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自述
作者: 刘建华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艺美术   中国当代艺术展   景德镇   陶瓷材料   创作状态   艺术家   玻璃钢   替代材料   作品   记忆》  
描述: ”等几个阶段。在最初时,材料是用玻璃钢上色,但效果不佳,总觉得是替代材料,到1998年参加德国驻华大使馆的一个展览后,才感到材料的重要性,正巧那次展览被人收藏了作品,收藏费虽然不多,但
纪念性雕塑的成果——评《"历史转折"组雕》
作者: 陈孝信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遵义会议   历史人物   毛泽东   张闻天   浮雕   玻璃钢   历史转折   周恩来   邓小平   纪念性雕塑  
描述: ),作者为刘万琪、廖凯;其余历史人物(邓小平、王稼祥、聂荣臻、彭德怀等)皆为浮雕,浮雕又有高、浅之分(不再详列),作者为廖凯。玻璃钢"组雕"方案完成以后,先是得到甲方的认可,后又经过领导的审阅并得到首肯。玻璃钢"组雕"最终还
《艺术与酷儿文化》
作者: 李棋   刘一纬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制品   文化   男同性恋   新古典主义   卫生间   卡诺瓦   大理石   艺术史   玻璃钢   女同性恋  
描述: ,而右边那个正一脸暧昧地抚摸着她的乳房。这是一尊玻璃钢制成的复制品,它的原作是意大利新古典主义雕塑家安东尼·卡诺瓦于1817年完成的大理石雕塑,现如今被安放在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里。再想
许庾岭作品
作者: 许庾岭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材料   雕塑学   玻璃钢  
描述: 许庾岭作品
李占洋:“看”的方式与“做”的能力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股势   璃钢   具像   小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   雕塑观   “看”   开幕式   雕塑家   “做”  
描述: 如若大块切析当代雕塑,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三种主要的走向:其一是抽象型态。在材料性能不断被重视的过程中,形式构成愈发多样。其二是以观念介入雕塑,或者说把雕塑的意义建立在观念之上的观念形态,它使雕塑不断突破“雕塑”已有的界限,走向雕塑的边缘,走向装置。雕塑观念化这股势头来得凶猛,引起了当代雕塑的动荡,也因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