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片烟】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是"虎门销烟"不是"虎门烧烟"
-
作者:
于世宝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则徐
鸦片烟
焚烧
教育学院
鸦片战争前夕
生石灰
浮雕
虎门销烟
中国人民
中师语文
-
描述:
现行中师语文(北京教育学院师范教研室编)第一册中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里有这样一段话:“第一幅浮雕是‘焚烧鸦片烟’……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窖
-
“捡漏”与“卖漏”
-
作者:
东埔
来源:
晚报文萃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鸦片烟
郎窑红
捡漏
景德镇
字帖
民国时期
肥皂水
翰林
蒜头
银元
-
描述:
腌臜堆里话捡漏有一古玩铺掌柜,姑且称之为王三,行里混得久,眼特毒。王三应邀去一家败落老宅收一尊铜佛。卖家要价一百大洋,王三认为不值,扭头就走。卖家追出门来,苦苦哀求。赔本生意王三自然不干,他一拱手,一作揖,从上房抬腿出来。出门后他偶尔一回头,见廊檐底下堆着一堆破烂的瓶瓶罐罐,其中有一件郎窑红蒜头瓶。他停下脚步,对卖主说,铜佛我要了,不过你也得多给我些"大头货",连带这堆破烂一起给我吧。卖家感恩戴德,连忙说:"都是些破烂东西,你
-
略论林则徐的反侵略爱国思想
-
作者:
高琦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琦善
自卫战争
鸦片烟
外敌入侵
侯官
资本主义列强
中国近代史
斗争实践
义律
虎门销烟
-
描述: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一幅大型浮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虎门销烟”的壮丽场面。看到这幅浮雕,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鸦片战争,会怀念中国近代的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号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林则徐卓越的历史功绩,就是他在民族危机加深、外敌入侵的重要关头,坚决主张抵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为捍卫国家主权、民族独立挺身而出,忍辱负重,积极投身于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可以说,林则徐以他的反侵略爱国思想和斗争实践,谱写了一支中
-
秋波图
-
作者:
燕歌
孔昭平
来源:
今古传奇(故事版上半月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波图
远山
女子
片烟
自杀
男子
柳林
下棋
刀子
-
描述:
1.湖心相会方婉凝手中端着茶杯,坐在一张檀木椅上,正望着供案上的一只青花瓷瓶发呆。瓷瓶上面绘着一幅图,一座水阁耸立在一片烟水里,其间有石桌石凳,一男一女相对而坐,正在下棋。图中的男子捏起一枚黑子
-
正义的伸张,历史的丰碑(林则徐虎门销烟)
-
作者:
博文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则徐
纪念碑
鸦片烟
禁烟运动
中国近代
邓廷桢
天安门广场
革命历史
虎门销烟
关天培
-
描述:
北京天安门广场,矗立着庄严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这座纪念革命先烈的丰碑底座上,有八幅汉白玉浮雕,一百七十多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它们集中表现了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的革命历史,这些使历史再现的英雄形象供人们瞻仰和凭吊.纪念碑座上的第一幅浮雕,就是虎门销烟的战斗场景.1838年...
-
似雪嫣然
-
作者:
北草
来源:
云南林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涧水
在山
片烟
叶相
-
描述:
我不是花,我无语我不是水,我无声我只是你前世遗落的一颗草籽 在寂寞清冷的天空 幻化出六瓣玲珑 即使你温热的唇 没有把我吻醒 我也会带着前尘的约定 婉转,飘落我要用我如絮的轻柔 让你记起 你曾经姗然路过我的时光 那一枚浅黄的昨日 那一叶相依的灵犀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浅析
-
作者:
尹美英
来源: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伟绩
敌后游击战
鸦片烟
人民英雄纪念碑
毛主席
碑身
碑座
碑文
浮雕
观察点
-
描述: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新华社记者周定舵在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后写的一篇参观记。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近一百多年来我国人民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兴建的。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中国人
-
油画《为了祖国的统一》简介
-
作者:
沈行工
来源:
江苏党的生活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伟绩
敌后游击战
鸦片烟
人民英雄纪念碑
毛主席
碑身
碑座
碑文
浮雕
观察点
-
描述:
油画《为了祖国的统一》简介
-
远去的琴声(雕塑)
-
作者:
徐诚一
来源:
江苏地方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伟绩
敌后游击战
鸦片烟
人民英雄纪念碑
毛主席
碑身
碑座
碑文
浮雕
观察点
-
描述:
远去的琴声(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