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画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44 条
-
我的油画艺术观
-
作者:
张韬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视觉效果
多元化
艺术家
画面
绘画效果
艺术形式
宏大叙事
绘画性
油画
-
描述:
油画传入中国的时间可追溯到明朝,当时传入的主要是由西方传教士带入的宗教题材的油画。油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而真正被国人接受和学习,是20世纪初伴随着"西学东渐"之风的现代美术教育不断推行的结果。如此算来,油画真正进入中国人的文化视野并被接受的时间其实并不长,只有一百多年。
-
从图像走向“绘画性”的当代油画
-
作者:
张生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雅明
照相写实主义
现代印刷技术
电子传媒
艺术作品
当代油画
视觉媒介
波普艺术
绘画性
机械复制
-
描述:
随着现代印刷技术、图像复制及电子传媒技术的发展,一系列新的视觉媒介为人们创作了一个全新的"图像世界"。摄影、广告、数码、影像这类"机械复制图像"充斥于社会的每个角落,刺激着每个人的眼球,也改变了传统的视觉审美经验。本雅明早在《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就已预见"随着摄影的出现,图像复制技术将决定性地改变视觉艺术"。诚如其所言,在西方,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波普艺术,到美国照相写实主义以及后来欧美各国复兴的"新绘画流"
-
谢琦推介词 谢琦的流水叙事
-
作者:
李建春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行动绘画
新表现主义
里希特
青年画家
当代油画
水文图
抽象表现主义
文美
利锐
绘画性
-
描述:
谢琦是一个在绘画性上一门深入的青年画家。他的功夫很深,来路驳杂,多年来坚守在当代油画这一块。早在2007年,他就画出了优秀作品《长城》和《货运站》,从那时起直到现在,就一直在学习、试验,包括画抽象画。直到最近两年,才有了"水文图志"后期的一批较为独特的图式——他的"流水叙事"。这个视觉的成就才刚刚开启自己的航程,按照一种风格机制的规律,谢琦将会穷尽、发挥他的语言吞吐力,就像他爱描绘的武汉码头一样。《长城》貌似有写生的对象,其实是一幅抽象表现主义习
-
闫珩推介词 身体对身体的回应
-
作者:
顾振清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形态
中国意识形态
布面油画
鲁迅美术学院
二元对立
现象与本质
景观社会
画中
绘画性
油画系
-
描述:
闫珩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功底扎实,重视画面的表现力和绘画性。他的画中充满全球消费社会和中国意识形态条件下的个人经验和社会隐喻。他以人的身体和体验为中心的图像,呈现出中国新学院主义创作的某种倾向
-
姜吉安推介词 姜吉安的现成品绘画:文人心斋的场域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斋
当代艺术
介词
吉安
成品
绘画性
场域
文人
-
描述:
当代艺术已经走向对物性的拓展,现成品之所以取代绘画,就是因为扩展了物性。从绘画描绘之物到绘画的材质中介,从绘画的材质到雕塑的材料,从材质本身到任一物,从任一物到技术影像,绘画丧失了自身的独特性,如果还有着绘画,则必须重新建立与物性的另一种联系,有着对物性的重新理解,但又回到绘画性。姜吉安的现成品绘画,从看似古老的工笔画人手,让我们看到了绘画与物性的新的诗意、新的自然性,并且让物性重新进入新的文人生活场域。
-
油画的魅力──访美杂记
-
作者:
张京生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体塑造
视觉效果
魅力
华盛顿
凡·高
作品
绘画性
访美
美术馆
油画
-
描述:
油画的魅力──访美杂记
-
水墨的绘画性
-
作者:
李洋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材料
绘画品种
水墨画
艺术创作
绘画形式
绘画性
-
描述:
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代名词,具有地域性特征,工具材料也是一个画种的标志。水墨画就是代表中国的、使用宣纸、毛笔、墨汁来作为绘画材料的一种绘画形式,名称具有独立性和标志意义,有别于日本画、油画和版画,是独立于世界绘画领域,地域性、文化属性极强的绘画品种,以至于英语里没有水墨画专有名词,诸如毛笔、宣纸、墨汁等等名词,可见它是太独特了,独特的东方文化、中国文化。
-
林墉谈潘鹤:摘自《气质·意趣·品味·审美》一文
-
作者:
林墉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趋向
独特性
艺术家
感召力
艺术创作
作品
绘画性
审美理想
感染力
雕塑
-
描述:
潘鹤一直以他神奇的双手,塑出如此众多充满绘画性的雕塑作品。潘鹤的审美理想具有极大的复盖性。他雕塑中人物所焕射出来的力与美,极大地展示出近几十年来的审美趋向。他作品的感染力,其实正来自于这审美的巨大复盖性。一个艺术家之所以能引来时代的感召力,就必须先具有与这时代合拍的审美理想。艺术创作的独特性往往更多地立基于艺术家对历史、对现实的独
-
从“革命”的叙事到“生命”的思考:林岗绘画的发展脉络
-
作者:
水天中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群英会
油画艺术
艺术家
前苏联
列宾美术学院
思考
革命历史
作品
绘画性
-
描述:
20世纪中期中国油画艺术的主流是写实主义。从50年代开始,一批青年画家登上画坛,他们以坚实的写实技法、对历史环境巨变的敏
-
关于“新寓言系列”的思考
-
作者:
韩斐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深层理念
现实主义
新表现主义
寓言
艺术家
毕加索
现代绘画
绘画性
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关于“新寓言系列”的思考韩斐在中央美术学院读研修班期间,恰逢当代西方艺术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国际艺苑次第举办。当代的艺术家,特别是青年一代,面对古往今来的诸种传统,面对互反互道而又同时并存的文化景观,除了宽容与“挪用”而外,似别无选择。1988年自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