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温】搜索到相关结果 59 条
-
梭式窑内流场的水力模型研究
-
作者:
曾令可
刘青
来源:
陶瓷(咸阳)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力模型
温度场
流动场
梭式窑
耐火材料
-
描述:
通过按模型与原窑尺寸的经为1:10建立梭式窑水力模型,采用直接注入甲基蓝溶液作为显示液的方法,探讨不同烧嘴数量及其布置方式对窑内气流的流动场情况的影响,进而分析其温度场。
-
美术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泉度假区
优秀奖
装璜
组画
壁挂
油域
中国画
获奖作品
美术作品
油画
-
描述:
美术作品
-
红绿彩和五彩瓷器
-
作者:
赵宏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品
磁州窑
中国古代
釉上彩
重要地位
红绿彩
元代
低温烧成
明清时期
瓷器
-
描述:
、绿两种色料在烧好的白瓷胎上作画,再经低温烧成。五彩则是用红、黄、绿、蓝、紫五种基本色料在烧好的白瓷胎上作画,再经低温烧成。
-
磁州窑古陶瓷装饰技术成就
-
作者:
陈尧成
张筱薇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显微结构
黑花
磁州窑
装饰工艺
古陶瓷
釉下彩
高温釉
陶瓷装饰技术
化妆土
制作工艺
-
描述:
磁州窑古陶瓷装饰技术成就
-
邢窑隋代透影白瓷
-
作者:
张志中
王会民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瘠性原料
白瓷
烧成温度
化学组成
科学技术
我国北方地区
古陶瓷
陶瓷原料
邢窑
-
描述:
邢窑隋代透影白瓷
-
试论对土和火的进一步认识与实践
-
作者:
毛蔚玲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宗出口商品
粘土原料
上釉
烧成温度
石英质
墙地砖
匣钵
卫生洁具
长石质瓷
骨灰瓷
-
描述:
中国素有“瓷器之国”的美称。陶瓷作为我国传统古老的行业,在今天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越加显示出其强盛不衰的生命力。 陶瓷产品对人们日常生活、经济建设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它是我国出口换汇的拳头产品之一,出口数量居世界前几位,年创汇数亿美元。在全国33个大宗出口商品中排在前22位,在这33个出
-
橙红—橙黄系列低浊色釉的研究
-
作者:
汪建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橙红
橙黄
低温色釉
瓷釉
-
描述:
1、概述 低温颜色釉是指在陶瓷釉表面或素烧胎体面上,施上以Fe、Co、Mn、Cu、Cr等为着色元素和以PbO-SiO_2,为基础釉配制的五彩缤纷的色釉产品,是陶瓷装饰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应用低温颜色釉装饰陶瓷器皿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像汉代以铜(Cu)着色的绿
-
浅谈低温一次快烧水晶内墙砖的生产工艺
-
作者:
王勇
郭莉娥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烧成
低温烧成
工艺
一次快烧
内墙砖
-
描述:
一、引言 合理地利用资源,改变环境变废为宝,节能降耗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消费者希望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另一方面,提高利润,降低成本成为诸多厂家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动力。目前我国多数的内墙砖生产厂家,大都采用的是传统的二次烧成工艺,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采用一次烧成生产高档水晶内墙砖的
-
父亲的“花经”
-
作者:
薛鲁光
来源:
中文自修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浇水
金桔
父亲
五彩缤纷
喜温
助手
剪枝
红辣椒
文竹
生长
-
描述:
父亲酷爱养花。星期天,父亲做完须做的事,照例一头扎进这五彩缤纷的小天地里,正巧我闲着没事,便自告奋勇当起了父亲的助手。“这文竹喜温、喜阳光,但不能直晒太阳,浇水须见湿见干;这金桔要勤松土,勤剪枝,否则会影响花的生长……”在我这个门外汉眼里,父亲俨然是位“花博士”。
-
重油隧道窑的红外温度测量
-
作者:
姜世昌
陈出新
来源:
红外技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外温度测量
重油隧道窑
影响因素
-
描述:
在分析重油隧道窑工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窑内烟气、燃烧物发射率、窑墙效应、环境温度对红外测温的影响以及热电偶测温的缺点,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利用中国发明专利实现了传感器输出信号的一致性。给出了传感器在重油隧道窑现场使用2.5年后的复校数据。最后,估算出了用红外温度计替代热电偶测窑温产生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