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胡达民作品欣赏
作者: 胡达民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瓶   渔歌   瓷板   云烟   平湖   赏月   川江   青花   胡达   作品欣赏  
描述: 胡达民作品欣赏
从注壶、梅瓶看大同古代酒文化
作者: 张丽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釉   景德镇   中国古代   装饰风格   北方少数民族   梅瓶   化妆土   大同   弦纹   酒文化  
描述: 塞上高原,常年风沙不断,冬季气候干燥寒冷,这里的人们自古就有烫酒豪饮的习惯,故有许多各式各样的注壶(执壶)、注碗以及梅的遗存。山西大同位于塞上的内外长城之间,处在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交汇区,曾系辽辖地燕云十六州之一,因此,这里的酒文化古瓷面貌异彩纷呈,风格别具。
当代陶瓷酒瓶设计的审美情趣
作者: 李锋   王智鸿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审美情趣   陶瓷酒瓶   酒文化  
描述: 策划者的高度重视,当今陶瓷酒瓶设计是文化性和技术性的完美统一,是具有高度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工艺品,其主要具有形体,装饰,意境三大美学特征。现代陶瓷酒瓶内涵丰富,作为文化信息载体的特性让酒品企业利用它传播企业文化,打造自身品牌价值。
赏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带盖梅瓶
作者: 左美容   来源: 旅游纵览(行业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夏文明   元青花   景德镇   土耳其   牡丹   纹饰   胎体   元代   梅瓶   瓷器  
描述: 偶然听到一首歌:西域的天边,飘来迷人的波斯蓝。东方的乐土,升起吉祥的八宝莲。浮梁古镇,千年窑火,铸就了你清雅的风骨。葱岭雪峰,万里驿站,是你在传递华夏文明的璀璨。商队的驼铃,送去你对人间美好的祝愿。远洋的船帆,带
明正统青花孔雀牡丹纹大罐
作者: 穆青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罐   景德镇   牡丹纹   民间青花   主题纹饰   上海博物馆   制瓷业   梅瓶   瓷器   环饰  
描述: 1990年11月,河北省文物商店征集到一件青花孔雀牡丹纹大罐。通高37、口径21.5、腹径36.5厘米。(照1、2见封三)直口微敛,丰肩鼓腹,下部收拢,圈足浅宽,底部无釉呈火石红色。胎骨厚重,造型
元代青花瓷造型装饰溯源
作者: 陈定荣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元青花   高温釉下   转杯   彩绘   景德镇窑   釉里红   装饰   吉州窑   梅瓶  
描述: 我国元代的陶瓷业在前代制瓷技艺的基础上,又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元代政府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集中各地的能工巧匠,博采众长,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景德镇“瓷都”之美称应即源于此。当时突出地反映瓷业成就的是高温釉下彩绘瓷的重大进步,即青花瓷的成熟发展。同时,与青花瓷为孪生姐妹的釉里红瓷也登上了瓷坛。
明代青花云龙瓶
作者: 吉爱琴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瓶   云龙   景德镇   碧霞元君   子母   明代   泰山   青花   泰安市   腹部  
描述: 造型优美;下部绘以海水江崖图。整个瓷瓶图案布局合理,用笔流畅豪放。瓶底部无釉,有弦纹和放射纹。另,腹部中间有一道明显的接痕。瓷瓶胎体厚重,胎白质密;釉色细腻,厚而均匀,青花色泽清淡,稍有晕散。这些都
鲁派内画鼻烟壶赏析
作者: 李晶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山内画壶   中国艺术风格   博物馆   鼻烟壶   收藏家   景德镇   竹林七贤   东方艺术   玻璃瓶   艺术特色  
描述: 鲁派内画鼻烟壶赏析李晶鼻烟壶———盛装鼻烟的器皿,简称“烟壶”。清代著名学者王士祯在《香祖笔记》中说:“近京师又有制为鼻烟者……以玻璃瓶贮之。”可见此时鼻烟盛行,多以玻璃瓶盛之,还没有“鼻烟壶”的名称。最早出现的“鼻烟壶”名称,见于清宫内宫府档案的记...
梅瓶的起源与发展
作者: 徐林娇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瓶起源   发展  
描述: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梅的造型和装饰虽然有不少变化,但基本特征大体一致,是中国陶瓷中具有特色的重要品种。
赏鉴“五帝赐福粉彩宝瓶”
作者: 暂无 来源: 金融博览(财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帝   宝瓶   景德镇   传统工艺   寓意   皇帝   陶瓷艺术   乾隆帝   粉彩   御笔  
描述: "五帝赐福粉彩宝"由中国陶瓷艺术画院耗费一年时间设计创作,创意来源于民间流传甚广的"五福图",将清代五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的御笔之宝第一次以的方式来表现。其器形选用乾隆胭脂红粉彩缠
< 1 2 3 ... 99 100 101 ... 104 105 10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