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陈述“昨日”——江苏省第二届优秀雕塑作品展学生获奖作品及点评
作者: 杨明   来源: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前卫艺术   职业技术学院   雕塑作品   一次表   江苏省   玻璃钢   不同年龄段   获奖作品   指导教师   工艺美术  
描述: 通过四周的时间“孕育”,学生们将他们的作品呈现在这里。出手不凡的背后凝聚着他们太多的喜欢或惯用“词语”,郁闷、痛苦、茫然和无从着手。 之所以说出手不凡是因为所有作品对于他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第一次。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做创作、第一次翻玻璃钢、第一次表达,表达他们“大”而无形的意图、“空”而泛泛的艺术。
用化工原料生产浮雕类工艺品
作者: 任铁虎   来源: 太化科技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化工原料   浮雕   玻璃钢   模具   工艺品  
描述: 介绍了用化工原料生产浮雕类工艺品的模具制做,原料造反及配比,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等。
“花脸王”颜少奎
作者: 柔桑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特征   民间工艺美术   光闪烁   欧美留学生   文化内涵   京剧艺术   象征手法   玻璃钢   京剧脸谱   民族艺术  
描述: 。一人客厅,首先闯入眼帘的是几个一米见方的异型脸谱,均用玻璃钢所制,剑眉环眼,十分醒目。张目四望,只见墙上挂满了脸谱画作,形形色色,不下百十件,桌上、地上也有一盒盒泥制的脸谱模型错落而陈。颜先生手托香茗而来,我又发现
玻璃钢浮雕装饰制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商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投资   玻璃钢浮雕装饰制品   美术工艺品   性能  
描述: 玻璃钢浮雕装饰制品
雕塑系2002届毕业生创作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业生   仿铜   仿金   玻璃钢   张大千   白峰   徐悲鸿   雕塑  
描述: 雕塑系2002届毕业生创作选
当前玻璃钢材料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作者: 胡幼奕   来源: 中国科技信息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材工业   球法拉丝   玻璃纤维   玻璃钢材料   热塑性玻璃钢/复合材料   高新技术   池窑   发展趋势   热固性玻璃钢/复合材料  
描述: 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扩大了生产规模,降低了产品热耗、能耗,有效控制了烟尘、粉尘、有害气体的排放,由此引发了世界建材工业快速发展,解决了全球对建材产品的巨大需求。这里我们重点谈玻璃钢及玻璃纤维在国际上的技术发展。
无机浮雕装饰板
作者: 李卫国   来源: 建材工业信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机玻璃   层板   新型装饰材料   系列产品   墙画   潼川   抗冲击强度   玻璃钢复合材料   建材厂   四川省三台县  
描述: 四川省三台县潼川建材厂,最近研制出一种新型装饰材料——无机浮雕装饰板。该板以无机玻璃钢复合材料为基材经配料、成型、保养等1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产品具有防火、防水、无毒无害无污染,可锯、可刨、可着色上漆、装修简便、价格低廉等特点。
用中国的方式描述中国——读田世信先生的雕塑新作《王者之尊》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作   中国古代雕塑   历史题材   历史人物   毛泽东   历史上   中国方式   创作   雕塑家   玻璃钢  
描述: 田世信先生的新作《王者之尊》是中国雕塑界近些年来比较少见的大制作、大手笔。它是雕塑家在个人创作中,凭借着内心的指引创作出来的名副其实的"重大历史题材"。作为一个勤奋不辍、努力探索的雕
精神裂变:创作随感
作者: 唐勇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读   承载   雕塑语言   生存状态   传统价值观念   避孕套   思考   玻璃钢   生存体验   精神  
描述: 从1995年起我尝试用另一种方式去做雕塑,用另一种思维去改变传统雕塑语言,因为传统雕塑语言已不能承载我内心的思考。"红砖"系列在这个时候的出现正是我内心沉重与压抑的释放,是对传统价值观念与自我生存体验之间矛盾与冲
从《吃酒席》到《拜年》——我的创作历程
作者: 孟福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历程     陶瓷材料   成型   中央美术学院   亲切感   玻璃钢   《拜年》  
描述: ;其次,它不易脱落褪色;第三,泥土有亲切感而且环保,不像玻璃钢等材料那样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第四,创作成本较低,这点对于我来说是很实际的问题。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吕品昌老师的鼓励。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吕老师带领学校老师参观陶瓷工作室时的场
< 1 2 3 ... 27 28 29 ... 31 32 3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