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版】搜索到相关结果 199 条
-
坐贡都拉的中国人
-
作者:
沈嘉禄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众
色彩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西班牙
作品主题
版画
超现实主义
线条
美术馆
-
描述:
到威尼斯的那天正好赶上一场小雨,风也很大,海平面上升,古城再次无可逃避地浸泡在水中。不少有年份的老桥,桥孔就像新月那样露出水面一线。 广场上,十几排咖啡桌椅相当“壮观”地承受着细雨,桌面上的积水凄迷地倒映着大教堂的身影,总督府依然是惊艳的,阿拉伯风格的廊柱无比精美,可惜光线不够,拍不到它们投射在地面上的影子。圣可马大教堂与钟楼与我在影像作品中看到的一样,只是不那么雄伟。建筑及墙面雕塑上留下了黑色水渍,许是数百年侵蚀的印痕。但是,商业是另一种污染,在几幢古建筑上,张挂着顶天立地的广告,引起了游客的反感,但是意大利人双肩一耸,两手一摊,没有更好的办法。 古城面临被淹没——据说再说四十年,威尼斯将彻底沉到水里,那么围着古城海面外筑一条拦水大坝就需要天量的资金。往后,每个游客进入威尼斯都必须交一份钱,作为专项筹款的来源之一。这个钱我愿意,威尼斯是莎士比亚的,更是全人类的。 贡都拉在码头上等待我们。据说划贡都拉的船夫都是子承父业,代代相传的,而且有黑手党的背景。前不久威尼斯诞生了史上第一个有执照的女船娘,她的父亲没有儿子,才不得不将船桨传给女儿。从网上的照片上看,那个女船娘相当风骚。
-
【艺术】不愿成为囚徒的弗洛伊德
-
作者:
肖洛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众
色彩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西班牙
作品主题
版画
超现实主义
线条
美术馆
-
描述:
这是一个令世界画坛扼腕痛惜的消息:英国写实派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于7月20日在英国家中逝世,享年88岁。 这位画家在中国普通百姓中的知晓度肯定不及画价很高而且很会侃的范曾大爷,但在改革开放之初被介绍到中国文化界的一批巨人中,他肯定站在第一排。陈丹青称他是“最后一位堂吉诃德式的大师”,陈丹青、刘小东等一批中国有探索自觉与能力的画家都受到他的影响。 卢西安·弗洛伊德于1922年出生于德国柏林,1931年,因为犹太血统,仅仅10的卢西安便与全家流亡英国伦敦,1939年入籍。卢西安的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祖父与作为建筑师的父亲的双重影响下,他渐渐形成了对美术的敏感与很高的欣赏趣味,还有怀疑与好奇的直觉。卢西安于15岁时进入了工艺美术学校,1939年又进入英国圣工会绘画学校。1942年他从商船队退役,开始成为职业画家。二战结束后,欧洲迎来了和平发展,这个时期他的绘画题材宽泛,其绘画较为精致,但后来开始喜欢畸形而病态的主题并具有天才般的敏感。此时他办过一次小型的画廊画展并大获成功。1948年,他与英国最著名的雕塑家雅各布·爱泼斯坦爵士的女儿基蒂结为夫妻,但这场婚姻几年后就破裂了
-
方志敏:两条半枪闹革命
-
作者:
刘晓蓝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众
色彩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西班牙
作品主题
版画
超现实主义
线条
美术馆
-
描述:
血战东南半壁红, 忍将奇迹作奇功。 文山去后南朝月, 又照秦淮一叶枫。 这是1940年叶剑英在看过方志敏的手书之后,特意在方志敏照片上写下的一首诗。如今,这首诗被刻在方志敏纪念馆中方志敏雕塑的底座上。 诗中的文山,指的是宋朝丞相文天祥。叶剑英将军为何拿文天祥和方志敏二人作比? 公元1282年,文天祥就义。行刑前,他朝着南方拜了几拜,那是南宋王朝所在地的方向。监斩官问他:“丞相有什么话要说?回奏尚可免死。”文天祥一言不发,从容赴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诗句耳熟能详。当时,元世祖忽必烈以高官厚禄诱降之,文天祥回复:“但求一死!” 1935年,方志敏率领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皖南遭到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被捕后,方志敏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被杀害。他曾在遗稿中写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 文天祥是江西吉安人,方志敏是江西上饶人。两地相距不远,坐火车大概六个小时。他们二人,都是为着自己的信仰而死,从容且心甘情愿。 两条半枪闹革命 赣东北流行一首革命民谚:“上有朱毛好主张,下有方邵打豺狼。
-
英国人的巧思奇想
-
作者:
路涌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众
色彩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西班牙
作品主题
版画
超现实主义
线条
美术馆
-
描述:
8000多件,被看作是现代及当代英国艺术品收藏的集大成者,涉及绘画、雕塑、素描、水彩、版画、摄影、装置和摄像作品,反映了20世纪至今英国艺术的成就和发展。 这次来中国亮相的有36位艺术家,通过50件作品梳理
-
咸亨酒店,鲁庄气场
-
作者:
沈嘉禄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众
色彩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西班牙
作品主题
版画
超现实主义
线条
美术馆
-
描述:
每次去绍兴,都要抽时间去距鲁迅故居不远的咸亨酒店坐坐,吃碗酒。 咸亨酒店因鲁迅的小说《孔乙己》而声名大振,但我不欢喜这个酸劲十足而又没骨气的穷秀才。在鲁迅小说中,反面人物居多,写得比正面人物血肉丰满,他们的生存方法体现出时代的印痕,有很强的合理性,当然,今天的解读者或许不易认同孔乙己的苟活,因为他的合理性是带有非常荒谬的逻辑,他的存在理由至今还被一部分所谓的知识分子当作护身符,那真是要命的事。 想不到咸亨酒店却将此人做成青铜雕塑放在店门,而且体量比真人还高一头,从营销学上分析,这是一个负面影响很大的形象代言人。 咸亨酒店建于清光绪年间(1894年),位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由鲁迅的周氏本家堂叔周仲翔等人合伙开设。小店双间门面,坐南朝北,临街曲尺柜台,名为酒店,实为酒摊。旧时的顾客多为站着喝酒的“短衫党”,他们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后,打着赤膊,挂着汗水,喝一碗老酒舒展筋骨。偶尔也有孔乙己这种穷措大,在柜台上排出几枚铜钱,斟酒买醉。至于咸亨二字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了,不用我多说。 据说咸亨酒店开张才两三年工夫,因老板经营不善而歇业了。直到改革开放春风刮到古城,绍兴人才想起利用鲁迅这块金字招牌开发旅游业,便于鲁迅诞辰100周年时恢复了酒店。
-
城市雕塑成了“问题”?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80年代
北京市
人民日报
精品
城市雕塑
海外版
公共艺术
-
描述:
赖睿在2011年3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指出,城市雕塑,在国外更多地被称为公共艺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兴起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几万座城市雕塑,仅北京市就有三千多座。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涌现出了一批城市雕塑精品,如广州的五羊雕塑
-
公共性是城雕之魂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希腊
雕塑作品
自然环境
城市居民
公共性
城市雕塑
海外版
-
描述:
张稚丹在2011年3月4日《人民口报·海外版》撰文认为,城市雕塑(urban sculpture)源于古希腊,泛指矗立于城市公其场所中的雕塑作品。杰出的城市雕塑,甚至会成为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标志。在后工业时期,由于“城市居民丧失了接触自然环境和使人精神振奋的条件”
-
大通道的“火凤凰”
-
作者:
李文圣
来源:
中国公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大象
热带雨林
隧道消防
西双版纳
中心站
消防员
凤凰
国际大通道
消防人员
-
描述:
在我国西南角,有一条缠绕在茫茫热带雨林中的高速公路,它像五彩的飘带一头连着昆明,一头连着东盟的老挝、泰国,并向南亚和更广阔的地方延伸,它就是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昆(明)曼(谷)国际大道。昆曼国际大通道全长1800多公里,中国境内的云南段800多公里。由于山高谷深,沿线坡陡、弯急、桥隧相连,其中,仅隧道就有62座。为了保证隧道的安全和道路的畅通,一支由普洱管理处组建的隧道消防队分布在大风垭口、老苍坡、野象谷、藤篾山和南贡山。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出现火情,哪里就是他们的战场。他们抢险、救人、灭火、保护野象、擒盗贼、排危爆、堵泄漏,无时不显示出惊险、刺激、危险与传奇……
-
一朵飘在傣乡上空的云
-
作者:
王猛仁
来源:
散文诗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热带雨林
西双版纳
风景
民族风情
帷幔
记忆
田园诗
定格
泼水节
服饰
-
描述:
雨林风黎明,把梦的帷幔悄悄拉拢,你的风景,便朦胧成遥远的雨林景致。雾幔轻袅描绘出的田园诗画,缤纷出我五彩的思恋。继而,又浓缩成飘零的惆怅。
-
国航职工书画摄影作品选
-
作者:
暂无
来源:
工会博览(下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画
摄影作品
人员管理
艺术展
职工
飞机维修
版画
委员会
公司机关
油画
-
描述:
国航职工书画摄影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