舒士俊   来源: 当代中国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合时宜   艺术性   中国画家   城市化   吴冠中   绘画性   近现代   前景探讨   国画作品   传统文人画  
描述: 吴冠中先生因何不合时宜前些年兴盛的书画热,已经形成了一大片的中国画生态人群。若是将中国的油画家和国画家喻为两户人家,从人数来说国画家绝对是"大户人家"。但"大户人家"卖
青花艺术绘画性表现语言研究
作者: 徐进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中国文化   中国水墨画   装饰性   艺术表现   景德镇陶瓷艺术   艺术形式   陶瓷艺术品   绘画性   表现语言  
描述: 青花作为陶瓷装饰性艺术,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发展。从唐代发明钴料在陶瓷上的着色作用到今天,青花瓷占据了陶瓷艺术品半壁江山。由最简单的符号性装饰到绘画性艺术表现,特别是中国水墨画的影响和历代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不懈的努力,青花艺术绘画性表现语言得到极大的丰富,已经成为陶瓷艺术中最为成熟的艺术形式之一,
论绘画性陶瓷装饰的审美表达
作者: 刘文斌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审美表达   绘画性  
描述: 绘画作为陶瓷装饰的一种表达方式和形式,是具有特殊工艺美的物质性审美表达;讲求绘画效果的陶瓷装饰不仅具有绘画性特征,而且具有创作者特殊的个性;在绘画性陶瓷装饰的表现中,创作者付诸了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个人情感,并将之完整地表达出来。
雷秋莲艺术作品欣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审美表达   绘画性  
描述: 雷秋莲,1971年出生于龙泉,工艺美术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1988年参加工作开始接触陶瓷,从刻洗、钻接等基础技术开始,逐步进入刻画、设计领域。2004年与丈夫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徐建新合力创办瓷中天青瓷坊后,坚持自主设计和烧制工作,从而全面掌握青瓷成型和烧制技术。2009年参加中韩陶瓷艺术交流会。2013年参加法国卢浮宫龙泉青瓷展。现为中国女陶艺家协会会员,瓷翠品牌创始人。“凝千峰翠色,似玉类玉胜玉”,这是对龙泉青瓷的
郭小影艺术作品欣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审美表达   绘画性  
描述: 郭小影,出生于福建漳州。199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设计专业(学士学位);2012年再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修完“全国陶艺创作与设计高研班”的全部课程。现为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艺术设计(陶瓷产品方向)专业带头人,闽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政府荣誉称号);福建省工艺美术行业专家;福建省学校美育工作专家库成员
< 1 2 3 4 5 6 ... 19 20 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