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清】搜索到相关结果 21 条
-
明清小说创作动机论
-
作者:
吴波
夏菁
来源: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小说
作家精神
意志行为
创作动机
心理学
聊斋志异
文学活动
明清时期
作家创作
小说作家
-
描述:
人的任何意志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与满足某些需要有关的活动动力”,它限于‘能够给予行动能量并指导行为的因素”,而具体到文学中的创作动机,则是指的那些能激活作家的创作欲望,触动文学艺术活动发生的直接或间接诱因。作家的创作动机来源于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外界的某种刺激、生活的某些机遇以及某些触动,都能促使文学艺术活动的发生,成为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的动机。正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真正的艺术作品只是偶尔在艺术家的心灵中产生,那是从他所经历的生活中得来的果实,正如他母亲怀胎一样”。
-
我省五项林业科研成果获1990年度省科技进步奖
-
作者:
俞东波
来源:
江西林业科技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山东沂山
山西娘子关
于右任
安徽九华山
汉代天文学
麦积山石窟
饮食摊点
《新华日报》
天文学家
-
描述:
我省5项林业科技成果获1990年度省科技进步奖,其中获二等奖的是"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搜集和建立基因库研究"(江西省林科所等);获三等奖的有四项,即"国外松芽苗移栽技术研究"(景德镇市枫树山林
-
蒋祈和唐英
-
作者:
耿宝昌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时期
中国陶瓷
清代
雍正
历史名人
文献资料
单色釉
釉里红
唐英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稿》、及陶成纪事碑等,都是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蒋祈有著,但尚未见其制做的陶瓷真品,仅见有伪托款。唐英在这方面却留下不少创作和他亲身自做并署个人名款之器。如在清代雍正乾隆时期为前朝所无的那些摹古宋代各大
-
五彩缤纷的高清晰度的电视方案
-
作者:
杨钟濂
来源:
电子世界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清晰度电视
电视
-
描述:
五彩缤纷的高清晰度的电视方案
-
染印法工艺清洗水硬度的研究
-
作者:
庞建民
刘栓
李兆玉
王佩芳
来源:
感光材料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洗水
染印法
水硬度
电影洗印
-
描述:
电影染印法工艺对水的质量要求甚严。水温、pH值及水硬度都对浮雕片和空白片具有很大影响。我们对浮雕片清洗水,空白片水洗水硬度对浮雕片下色及空白片明胶性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试验。1.水硬度对浮雕片下色
-
清代婺源的茶商与茶叶贸易
-
作者:
曹国庆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商
中国茶叶
景德镇
清代
江西省
徽州
茶叶贸易
休宁县
明清时期
江西德兴
-
描述:
,且呈微酸性。这里属于暖温带气候,无霜期二百五十天以上,末次重霜大都在清明以前。由于地形起伏,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晓雾弥漫,湿度大,年降水量约为1828毫米左右,年降雨日一般在120天以上,常年烟云袅袅、林木葱郁,春季雨水尤见充沛,
-
四川中江东汉崖石雕
-
作者:
范小平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川中江
清理简报
浅浮雕
崖墓
普查
美术考古
四川省
文物
中江县
-
描述:
四川省1981年的文物普查中,中江县玉桂乡、广福乡的东汉崖墓雕塑艺术引入注目。随着清理简报的披露,引起了美术考古工作者的极大兴趣,经笔者现场调查,发现玉桂乡天平梁子崖墓M_(1—3)中M_1式、广福乡柑桔梁子崖墓M_(1—15)中M_8式崖墓尤具有较高的
-
集验良方
-
作者:
清 年希尧辑
刘振远 才惠珍点校
来源: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验方(地点:
年代:
中国
清代)
-
描述:
集验良方
-
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
-
作者:
梁淼泰著
来源: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景德镇
城市经济(学科:
地点:
年代:
经济史
明代)
清代)
-
描述:
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
-
中國特有書寫工具——毛筆
-
作者:
蘇虹虹
王建軍
鍾邵文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楷
文化
州府
作坊
山羊毛
珍品
徽州
民族特色
法家
清代皇帝
-
描述:
畫家皴、擦、點、染作畫,書法家揮毫疾書,都要借助於我國特有的文具——毛筆。他們就是用這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毛筆,繪製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工筆”畫、“彩墨”畫;書寫出一幅幅龍飛鳳舞的墨迹珍品。毛筆,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最初人們寫字是用竹筆蘸漆寫在竹簡上,約在兩千二百年前的戰國時期,先人開始用兔毛纏在竹桿上作筆。不過初期的毛筆製作粗糙簡單,後來秦國大將蒙恬加以改進,採用鹿毛和羊毛混和製作,使毛筆軟硬適度,製作精巧,故有“蒙恬始作秦筆”之說。其實,筆的出現遠在秦之前。隨着我國文化