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90m×3.06m燃气隧道窑结构特点及工艺控制
作者: 张学云   仲跻勋   来源: 陶瓷(咸阳)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卫生陶瓷   工艺控制   隧道窑   吊顶结构   热工技术   轻质砖   有限公司   超大断面   耐火纤维   结构特点   运转系统   全自动控制   窑炉   窑车   工业生产   燃气  
描述: 我厂90m×3.06m燃气隧道窑,是北京东能先锋热工技术有限公司设计承建的年产60万件卫生陶瓷工业生产用窑。该窑为超大断面、新型平吊顶结构、全耐火纤维节能窑车、轻质砖内衬墙体、双推杆连续进车、窑车运转系统全自动控制等窑炉热工技术的应用,均属目前国内领先水平。
特种陶瓷超高温梭式窑设计及热工特性
作者: 贺燮炎   来源: 陶瓷工程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种陶瓷   热工特性   设计   超高温梭式窑  
描述: 特种陶瓷超高温梭式窑设计及热工特性
进口隧道窑热工测试结果分析
作者: 黄岷   乔天琴   鲁雅文   来源: 陶瓷工程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热工测试   隧道窑   热平衡  
描述: 本文结合窑炉的结构特点和工作系统对引进澳大利亚通用客业有限公司宽体隧道窑的热工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将引进窑与旧式陶瓷隧道窑热支出各项作了比较,对该公司窑炉的一些特点作了小结。
小截面隧道窑结构设计及热工特征
作者: 贺炎   来源: 陶瓷工程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截面   隧道窑   陶瓷   热工特征   结构设计  
描述: 小截面隧道窑结构设计及热工特征
如何烧好隧道窑氧化炉
作者: 陈金根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烧成工艺   制品   隧道窑   还原气氛   还原炉   烧成制度   热工测定   氧化炉   技术素质   日用陶瓷工业  
描述: 因工作关系,参与了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热工测定组,对景德镇市日用陶瓷工业隧道窑进行了热工测定;在质量月活动中对景德镇市日用陶瓷工业隧道窑进行烧成制度和烧成质量的检查工作.发现大部份厂对隧道窑氧化炉的管理重视不够,认为氧化炉对烧成工艺无关紧要,所以对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没有要求,有的是铲渣工或推煤工烧,也有的是司炉工顺带烧,还有的认为烧氧化炉比烧还原炉或成瓷炉劳动强度轻而大家轮流烧等;在煤质的使用上也是五花八门,有的用二煤(煤渣),也有的用劣质煤,还有的以二煤和次煤搭配使用等各种多样.在氧化炉的控制和操作方面,不是根据制品在烧成工艺上所需温度和气氛要求,严格控制氧化炉,认真烧好氧化炉,而是随心所欲,有的炉层过薄,有的炉层空洞很多,还有的炉门半敞开或不关严密等进入大量的
窑炉调节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 何长海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调节方法   隧道窑   积极作用   副作用   调节因素   基本做法   窑炉调节   热工制度   因素调节   焙烧条件  
描述: 陶瓷烧成对热工制度(温度、压力、气氛)的选择性便决定了窑炉各方面的时常调节。调节方法虽多种多样,但无须模拟固定的程式,然而需要注意并运用下述一些保证调节效果的基本做法,方能调节出较优的工艺焙烧条件。一、权衡利弊隧道窑的调节特点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另方面,每一调节方法或调节因素一般都有其积极作用的一面和副作用的一面(如增大排烟抽力可获强化燃烧、加速清烟之利,亦有加剧气体分层,增大上下温差,增加热散失之失),因而窑炉的调节要权衡利
带有通道衬面的窑车
作者: 肖玉声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轻质耐火材料   烧成温度   平均指标   窑车结构   上下温差   通道   系统情况   热工研究   主要方向  
描述: 隧道窑热工研究表明:即使在有完善的供热系统情况下,照例存在着造成窑道不等热的上下温差。这首先影响到预热带和烧成带的窑车衬面消耗了占加热制品所消耗热量的30—55%,并几乎完全积蓄于窑车之中。结果使烧成温度和下层料垛制品质量低于平均指标。改善窑车衬面结构的主要方向是在保持和提高其强度的前提下降低窑车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建立所谓“炽热衬面”。用提高轻质耐火材料用量的方法来降低窑车衬面的蓄热量,仅能稍微减小窑炉上下温差。为了从根本上减小上下温差,可采用带有通道的窑车结构。
景德镇宋代龙窑复活探索
作者: 吴永开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宋代   复建   龙窑   热工调试  
描述: 龙窑是古代中国南方焙烧陶瓷的主要窑型,由于断档时期久,各地发现的古代龙窑均已坍塌成废墟,且无完整的文献记载。通过参加景德镇宋代龙窑复建工程的实践,对宋代龙窑的调研考察、设计论证、砌筑和试烧作了探索性的阐述。
采用轻质耐火材料改造旧窑炉的经济技术效果
作者: 骆萌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顶车   技术性能   轻质骨料   轻质耐火材料   技术效果   散热损失   预热带   重质   窑车   热工测量  
描述: 现在我国的隧道窑,普遍采用重质耐火材料砌筑,这种材料容量大,保温性能差,热稳定性欠佳,给隧道窑带来很大的弊病,尤其是隧道窑车,系不稳定性传热,除蓄热散热损失严重外,还直接影响窑的技术性能,影响烧成质量和产量。为了对现有窑炉进行技术改造,我们曾经对“轻质耐火材料”进行了成功的研制工作,并对现有隧道窑进行了改造,即把隧道窑窑车台面重质耐火材料,改为轻质骨料耐火材料。由于新材料质量轻,保温性能好,热稳定性好(见表),因此用轻质骨料耐火材料改造成的96M隧道窑,经热工测量表明,有较好的经济技术效果:
硅酸铝纤维材料在电热烤花炉上的应用
作者: 箫公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热丝   试验炉   烤花   纤维材料   轻质砖   热工设备   热效率   节约能源   硅酸铝纤维毡   高温陶瓷纤维  
描述: 陶瓷厂的热工设备,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热效率却是不高的,众所周知,对于间歇式窑炉而言,热效率更低,窑体的积、散热要占到总热耗的15~25%,减少这部分的热耗,对提高窑炉的热效率、节约能源将有很大的意义。在国外,目前使用高温陶瓷纤维已成为节约能源、革新窑炉结构的一项重要措施,甚至可取代耐火砖作为高温窑壁内衬。近年来,我国也试制成功和生产了陶
< 1 2 3 4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