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刘少平:寻路陶瓷设计
作者: 童福萍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江西省   陶瓷研究   艺术大师   设计艺术   陶瓷艺术   陶瓷酒瓶   日用陶瓷设计   艺术设计   工艺美术  
描述: 刘少平,1957年出生,瓷都景德镇陶瓷设计名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现担任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所长、《陶瓷研究》杂志社社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江西省陶瓷行办协会秘书长。他从事陶瓷设计艺术20余年,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内外著名陶瓷艺术家秦锡麟先
青花瓷画:张浦生谈青花[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撇口   青铜器皿   贯耳瓶   青铜时代   唇口   宋瓷   尊彝   颈口   本朝   青铜鼎  
描述: ,对一件瓷器的时代鉴定与价值评估有很大的联系。 Ⅰ 元末明初青花人物瓷画 元代青花瓷画中,以人物故事瓷画最具特色,迄今为止共发现近20件此类器物。造型多为大罐、梅、玉壶春。如果将它们展开,每张都恰似一通手卷,使人止不住要去探求其中的内涵。
当代中国艺术一道绚丽的心线:读吴冠中的心彩水墨
作者: 秦向虹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自然天成   国钧   神垕镇   烧成制度   器型   象鼻   梅瓶   如玉   月出  
描述: 笔墨等于零文 吴冠中 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 我国传统绘画大都用笔、墨绘在纸或绢上,笔与墨是表现手法中的主体,因之评画必然涉及笔墨。逐渐,舍本求末,人们往往孤立地评论笔墨。喧宾夺主,笔墨倒反成了作品优劣的标准。 构成画面,其道多矣。点、线、块、面都是造型手段,黑、白、五彩、渲染无穷气氛。为求表达视觉美感及独特情思,作者寻找任何手段,不择手段,择一切手段。果真贴切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成为杰作,其画面所使用的任何手段,或日线、面,或日笔、墨,或日××,便都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与价值。价值源于手法运用中之整体效益。威尼斯画家委罗内塞(Veronese)指着泥泞的人行道说:我可以用这泥土色调表现一个金发少女。他道出了画面色彩运用之相对性,色彩效果诞生于色与色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之,就绘画中的色彩而言,孤立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无所谓优劣,往往一块孤立的色看起来是脏的,但在特定的画面中它却起了无以替代的效果。孤立的色无所谓优劣,则品评孤立的笔墨同样是没有意义的。 屋漏痕因缓慢前进中不断遇到阻力,其线之轨迹显得苍劲坚挺,用这种线表现老梅干枝、悬崖石壁、孤松矮屋之类别有风格,但它替代不了米家云山湿漉漉的点或倪云林的细瘦俏巧的轻盈之线。
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
作者: 俞峥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自然天成   国钧   神垕镇   烧成制度   器型   象鼻   梅瓶   如玉   月出  
描述: 从河姆渡走来 可考证的中国最古老的漆器,应是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朱漆木碗,距今已七千多年。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漆器的髹饰更随着王公贵族审美情趣的不断转变,出现雕漆、变涂、款彩、素髹等等五彩斑斓的技法,并得以阶段性的创新与发展。至今有明确记载的髹漆技艺就有50多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漆器行业经历了外贸出口的巅峰时期。可是随着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自我调节,各地传统漆器厂家纷纷倒闭。而此时,漆艺已开始从器物上的髹饰(传统立体工艺美术)逐渐被转化为边缘“艺术”(架上平面工艺美术)。一个独立画种——漆画应运而生。 漆画,作为特种工艺进入“装饰绘画”、“壁画”等专业的学术研究,在院校得以传承。但因就业困难、市场流通不畅等客观条件的约束,能坚持创作并沉淀下来的漆画学子寥寥无几。与此同时漆器生产因审美观念滞后(造型无新意、色彩凝重)、工艺繁杂等等因素制约而无法与当下市场接轨。传统漆器制作工艺濒临断代失传的危险境地。 从“活化石”到“非遗” 近几年,由于政府部门的重视,这门“活化石”般的传统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和发展得到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漆艺从架上绘画重新回归立体造型。
云中谁寄锦衣来
作者: 杏子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自然天成   国钧   神垕镇   烧成制度   器型   象鼻   梅瓶   如玉   月出  
描述: 一座城市的魅力常以本土特色的风物来彰显,名镇、名园、名宅、名刹、名街、名店都是理想的首选,而一座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古城,则不仅有矗立百年的建筑物,更有从城市文化和城市历史中孕育出的独特艺术。对于六朝古都——南京来说,汤汤秦淮水,六朝粉黛色,终究没有“天上云锦”来得清丽和高贵。云锦,以其明艳夺目的色彩、高贵雍容的姿态、细密精致的纹理,再现了一个锦上金陵。 清 云锦龙袍 此锦只应天上有 “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明末诗人吴梅村的诗,可能是最早以文字形式出现“云锦”字样的史料。饶有意味的是,明代却并无“云锦”这个专有词汇,并且古代诗句多单音节字,少多音节词,那么,诗句中的“云锦”可能就不是一个词。怎么解释?最好分而析之。 诗句中“云锦”的“锦”字,从造字法来看,是形声字,从“帛”,“金”声。“帛”是丝织品的一种,“金”和“帛”的组合,便是很名贵的丝织品;从意思上来看,唐人颜师古在注《急就篇》时说:“织彩为文日锦”,意为以五彩的丝线织就纹理图案便是锦;而从释名上看,《释名·采帛》:“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惟尊者得服。
五彩漂流瓶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天爱学习(一年级)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阅读教材   《五彩漂流瓶》   课外阅读   小学  
描述:小瓶子话儿多,漂到东来漂到西,今天来到谁家门?我们赶紧敲敲看!
桂林梅瓶图形元素的探究
作者: 秦俊晖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西桂林   中国古代艺术   历史文化   旅游商品   纹饰   造型   图形元素   陶瓷艺术   梅瓶   青花  
描述: 广西桂林出土的梅,以其精湛的技艺、古朴典雅的风格,独占陶瓷艺术之风骚,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图形元素作为设计的语言是不可忽视的,它的价值在于它能表达设计的思想和寓意。现今,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些优秀的艺术题材,补充和完善桂林的旅游商品,有效地宣传桂林的历史文化,继承和弘
中国青花瓷·明青花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瓶   手提箱   景德镇   纸箱   珍贵   纸屑   间隙   塞满   旅游   瓷器  
描述: ;它们虽然都不完整,但是可以作为典型器来对照完整的传世品。除此之外,上海博物馆藏青花“春寿”云龙纹梅与河南博物院收藏的青花云龙纹玉壶春为完整的典型器。 明洪武朝的青花明显少于釉里红,完整器更少,但从大量资料
《谁在忽悠中国》选载之二 “元青花梅瓶”装的什么酒?
作者: 吴树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本判断   元青花   墓志铭   老板   景德镇   拍卖公司   元代   光绪   梅瓶   江西  
描述: 《谁在忽悠中国》绝不仅仅是—本"揭秘"意义的书,它的价值在于走进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通过各种不同层次视角获得的信息来重新审视收藏,拷问社会以及每个人的心灵。本刊决定从20121期杂志开始,每期选择其中部分内容进行转载,本期为选载内容之二。相信一个个真实的调查将带给读者完全不同的感觉。
论青花玉壶春瓶的历史演变及特色
作者: 何能财   来源: 大江周刊(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演变   玉壶春瓶   特色   青花  
描述: 玉壶春瓷瓶于宋代时即已定型,并为各大窑口广泛制作。青花玉壶春兴起于元代,为后世确定了基本型制,并具独特风格。明清时期青花玉壶春亦颇为盛行,并有各自不同的演变轨迹,各具特色。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