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瓷厂】搜索到相关结果 108 条
-
“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景德镇传统陶瓷雕塑》序言
-
作者:
刘远长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显仁宫
陶瓷雕塑
研究丛书
日用瓷
色彩绚丽
南窑笔记
影青
雕塑瓷厂
青花釉里红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景德镇传统陶瓷雕塑》序言
-
景德镇国有瓷厂改革与治理初探
-
作者:
杨昕群
巫俊
陶优
来源:
技术与市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国有瓷厂
治理结构
-
描述:
传统的国营瓷厂沿着国企改革的道路不断转变自身的格局、框架和体制,从传统的拨改贷到具有现代公司治理概念的两权分离,而景德镇国有陶瓷企业却走入了体制与经营的双重困境。该文拟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探究、分析景德镇国有瓷厂的具体规模及内部治理框架,以及问题解决的途径。
-
高峰听从内心的召唤
-
作者:
精灵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ceramic
陶瓷雕塑
porcelain
雕塑作品
童宾
陶瓷绘画
雕塑创作
雕塑瓷厂
李宗盛
vivid
-
描述:
李宗盛在《致匠心》中曾说:"世界再噪杂,匠人的内心绝对是安静,安定的。"只有保持内心的纯粹,才能抵御外在的繁华。现实中,但凡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匠人,都有某种不同程度的痴,痴到绝处,就是简单地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别无他想。高峰,陶瓷雕塑痴迷者,潜心从艺四十载,他用真诚与执着向我们诠释"简单·爱"的真正含义。从心灵出发景德镇,有着与耶路撒冷相当的纬度,是陶瓷爱好者的朝圣之城。走在景德镇的大街小巷,如同弥
-
老瓷厂厂房改造的思考与前瞻
-
作者:
王怀忠
刘海英
李颖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瓷厂
厂房改造
艺术设计
-
描述:
近年来,旧厂房改造项目越来越多,对旧厂房进行改造设计已经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老瓷厂厂房改造进行研究,从厂房历史价值、厂房实体利用价值、厂区景观价值对瓷厂厂房改造进行阐述,让老瓷厂华丽转身,变为时尚国际范迸发创意之光。
-
景德镇市赖德全、李贵镇、刘少平获“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荣誉称号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瓷厂
厂房改造
艺术设计
-
描述:
景德镇市赖德全、李贵镇、刘少平获“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荣誉称号
-
大力推广乳浊釉
-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杂志
年份:
197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试制情况
釉料
乳浊釉
苏州土
白度
优质原料
釉面砖
建筑陶瓷厂
简化工艺
熔块
-
描述:
不出省。在原料配方上,原则上应由繁到简,简化工艺。乳浊釉的试验要在一两年内得出结论并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以下简要介绍温州面砖厂和唐山建筑陶瓷厂锆乳浊釉的试制情况。
-
瓷都行
-
作者:
吴稼荣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历史博物馆
陶瓷生产
制瓷工艺
日用陶瓷
艺术珍品
瓷都
如玉
雕塑瓷厂
瓷业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时交初秋,记者来到了闻名中外的瓷都——景德镇。景德镇的陶瓷生产,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产品素有“自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称,品种齐全,品名达3000多种。近年来,已遍销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景德镇由于有着悠久的产瓷历史,精湛的制瓷工艺,辉煌的瓷业成就以及无数价值连城的陶瓷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瓷都。郭沫若的诗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是最好的写照。不朽的陶瓷历史博物馆
-
民兵工艺师
-
作者:
王建新
辛仕伟
来源:
中国民兵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厂
设计
工艺师
艺术
小梁
引进
信件
聘任
陶瓷美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1985年,《陶瓷》杂志首篇介绍了梁基祖的事迹,很快从全国各地飞来几十封聘任信件,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家乡——偏僻的淅川县陶瓷厂。小梁引进景德镇陶瓷的艺术,先后设计、生产出滴水观
-
编者按
-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杂志
年份:
197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题资料
陶瓷厂
陕西省
情报室
翻译
建筑陶瓷
技术情报
选编
工学院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这个“国外建筑陶瓷专题资料选编”是在国家建委情报标准所组织联络室的领导下,由全国建筑陶瓷技术情报网组织网内有关成员单位进行翻译的,这些单位是:沈阳陶瓷厂、景德镇陶瓷厂、南京化工学院、广东化工学院、国家建委情报标准所情报室、陕西省
-
揭开“红色官窑”的神秘面纱
-
作者:
王剑平
王立新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醴陵
艺术风格
群力瓷厂
毛泽东
陶瓷工艺
-
描述:
70年代中期江西景德镇生产的“主席用瓷”(见《收藏》2000年第6期)近年受到藏界极大追捧。2001年夏。湖南醴陵当年秘烧的“主席用瓷”又在长沙浮出水面。被文物界和收藏界誉为末代“红色官窑”。详情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