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瓶】搜索到相关结果 1056 条
-
谈南京江宁博物馆藏青白瓷 明如镜 声如磬
-
作者:
徐亮
来源:
大众考古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京江宁
元青花
岁寒三友图
中国古代瓷器
景德镇窑
青白瓷
博物馆藏
梅瓶
窑口
耀州窑
-
描述:
江宁在历史长河中历来是古都金陵的重要之地,文化底蕴深厚,遗产星罗棋布。江宁境内出土的珍贵文物很多,如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明代釉里红“岁寒三友图”梅瓶、明代鎏金喇嘛塔等都堪称国之重宝。中国
-
“浮梁翠色”之釉里红瓷器
-
作者:
刘昕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湖北省博物馆
釉里红瓷器
铁红
御窑厂
江西省博物馆
陶瓷研究所
梅瓶
江西景德镇
红釉瓷
青花釉里红
-
描述:
红色瓷器尤为引人注目,展方对这6件瓷器的命名介绍是:3件釉里红瓷器,1件青花釉里红瓷器,1件器外釉里红器内红釉瓷器,1件铁红瓷器。6件瓷器代表了中国呈红色瓷器烧造的研究、传承与发展。实物反映和证实了在中国瓷器烧制历
-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烟雨瓷情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婴戏纹
盘口瓶
执壶
象耳
唐宋两代
主流品种
中国瓷都
于明
游龙
中国瓷器
-
描述:
称为青花瓷的黄金时代。此对元青花龙纹象耳盘口瓶风格高雅细腻,运笔熟练,追求自然随意的画风,青花的胎骨晶莹洁白,古朴雅致,瓶身饱满,着色清晰,做工精湛。瓶体主要饰青花龙纹,主题纹饰是一条游龙,展现出神龙出水、驭
-
宋代影青瓷作伪的现状调查
-
作者:
曾智泉
来源:
大众考古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堆塑
隐青
青釉印花瓷
影青釉
制瓷技术
蒜头瓶
景德镇窑
青白瓷
梅瓶
影青瓷
-
描述:
影青瓷,也叫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镇窑工们在五代青瓷、白瓷的基础上烧制而成的一种特色瓷器。因其釉色介于青瓷和白瓷之间,白中泛青,青中泛白而得名。晚清以前称青白瓷,晚清以后一般称为“影青”,又有“隐青”、“映青”、“印青”等名称,所指均为青白瓷。景德镇窑虽然始烧于五代,但发展极快。北宋时,影青瓷制瓷技术日益成熟;南宋时,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制瓷名师为躲避战乱,举家南迁,云集景德
-
拍卖资讯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个阶段
景德镇
正型
上海博物馆
造型
相似性
制作
轮廓线
梅瓶
元青花瓷
-
描述:
上鼎力推出的"至正祥和"元青花是一件与上海博物馆收藏公认的两件青花梅瓶具有高度相似性的缠枝牡丹纹梅瓶大器。造型丰满,纹饰壮美,呈色鲜丽——官窑重器无疑。小口折沿、矮颈、丰肩,下腹斜收、近底微张。近50厘米高的器物虽高大沉稳,然而轮廓线条柔和优美,丰满的造型中透出灵秀。器身满绘古朴端庄的
-
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的四个特征
-
作者:
邵建春
吴红云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三供器
底座
云龙纹象耳瓶
铺首衔环
-
描述:
举世公认的元青花标准器云龙纹象耳瓶器型高大,色泽蓝艳,纹饰精美,特征非常明显。笔者认为它是一炉两瓶组合的三供器,是配有底座的双环象耳瓶,常成对使用,但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珍藏的两瓶并不配套成对。
-
蓝釉 高温中的清凉色
-
作者:
陈克涛
来源:
东方藏品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霁青
爵杯
铅釉
洪武朝
棒槌瓶
梅瓶
蓝釉
石灰碱釉
火石红
一次烧成
-
描述:
钴蓝釉,色艳如蓝宝石。常以白色海水龙、飞凤、海马等纹饰装饰。器形有梅瓶、砚台、罐、爵杯、匜、盘、碗等。明代自洪武朝开始,历宣、成、弘、正、嘉、万各朝均有烧制。以宣德时质量较好,呈色效果媲美天然蓝宝石。宣德蓝釉常以白花装饰,在已施蓝
-
从高安馆藏元青花谈元青花的制瓷工艺
-
作者:
熊振东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至正
撇口
元青花
青花瓷器
国家博物馆
盖罐
制瓷工艺
电机厂
胎质
梅瓶
-
描述:
,余者皆为至正型,它们分别是2件荷叶盖罐(图2)、1件兽耳盖罐(图3)、6件带盖梅瓶(图4),梅瓶的底部和盖内壁一侧分别用墨书儒家六艺为编号,9件
-
浅谈青花釉里红装饰
-
作者:
王玉岭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艺术大师
透明釉
盖罐
氧化钴
物质原料
景德镇窑
釉下彩
梅瓶
青花釉里红
一次烧成
-
描述:
釉青花釉里红瓷,属釉下彩瓷,始烧于元代中期的景德镇窑,采用青花(用含氧化钴的矿物质原料为着色剂,在瓷坯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在烧成后呈蓝色)和釉里红(工艺与青花同,但着色剂用的是含氧化铜的矿物质原料,铜在烧成后呈红色)综合装饰技术。清逸典雅的青花与明艳瑰丽的釉里红交织在一起,交相辉映,令人赏心悦目。青花技术在元代已相当成熟,而釉里红则刚刚起步,因此,釉里红的发色是否纯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元代青花釉里红的整体效果。
-
清代景德镇陶瓷雕塑
-
作者:
余祖球
梁爱莲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陶瓷雕塑
象生瓷
彩饰工艺
造型工艺
转心瓶工艺
刻瓷艺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清代景德镇陶瓷雕塑,蜚声海内外。题材也更为广泛,既有神佛、神话、历史故事、小说、戏剧人物,也有清代文武官吏、西洋人、黑人以及反映民间生活的题材作品,还有飞禽走兽、瓜瓠花果等象生瓷塑。同时,寓意吉祥的题材也很多,成双成对的作品如三星、三宝佛、八仙、十八罗汉、对狮、对象、对孔雀等陶瓷雕塑普遍流行。其中仍以神佛瓷雕为主。《饮流斋说瓷》云,“瓷制佛像,有立者,有坐者,半臂袒裼,持宝塔诸法具,各有意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